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前兩輪降息,本輪降息未有銀行將存款“一浮到頂”。曾經在屢次降息中表現積極的中小行,也按兵不動。一名城商行負責人對騰訊財經透露,他們不敢再當“出頭鳥”,擔心受到監管層的處罰。調息后的中小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大多在2.75%-3%的區間浮動,高于大銀行0.25-0.5個百分點。
盡管中小銀行人士認為自身仍有利率優勢,不會加劇中小行存款流失的壓力,但這些中小銀行人士也坦言,無論降不降息,他們都將面臨存款流失的局面,這是未來的常態。
中小行不敢當“出頭鳥”
5月10日,央行宣布,除活期存款外,將各檔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0. 25個百分點。降息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2.25%。同時,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1.3倍調整為1.5倍。這是央行在半年內,第三度宣布降息。在前兩次降息中,南京銀行(601009.SH)、寧波銀行(002142.SZ)、包商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等城商行及中小股份銀行,均積極將存款利率提高到浮動區間上限。部分銀行甚至在央行宣布降息后兩小時內,立即做出“一浮到頂”的決定。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中小銀行體量小,議價能力低,因此不惜多花錢挽留客戶。相比之下,大銀行的客戶更穩定,少有“一浮到頂”的舉動。
然而,本輪降息卻未有銀行宣布“一浮到頂”。中小銀行或是按兵不動,或是小幅調整。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僅有漢口銀行和包商銀行以3.2%的利率水平領跑同業,在2.25%的基準利率水平上,上浮1.444倍,尚未到頂。浙商銀行則以3.15%排名第二,較基準利率上浮1.4倍。其余中小行則大部分在2.75%-3%的區間浮動。對于自己的一反常態,大部分中小銀行給出的官方解釋是:銀行經營存在壓力,若繼續“一浮到頂”,必將進一步收窄銀行利差。
本輪降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頂是3.25%,而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是5.35%,利差為2.1%;本輪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頂是3.375%,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5.1%,利差僅為1.725%,不足2%。“如果算上存款準備金、不良貸款撥備等,出現倒掛是分分鐘的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發出這樣的感慨。因此,中小行出于經營壓力的現實考量,不再“一浮到頂”的做法合乎情理。 不過,部分銀行卻向騰訊財經透露,除了來自經營的現實考慮,他們也感受到了來自監管層的壓力。“監管層不樂見銀行爭相將利率上浮到頂。”一位城商行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他們不敢再當“出頭烏”,擔心上浮到頂會觸碰監管高壓線,遭受處罰。
在前一輪降息中,騰訊財經曾獨家報道,央行對部分“一浮到頂”的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利率回調。隨后,中小銀行相繼回調利率。
一家遭到約談的銀行負責人透露,監管層認為銀行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將提高銀行負債成本,從而加劇“惜貸”情緒。這就違背了央行希望通過降息,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初衷。事實上,亦能從央行對于降息的“答記者問”中,窺探其監管態度。
央行在“答記者問”中強調,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并將按照激勵與約束并舉的原則,對存款利率超出合理水平、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加以自律約束。而對利率定價較好的金融機構,繼續優先賦予更多市場定價權和產品創新權。央行還在“答記者問”中提前預計,本輪金融機構基本不會用足1.5倍這一上限。降息不會增加中小行存款壓力
盡管沒有將存款利率浮動至區間上限,中小行調息后的存款利率水平仍高于大銀行。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騰訊財經梳理發現,除漢口銀行、包商銀行、浙商銀行的利率超過3%,大部分中小行的利率都在2.75%-3%的區間浮動。相比之下,國有五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5%-2.55%;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大型股份行該檔期存款利率水平則在2.5%-2.75%之間。因此,多家城商行的負責人均對騰訊財經表示,本輪降息給中小行的存款端帶來新的壓力,不會因為沒有“一浮到頂”就導致存款大規模流向大銀行。這對中小行來說是好消息。
然而,壞消息則是,他們同時認為,無論降不降息,中小銀行當前都面臨存款流失的壓力,這是今后的常態。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銀行存款其中一個分流的大方向是理財。一家城商行的負責人對騰訊財經坦言,如今已經少有人會存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對騰訊財經表示,在這一系列背景下,理財業務必將是中小銀行發力的一個方向。盡管銀行人士承認,理財業務抬高了銀行獲取資金的成本,只是無奈之舉,但“你不做,別人做,客戶就被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