李憲陽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信用社發展得越來越快,雖然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本文圍繞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中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了其解決措施,希望給農村信用社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信貸管理 問題 解決措施
近年來,信貸管理屬于農村信用社中的重點工作,利于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貸款風險,不利于農村信用社的長遠發展。
一、信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貸管理制度
由于某些農村信用社未建立完善的信貸管理制度,為農村信用社帶來了消極影響,不利于其長遠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某些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認真,未嚴格落實審查環節,某些人未能定期還款,使農村信用社無法正常運行,給農村信用社帶來了負面影響,降低了社會效益;由于某些農村信用社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某些管理人員乘虛而入,為了個人利益,出現弄虛作假行為,危害了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風氣,同時降低了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很多農村地區土地面積少,人口數量不多,使人與人之間聯系密切,互動性強,在當地人申請貸款的過程中,某些工作人員并未對其進行詳細的資料審查。
(二)不良貸款
某些農村信用社急功近利,只考慮短期利益,忽略了長期利益。在工作過程中,盲目擴大信貸管理的范圍與金額,不符合信貸管理的發展規律,大幅度地增加了多額貸款,導致后期不良貸款現象的出現。
(三)信貸業務
隨著我國對信貸管理進程的推進,改革幅度越來越大,使農村信用社新建的信貸種類不斷增加。某些農村信用社缺乏完整的規章制度與工作流程,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包括:秩序混亂、不能分清職責等,降低了工作效率,使農村信用社的工作無法正常運行。同時,當信用社缺乏具體的工作流程時,工作人員難以理清合同文本,出現大量合同文本錯誤的現象,不利于農村信用社的形象樹立,降低了農村信用社的可信力。
(四)未嚴格落實管理制度
某些農村信用社的審貸組工作質量不佳,原因包括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例如:某些審貸組成因并未落實具體職責,在調查過程中馬虎大意,導致后期的信貸內容出現很多問題,給農村信用社帶來損失;某些成員私自超越權限,信貸內容中涉及很多虛假成分;農村信用社未建立責任追求制度,導致某些工作人員濫用私權。當授權制度不規范時,某些客戶會出現交叉貸款的現象,使農村信用社未能有效管理資金,長期下去,導致農村信用社缺乏資金,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二、解決措施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信貸管理的質量,農村信用社必須建立嚴密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具體條例,使員工能夠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同時,農村信用社必須建立責任追求制度,對違法亂紀的工作人員進行責任追求,加大懲罰力度,不斷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從而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同時,營造農村信用社的良好風氣。農村信用社必須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建立創新理念,對傳統的信貸管理內容進行適當改進,降低信貸管理的風險率,從而促進信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
(一)建立信貸管理制度
農村信用社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規范,對信貸資產風險做出評估報告,信貸工作涵蓋的環節非常多,農村信用社必須充分考慮各個環節,重視各主體的利益,從多個角度對信貸管理內容進行分析,包括:風險預測、準入條件、管理原則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滿足當地人民的信貸需求,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農村信用社還應重視決策環節,對于重要項目進行會議討論,使工作人員能夠提出個人意見,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保障農村信用社后期的正常發展。在重要的信貸業務項目中,審貸小組必須遵守農村信用社的相關條例,按照規范制度進行嚴格操作。
(二)規范業務流程
為了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農村信用社必須及時建立完善的信貸管理流程,管理流程中包含信貸業務的所有程序,作為工作人員的操作指南,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農村信用社通過規范審貸組的操作行為,從而加強信貸業務的管理。在實際工作中,農村信用社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重視審貸組的利益,及時滿足審貸組的生活需求,提高審貸組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促進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同時,農村信用社應對涉及到信貸管理的各個環節做出明確規定,不斷提高審貸組成員的綜合素質,對出現不良貸款的行為的審貸組成員進行責任追求。在信貸管理工作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必須明確各員工的工作職責,嚴格監管貸后檢查環節,規范客戶的檔案管理,對重要數據信息表進行備份與加密措施,設計好風險預警方案,保障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從最大程度上降低信貸風險,從而促進農村信用社的長遠發展。
(三)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了促進農村信用社的長遠發展,農村信用社必須聘請高素質人才,從而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在日常工作中,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與工作經驗,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條例,加強工作人員的法律觀念,保障工作過程中不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具有相關的資格證書,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同時,農村信用社還應建立員工評價體系,對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點評,給予相應地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信貸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改善農村人民的生活條件,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農村信用社在信貸管理過程中,必須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從而為社會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方國華.探討體育運動中物質性思想政治工作資源的體現[J].學術期刊 《投資與合作》,2012(8)
[2]趙志強.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信貸問題研究[D].學位論文 山東農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