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幣一掃年初頹勢,一路上漲,收復“失地”。受4月3日美元創一個月內新低影響,4月7日,人民幣中間價升至7周高點,人民幣目期匯率也創下早盤六連升。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4月9日銀行問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6.1338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上漲7個基點。
自3月3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創出29個月新低之后,匯價逐步企穩反彈,截至4月3日收盤,人民幣即期擴率已經基本收復了年初以來的跌幅。
人民幣有效匯率持續升值
2015年以來,境內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主要呈現三個特征。
一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持續貶值態勢,后于3月中旬小幅反彈。3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615,較年初下跌0.6%,此后幾天人民幣對美元擴率中間價持續走強,3月25同報6 1410,較3月16日上漲0.3%。二是即期匯率多次觸及跌停位,境內外價差先升后降。今年以來,境內市場人民幣持續處于中間價貶值區間,尤其是2月初以來,多個交易日觸及或接近2%的最大波幅。離岸人民幣市場相對于境內人民幣市場價差呈先升后降態勢,2月17日二_者價差升至近200個基點,3月中下旬又逐步收窄,且出現境內市場人民幣高于離岸人民幣約50個基點的情形。三是人民幣有效匯率持續升情。截至2015年2月底,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較去年底升值1.7%和3.2%。
多位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基本面良好、人民幣不具備中長期貶值的趨勢;另一方面,國際主要貨幣多有貶值,因此,內外多重因素促使近期人民幣企穩預期強烈,有助于緩解資金流出壓力。
此外,有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更加符合中國當前貿易政策的需要。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很大比重來自美國,若中國央行默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可能加劇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收支不平衡,引起不必要的貿易摩擦。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均表示,人民幣加入SDR有利于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對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也會起到促進作用。亞投行的大受歡迎和人民幣加入SDR審議,營造了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外部環境。
SDR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如果人民幣加入,將有助于降低SDR匯率的波動性,從而提高其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減少儲備貨幣波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調整美元資產配置
美元強勢升值的暫緩以及人民幣回暖,對居民理財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記者隨機走訪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在國內的美元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美國房地產信托憑證(REITs)、房地產上市公司股票等的QDII、指數化產品、美國資源商品類的QDII等。據某銀行理財經理介紹,近期個人客戶的資產配置,尤其是集中在美元的資產出現了適當調整的現象。
未來是漲是跌?
面對未來擴率的變化,各位專家看法不一。
變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是受到美國年中加息不明朗的影響,但不會是美元強勢的趨勢性轉折,因為美元加息仍然只是個時間問題。連平同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趨于合理均衡水平,不會過于升值,也不會過于貶值。同時,貿易順差也會支撐人民幣匯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認為,近期來自決策層而的一些利好消息促使人民幣匯率升值,但并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貶值的趨勢,因為中國的出口還未得到提振。人民幣匯率需要變得更加市場化,只有匯率市場化,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才會變大,從而更好地促進人民幣加入SDR。
而海通證券等機構認為,綜合亞投行大幅擴圍、人民幣年內而臨SDR貨幣評審大考等因素考慮,中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不會由于貨幣政策的緩步寬松而出現明顯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