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意
最近讀了一篇《現代人不相信愛情》的文章,感觸很深。愛情,千古以來雖無數人評說,可誰都沒有把她說得清楚,可以說她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但中外古今,還沒有人敢說一個地區的人不相信愛情。
談到愛情,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愛情。愛情是男女之間思想、健康、經濟交融和責任產生的愛戀。因每個人的家庭出身不同,經濟基礎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文化氛圍不同,健康狀況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她的要求就不同,不同的要求會產生不同的婚姻理念。當事人根據自己設想的婚姻理念,選擇追求對象,在追求到自己認可的對象并得到對方回應時,這種互動的行為叫戀愛,不是叫愛情。戀愛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婚姻,如不是以婚姻為目的,不管與異性之間發生了什么行為,那不是戀愛。戀愛是異性之間愛慕的表現,她的表現是表面的,可能會隱藏著很多虛偽性,蒙蔽雙方。雙方雖互相愛慕,可還未能說明雙方設想的婚姻理念是正確的,需要通過婚姻來證明。婚姻美不美滿與有沒有戀愛,戀愛的時間長短沒有決定性的關系。戀愛僅是取得婚姻的一種形式。
愛情人人渴望,可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愛情在那里。簡單地說,愛情就在婚姻里面。愛情不是感覺,她需要對婚姻的尊重,奉獻。明確愛情就在婚姻里面,還是不夠的。還應知道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能產生愛情。愛情的產生是需要前提的,她的前提是婚姻美滿,沒有美滿婚姻是不可能產生愛情的,構成美滿婚姻需要三個主要要件;一、夫妻理念和諧;二、夫妻性和諧;三、家庭經濟與當地社會發展和諧。三個主要要件缺乏任何一個都未能構成美滿婚姻,一個婚姻未能美滿,沒有產生愛情,原因是多種的,但責任是雙方的。婚姻可能產生愛情,可她離愛情還很遠很遠。
一個人如沒有正確的婚姻理念,沒有以婚姻為目的、或與一個沒有婚姻目的異性交往投入了愛,這種行為僅是愛,而不是愛情。愛與愛情有著質的區別,因愛無須她人同意,是單方的,無需任何條件;而愛情是雙方的,是夫妻理念、健康、經濟和諧和責任作條件的。僅單方投入了愛,沒有達到目的時,那是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她人的錯誤,自己的錯誤要自己承擔責任。因自己的錯誤使戀愛、婚姻受到挫折時,不可懷疑愛情,更不可不相信愛情。
由于自己誤解愛情,幻想愛情,在未能達到其誤解,幻想的愛情時,卻不及時消除誤解、幻想,競埋怨別人,指責別人,還說不相信愛情。其實,不相信愛情,就是不相信自己,懷疑別人。人活在世上如不相信自己,懷疑別人那是一種悲哀。造成悲哀的責任是自己,而不是他人。人活在世間應當懂得,與人交往中要心中有一個別人,在婚姻理念,生活理念中要量力而行,在生活中不能自己騙自己。要貼近社會、貼近別人,學會與人交流,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沒有得到愛情的責任是自己的,而不是沒有愛情,更不可不相信愛情。
年輕的你朝氣蓬勃,自己需要你,家庭需要你,社會需要你。請消除對愛情的誤解,丟掉幻想的愛情,相信自己,愛護別人,明確人間處處有愛情,愛情永遠在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