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日前通報了2014年度對審計與評估機構的檢查處理情況以及2015年度的工作安排。
據介紹,證監會2014年對兩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資產評估機構進行了全面檢查,對21家會計師事務所的31個審計項目、16家資產評估機構的18個評估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根據檢查情況,對l家會計師事務所采取了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8家會計師事務所、27位注冊會計師、7家資產評估機構、20位注冊資產評估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3家會計師事務所、12位注冊會計師、3家資產評估機構、6位注冊資產評估師采取了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通過檢查,證監會發現審計與評估機構在執行證券業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在內部管理和獨立性方面,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總分所一體化管理仍有待加強,質量控制復核體系不完善,從業人員及其近親屬違規買賣股票的行為屢禁不止。 在執業質量方面,未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恰當的應對措施;監盤、函證、分析程序、截止性測試等重要審計程序缺失或不到位;在政府補助、關聯交易、資產減值、遞延所得稅、持續經營能力、債務重組等方面存在審計缺陷。
資產評估機構執行證券業務的主要問題是,重要評估假設及評估參數缺乏充分依據,在與歷史、現實情況明顯不符的情況下無法提供合理解釋;對價值類型和評估方法的分析選擇不當;未履行適當的現場調查程序,對收集的資料未進行必要的分析整理;評估報告和評估說明披露不充分,或披露內容與實際執行的程序不符等。此外,個別資產評估機構還存在職業風險基金管理不規范、允許其他機構或個人以本機構名義執業以及質量控制復核工作不到位等問題。
根據2015年檢查工作安排,證監會擬對7家會計師事務所和3家資產評估機構進行全面檢查,并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對部分審計與評估執業項目進行專項檢查。
據悉,證監會6月19日就修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聽證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的總體思路是在法律框架內規范和完善聽證程序,以更充分地保障行政相對人各項合法權益,提高證券期貨執法規范化水平。修訂內容主要涉及六個方面:
一是將《聽證規則》由證監會規范性文件上升至部門規章。二是擴大《聽證規則》適用范圍。將原由證監會會機關適用的《聽證規則》擴大為證監會會機關和派出機構同時適用。同時,將證監會會機關和派出機構采取重大監管措施前的聽證也納入參照執行范圍。三是擴大了聽證范圍。將2012年后新修訂《基金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新增對行政相對人權益有較大影響處罰種類納入聽證范圍,即責令停止基金業務、暫停或者撤銷基金從業資格、沒收業務收入(一定金額以上)、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暫停或者撤銷期貨從業資格等5類;將判定經濟制裁類處罰(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業務收入)是否有聽證權利的標準,由現行的“單項金額”超過特定數額,調整為“多項金額合計”超過特定數額;新增“申請參加聽證”制度,即同一案件中符合條件的當事人要求聽證后,其他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申請一并參加。四是新賦予當事人“申請查閱證據”、“申請延期聽證”兩項權利。五是完善《聽證通知書》記載事項。將當事人在聽證中需關注的各類事項,一次性地在《聽證通知書》中告知當事人。六是完善聽證程序制度。新增規定延期聽證、中止聽證、終止聽證等三項程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