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鏡泊湖浮游藻類組成及其與環境因子的相關分析

2015-08-25 05:55:02劉錄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12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12北京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12
中國環境科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營養

汪 星,劉錄三*,李 黎,周 娟,王 瑜,夏 甫,夏 陽(1.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2.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北京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

鏡泊湖浮游藻類組成及其與環境因子的相關分析

汪 星1,2,劉錄三1,2*,李 黎1,2,周 娟1,2,王 瑜1,2,夏 甫3,夏 陽1,2(1.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2.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3.北京中環國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

2013年5月、9月及10月在鏡泊湖26個采樣位點共采集到浮游藻類8門74屬140種.其中綠藻門最多,共58種,占41.5%.浮游藻類組成以綠藻和硅藻占優,并且藻類群落結構存在明顯的時空差異,各調查位點藻的種類范圍在3~35種,密度范圍在0.5×104~230.8×104個/L.調查期間,浮游藻類的Margalef指數、Shanoon-Wienner指數以及Pieloud指數范圍分別為0.48~2.31,1.27~3.97,0.45~0.94,水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值TLI在40~60之間,總的來看,鏡泊湖水體屬于中營養-輕度富營養狀態.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鏡泊湖藻類群落分布受水環境因子影響明顯.整體上,水溫、DO、SD、CODMn及NH3-N是影響鏡泊湖藻類種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鏡泊湖;藻類組成;營養等級;環境因子

湖泊水體是人類重要的淡水資源,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劇增,工農業污染物不斷注入湖泊,使湖泊水體富營養化日益嚴重,引起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質惡化而喪失其功能[1].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寧安縣,N43°30′~44°20′,E128°07′~129°06′,距牡丹江市約 100km,是中國最大的高山堰塞湖,在淡水養殖、旅游、發電、運輸以及飲水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經濟效益.該地區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溫爽,由于湖區所處緯度較高,平均日照時間年變化較大,1月份日照時間最短,平均4h/d,6月份平均日照時間最長,達6h/d.鏡泊湖湖面南北長45km,東西最寬處達 6km,湖水南淺北深,平均水深 13.8m,最深處 70m,湖泊面積79.3km2,最大面積 141.1km2[2].近年來,但由于不斷地開發、上游污染源、湖區污染源和農牧漁業及水土流失對湖區的污染等原因,鏡泊湖環境污染也日益加劇[3].

藻類處于水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始端,作為初級生產者的藻類生活周期短,對污染物反應靈敏,在不同水體中具有特定的種類組成,其群落的性質和數量會隨著水化學成分而改變,因此常被用作水質監測和評價的重要參數[4-6].本研究共設置了26個采樣位點,由于2013年夏季(7~8月)鏡泊湖遭遇洪水,另考慮到鏡泊湖屬于北方寒冷型湖泊,冬季冰封期較長(11月~4月),本研究最終選擇5月、9月和10月對鏡泊湖流域的浮游藻類群落結構、多樣性以及水體營養等級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藻類密度、種類及多樣性與水環境因子之間的相關性,以期為鏡泊湖水體營養狀態評價及污染治理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采樣位點設置與采樣方法

本研究共設置26個采樣位點,如圖1和表1所示;監測時間為2013年5月、9月和10月.藻類樣品的采集使用國際標準的 25 號篩絹制成的小型浮游生物網,于水體自下向上垂直托取定量樣品,用 5%的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另取表層水樣2L,搖勻,一部分原水樣直接分裝于250mL磨口瓶,用于測定總磷、總氮、氨氮、化學需氧量、氟化物等常規水質指標.

圖1 鏡泊湖采樣位點示意Fig.1 The sampling stations of Jingpo Lake

表1 鏡泊湖調查點位信息Table 1 The sampling stsites information of Jingpo Lake

續表1

1.2水樣測試方法

水樣的CODMn、TN、TP、NH3-N以及氟化物的測定方法參照《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7].酸性高錳酸鉀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CODMn);堿性過硫酸鉀-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總氮(TN);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TP);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氨氮(NH3-N);離子色譜法測定氟化物(F).pH、水溫(T)、溶解氧(DO)與電導率(EC)的測定采用便攜式pH 計和水質多參數測定儀(YSI)現場直接測定(水面下 0.5m),透明度(SD)采用賽氏盤測定;參照《中國淡水藻志》[8]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分類、鑒定,藻細胞密度采用顯微鏡法[9].

1.3數據分析

1.3.1多樣性指數及優勢度分析 (1) Margalef指數:

式中:d為豐富度指數;S為浮游藻類總種類數;N為浮游藻類總個體數.

(2) Shannon-wiener指數:

式中:H′為多樣性指數;n為浮游藻類總個體數;S為浮游藻類總種類數;ni為i種浮游藻類個體數.

(3) Pielou均勻度指數:

式中:J為均勻度;H′為浮游藻類 Shanner-wiener多樣性指數;Hmax為多樣性指數最大值,Hmax= lnS;S為浮游藻類種類總數.

(4) 優勢種分析

優勢種根據物種的出現頻率及個體數量來確定,用優勢度來表示[10]:

式中:y為優勢度;fi為第i種的出現頻率;Pi為第i種個體數量在總個體數量的比例;當 y>0.02時,定為優勢種[11].

數據統計和分析均在SPSS13.0中完成.

1.3.2水體營養等級計算 采用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法進行計算:

式中:TLI(∑)表示綜合營養狀態指數;TLI(j)代表第j種參數的營養狀態指數;Wj為第j種參數的營養狀態指數的相關權重.營養狀態指數、權重計算及具體分級方法參見文獻[12].

2 結果與分析

2.1鏡泊湖浮游藻類的種類組成

2013年對鏡泊湖26個采樣站位進行了浮游藻類的調查,共鑒定出藻類8門74屬140種.其中綠藻門最多,為58種,占41.5%;硅藻門49種,占35.0%;藍藻門17種,占12.2%;裸藻門8種,占5.7%;隱藻門、金藻門、黃藻門、甲藻門各2種,均占1.4%.

圖2 2013年鏡泊湖浮游藻類種類分布示意Fig.2 Algae species of Jingpo Lake in 2013

圖3 2013年鏡泊湖浮游藻類密度分布示意Fig.3 Algae abundance of Jingpo Lake in 2013

從不同時期藻的種類分布來看(圖2),5月浮游藻類的種類變化范圍為 9~31,最大值出現在航運區中段(S17),而湖區最深處(S22)的種類最少,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中區藻的種類明顯較湖區上游和出湖口多;9月浮游藻類的種類變化范圍為 3~35,最大值出現在養殖場進水口(S6),而湖區最深處(S22)和鏡泊山賓館后院(S23)的種類最少,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上游藻的種類顯著高于湖中區和出湖口;10月浮游藻類的種類變化范圍為4~32,最大值出現在大小夾擊河交匯處(S4),而航運區進水(S15)和出水(S19)的種類最少.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上游藻的種類顯著高于湖中區和出湖口.

圖4 2013年5月、9月、10月鏡泊湖浮游藻類種類組成示意Fig.4 Alga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Jingpo Lake in May, September, October of 2013

從不同時期藻的密度分布來看(圖3),5月浮游藻類的密度變化范圍為11.0×104~145.0×104個/L,最大值出現在電視塔(S21),而湖區最深處(S22)的密度最小,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中區藻的密度明顯較湖區上游和出湖口多;9月浮游藻類的密度變化范圍為 0.75×104~124.5×104個/L,最大值出現在養殖場進水(S6),而航運區中段(S17)的密度最小,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上游藻的密度顯著高于湖中區和出湖口;10月浮游藻類的密度變化范圍為0.5×104~230.8×104個/L,最大值出現在養殖場進水(S6),而航運區出水(S19)的密度最少,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上游藻的密度顯著高于湖中區和出湖口.

從不同時期藻的種類組成來看,5月以硅藻在各采樣站位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綠藻和隱藻,其中硅藻和綠藻在各采樣站位均有分布,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上游以硅藻占絕對優勢,湖區上游的綠藻比例較入湖口有明顯上升,湖中區的航運區進水至出水的隱藻比例逐漸上升,航運區出水(S19)及鏡泊山莊(S23、S24)的隱藻比例甚至超過硅藻,出湖口又回歸至硅藻占優(圖4a).9月以綠藻在各采樣站位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硅藻,其所占比例較5月有明顯下降,黃藻在部分站位的優勢顯著,其中硅藻和綠藻在各采樣站位均有分布,整體來看,入湖口及湖區的綠藻和硅藻占絕對優勢,所占比例相當(圖4b),值得注意的是,松乙河入口(S5)和航運區進水(S15)的黃藻比例顯著高于其他類型.10月以綠藻在各采樣站位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硅藻,裸藻在局部區域呈現優勢,整體來看,入湖口及出湖口以硅藻占絕對優勢,湖區部分主要分布為綠藻(圖4c),值得注意的是,松乙河入口(S5)只發現了硅藻,大河口(S13)的裸藻占據絕對優勢.總的看來,鏡泊湖的入湖口一直以硅藻占優,湖區的優勢類群從春季的硅藻逐漸轉變成秋季的綠藻.

表2 2013年鏡泊湖浮游藻類優勢種分布

在不同時期藻的優勢種方面(表 2),5月的優勢種從屬于硅藻門、隱藻門和綠藻門,按其優勢度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針桿藻、尖尾藍隱藻、直鏈藻、細鏈絲藻、舟形藻、小球藻、美麗星桿藻、尖針桿藻、菱形藻、弧形蛾眉藻及鐮形纖維藻;9月的優勢種從屬于綠藻門、硅藻門、黃藻門和裸藻門,按其優勢度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小球藻、脆桿藻、小型黃絲藻、顆粒直鏈藻最窄變種、舟形藻、密集囊裸藻、集星藻及放射舟形藻;10月的優勢種從屬于綠藻門、硅藻門和裸藻門,按其優勢度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小球藻、直鏈藻、密集囊裸藻、顆粒直鏈藻最窄變種、舟形藻、放射舟形藻、針桿藻、胡斯特橋彎藻、脆桿藻及扁圓卵形藻.總的看來,鏡泊湖浮游藻類優勢種分布情況與前述的種類組成狀況基本一致.

2.2鏡泊湖浮游藻類多樣性

如圖5所示,鏡泊湖浮游藻類的Margalef指數(d)范圍為 0.48~2.31, Shannon-Wienner指數(H′)范圍為1.27~3.97,Pielou指數(J)變幅為0.45~0.94,整體來看,入湖口的藻類多樣性明顯高于湖區和出湖口,3種多樣性指數的變化趨于一致.

圖5 2013年鏡泊湖浮游藻類多樣性分布Fig.5 Algae biodiversity of Jingpo Lake in 2013

2.3鏡泊湖水體營養狀況

如圖6所示,所有采樣站位的營養狀態指數值均處在40~60之間,可見鏡泊湖整體屬于中營養-輕度富營養水平.鏡泊湖自入湖口到出湖口水體營養水平明顯下降,其中,入湖口及湖區上游屬于輕度富營養水平,而湖中區及出湖口屬于中營養水平.

圖6 2013年鏡泊湖水體營養化狀況示意Fig.6 TLI of Jingpo Lake in 2013

2.4鏡泊湖浮游藻類與水環境因子相關分析如表3所示,5月鏡泊湖的水溫與浮游藻類多樣性的相關性較好,與 Shanoon多樣性指數的相關系數達到0.665,且相關性極顯著(P<0.001),同樣地,水溫還與藻種類數呈現相關性,且相關性顯著(P<0.05);水體中TN、TP及NH3-N濃度均與藻類多樣性指數呈現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P<0.05);另外,水體中的氟化物濃度與藻類多樣性指數呈現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P<0.05).9月鏡泊湖的水溫、化學需氧量均與浮游藻類多樣性及種類數呈現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P<0.05);而水體中的DO濃度則與浮游藻類多樣性及種類數呈現較好的正相關,與 Shanoon多樣性指數的相關系數達到0.616,且相關性極顯著(P<0.001);水體SD、NH3-N濃度均與浮游藻類多樣性及種類數呈現較強的負相關,SD與Margalef豐富度指數、Shanoon多樣性指數以及種類數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94、-0.776、-0.669,NH3-N與該3種指數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61、-0.683、-0.606,且相關性均極顯著(P<0.001);TN濃度與藻類 Pieloud均勻度指數呈現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P<0.05).10月鏡泊湖的水溫、DO濃度、SD、化學需氧量均與浮游藻類多樣性指數及種類數呈現較好的相關性且相關性顯著,其中,水溫與Margalef豐富度指數、種類數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28、-0.648(P<0.001),DO濃度與 Margalef豐富度指數、種類數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23、0.677(P<0.001),SD、化學需氧量與種類數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12、-0.675(P<0.001);另外,DO濃度、pH值與藻類密度呈現正相關,而化學需氧量、氟化物濃度則與藻類密度呈現負相關,且相關性均顯著(P<0.05);TN、氟化物濃度與藻類多樣性指數呈現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P<0.05).總的看來,水溫、DO、SD、CODMn及NH3-N是影響鏡泊湖藻類種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另外,TN及氟化物濃度對藻類種群的分布影響也較為明顯.

表3 2013年鏡泊湖浮游藻類生物指數與理化因子的相關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of algae bio-metric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Jingpo Lake in 2013

3 討論

3.1鏡泊湖浮游藻類的群落結構特征

通過對鏡泊湖不同季節浮游藻類的調查得出,該流域內浮游藻類種群分布存在明顯的時空差異.藻類密度方面,從5月的硅藻占優轉變為9月的硅藻、綠藻主導,最后轉變為10月的綠藻占優,且入湖口的藻類密度明顯高于湖區和出湖口.1994年陳立群等[13]、2007年張新剛等[14]、2009年宋辭等[15]、2010年馬成學等[2]的調查結果均顯示,鏡泊湖以綠藻門最多、硅藻門與藍藻門次之,汪星等[6]、陳格君等[16]對長江的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及鄱陽湖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浮游藻類組成以綠藻門最多,硅藻門和藍藻門次之,均與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可見,近年來,盡管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類活動(旅游開發、水產養殖、種植業等)不斷增多,鏡泊湖藻類群落結構并未發生明顯改變.

群落物種多樣性是群落組織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它反映了群落特有的物種組成和個體密度特征.總的來看,鏡泊湖5月藻類的Shanoon多樣性(3.33±0.44)均高于 9月(3.18±1.30)和 10月(2.43±1.02),入湖口的多樣性在不同時期均高于湖區和出湖口(圖2、圖5).如按多樣性來對水體質量狀況進行評價,則鏡泊湖春季的水質要優于秋季的水質,且入湖口的水質要優于湖區和出湖口的水質,宋辭等[15]的研究結果表明,鏡泊湖夏季水質最好,春、冬季節次之,秋季水質最差,上游水質>下游,劉玉勇等[1]指出鏡泊湖浮游植物多樣性指數上游較高,中下游較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可見,近年來,鏡泊湖水質和浮游藻類的分布狀況基本穩定,未見明顯變化.

3.2鏡泊湖水體營養狀況分析

中營養型湖泊中常以甲藻、隱藻、硅藻類占優勢,富營養型湖泊則常以綠藻、藍藻類占優勢落[17-18].本研究中,鏡泊湖的優勢藻類從5月(春季)的硅藻、綠藻、隱藻向9月、10月(秋季)的綠藻、硅藻、裸藻轉變,說明鏡泊湖水體處于中營養-富營養狀態,同樣地,本研究對鏡泊湖營養等級的分析亦表明,鏡泊湖水體處于中營養-輕度富營養狀態,這與董惠文[19]、劉曼紅等[20]、劉玉勇等[21]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然而,本研究中發現,鏡泊湖上游及入湖口的營養等級明顯高于湖區及其下游,這與前述的多樣性指數的評價結果存在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是鏡泊湖上游來水流速較大,水體夾帶著大量泥沙,透明度較低,鏡泊湖入湖口受上游來水影響,加之水深較淺,水體透明度仍然較低,并且入湖口受鏡泊湖水產養殖場的影響,水體營養狀態受人為干擾影響較大,使得鏡泊湖上游及入湖口的營養等級處于輕度富營養化狀態.而鏡泊湖整體屬于山谷型火山堰塞湖,其湖區中部及下游水深逐漸增大,特別地,鏡泊山莊附近水深達到近70m,致使上游來水流速減緩,且懸浮物得到有效地沉降,水體透明度顯著升高,最終導致湖區及其下游的水體營養指數值要低于上游及入湖口.

3.3鏡泊湖浮游藻類與環境因子相關分析

研究表明,pH值、水溫、溶解氧、總氮、透明度、總磷、氨氮、生化需氧量以及化學需氧量均能成為影響浮游藻類群落分布的主要環境因子[6,22-28],本研究結果顯示,水溫、DO、SD、CODMn、NH3-N是影響鏡泊湖浮游藻類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作為北方寒冷性湖泊,鏡泊湖不同季節以及晝夜的水溫差異顯著,因此,水溫必然成為藻類生長的限制因子,這在劉鴻雁等[23]、于洪賢等[24]的研究中均有報道.藻類的生長需要光合作用,同時也需要氧氣來完成呼吸作用,可見水體的SD與DO是藻類生長的兩個關鍵影響因子,有研究表明,DO與藻類生長呈顯著正相關[29],作為典型的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浮游藻類也受到DO的限制,Arhonditsis 等[27]的研究也表明,透明度、總磷和捕食壓力對浮游植物的影響最大. CODMn、NH3-N通常作為反映點源和面源污染的兩項監測指標,在本研究中,該兩項指標成為影響鏡泊湖浮游藻類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于洪賢等[24]研究發現,CODMn、NH3-N是分別影響牡丹江春季和夏季浮游藻類豐度的主要環境因子,這與本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作為牡丹江的一部分,鏡泊湖的水體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到牡丹江中下游,同為通江型湖泊的洞庭湖,其浮游藻類的生長主要受到氮(尤其是氨態氮)的限制,添加氨氮能明顯促進浮游藻類生物量的增加[30],可見NH3-N在調控湖泊水體富營養化過程中的重要性.有調查表明[31],鏡泊湖的外源污染主要來自于上游敦化市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湖區周邊農業用肥以及湖區內生活污水與垃圾滲濾液,其中工業廢水則是CODMn的主要來源,而生活污水及農用肥料則是氨氮的主要貢獻者.隨著社會經濟的繼續穩步發展,人類活動更加頻繁,鏡泊湖的生態環境質量問題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4 結論

4.12013年在鏡泊湖26個采樣位點共采集到浮游藻類8門74屬140種.其中綠藻門最多,共58種,占41.5%.浮游藻類組成以綠藻和硅藻占優,并且藻類群落結構存在明顯的時空差異,調查期間,藻的種類范圍在 3~35種,密度范圍在 0.5× 104~230.8×104個/L.

4.2調查期間,浮游藻類的 Margalef指數、Shanoon-Wienner指數以及Pieloud指數范圍分別為 0.48~2.31,1.27~3.97,0.45~0.94,水體營養狀態指數值處在40~60之間,總的來看,鏡泊湖水體屬于中營養-輕度富營養狀態.

4.3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鏡泊湖藻類群落分布受水環境因子影響明顯.整體上,水溫、DO、SD、CODMn及NH3-N是影響鏡泊湖藻類種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劉玉勇,周緒申,侯炳江,等.鏡泊湖浮游植物多樣性現狀分析 [J].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12,3(3):20-24.

馬成學,劉曼紅,黃璞祎,等.鏡泊湖枯水期和豐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結構 [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0,38(2):35-37.

潘保原,付海全,馬 云,等.鏡泊湖水環境容量與水污染防治對策研究 [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1,36(11):27-29.

孫凱峰,王 娜,劉莉莉,等.基于四尾柵藻響應的有機磷農藥生態風險評估 [J]. 中國環境科學, 2013,33(5):868-873.

董旭輝,羊向東,王 榮.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富營養化的硅藻指示性屬種 [J]. 中國環境科學, 2006,26(5):570-574.

汪 星,鄭丙輝,劉錄三,等.洞庭湖典型斷面藻類組成及其與環境因子典范對應分析 [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2,31(5):995-1002.

國家環保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 [M]. 第四版.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 2002.

齊雨藻,李家英.中國淡水藻志 [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4.

徐金森,鄭天凌,郭清華,等.兩種海洋細菌對赤潮藻的細胞生物量的影響研究 [J]. 海洋科學, 2002,26(12):57-60,67.

Aksnes D L, Wassmann P. Mode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zooplankton grazing for export production [J].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93,38(5):978-985.

Lampitt R S, Wishner K F, Turley C M, et al. Marine snow studies in the Northeast Atlantic Ocean: distribution, composition and role as a food source for migrating plankton [J]. Marine Biology,1993,116(4):689-702.

王明翠,劉雪芹.湖泊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標準 [J]. 中國環境監測, 2002,18(5):47-49.

陳立群,王友聯,王全喜,等.鏡泊湖的浮游藻類及水質評價 [J].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1994,10(1):80-84.

張新剛,冷雪蓮,于洪賢.鏡泊湖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及保護對策探討[J]. 水利漁業, 2007,27(4):55-56.

宋 辭,于洪賢.鏡泊湖浮游植物多樣性分析及水質評價 [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9,(4):40-42.

陳格君,周文斌,胡春華.鄱陽湖五河入湖口浮游藻類及營養現狀評價[J]. 湖北農業科學, 2013,52(9):2048-2052.

龐清江,李白英.東平湖水體富營養化評價 [J]. 水資源保護,2003,19(5):42-44.

Mark William Matthews. Eutrophication and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South African inland waters: 10years of MERIS observations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4,155:161- 177.

董慧文.鏡泊湖水質的曹養特征及變化趨勢分析 [J]. 黑龍江環境通報, 2005,29(2):18-19.

劉曼紅,馬成學,左彥東,等.鏡泊湖大型底棲動物群落調查 [J]. 水生態學雜志, 2009,2(4):1-7.

劉玉勇,周緒申.鏡泊湖水質及富營養化狀況分析 [J]. 東北水利水電, 2013,31(8):57-58.

沈會濤,劉存歧.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及其與環境因子的典范對應分析 [J]. 湖泊科學, 2008,20(1):773-779.

劉鴻雁,徐云麟.鏡泊湖藻類生長和湖泊富營養化預測初探 [J]. 生態學報, 1996,16(2):195-201.

于洪賢,曲 翠,馬成學.牡丹江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J]. 濕地科學, 2008,6(2):293-297.

Jiang Y J, He W, Liu W X, et al.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communityandtheircorrelation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large eutrophic chinese lake (Lake Chaohu)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4,40:58-67.

潘繼征,熊 飛,李文朝,等.云南撫仙湖透明度的時空變化及影響因子分析 [J]. 湖泊科學, 2008,20(5):681-686.

Arhonditsis G B, Winder M, Brett MT et al.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phytoplankton variability in Lake Washington (USA). Water Research, 2004,38:4013-4027.

楊麗標,韓小勇,孫 璞,等.巢湖藻類組成與環境因子典范對應分析[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1,30(5):952-958.

游 亮,崔莉鳳,劉載文,等.藻類生長過程中DO、pH與葉綠素相關性分析 [J].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30(9):42-45.

李利強,黃代中,熊 劍,等.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長的限制性營養元素研究 [J]. 生態環境學報, 2014,23(2):283-288.

李淑芹.鏡泊湖水環境質量現狀分析與評價 [J]. 黑龍江環境通報,2013,37(4):88-90.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lgae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Jingpo Lake.

WANG Xing1,2, LIU Lu-san1,2*,LI Li1,2, ZHOU Juan1,2, WANG Yu1,2, XIA Fu3, XIA Yang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 China;3.China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1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5,35(11):3403~3413

This research was performed at May, September and October in 2013 at 26 stations of Jingpo Lake, 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algal species. A total of 140 kinds of algal species belonging to 74 genera of 8 phyla were identified. The algal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Chlor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algal composition across 26 sampling stations. The algae had the species ranging from 3 to 35 and abundance ranging from 0.5×104to 230.8×104cells/L, and obviously different across the sampling stations in the three seasons. Overall, Margalef values varied from 0.48 to 2.31, while Shannon-Wienner and Pieloud varying from 1.27 to 3.97 and 0.45 to 0.94, and TLI of the water varied from 40 to 60, both showing that the water status of Jingpo Lake varied from middle nutrition to light eutrophication. Pearson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gal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SPSS 13.0.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ater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DO), transparency (SD), permanganate index (CODMn) and ammonia nitrogen (NH3--N)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lgal species across the 26sampling stations. Besides these, the other factors just like total nitrogen (TN)and fluorides (F) were also important to the algal species.

Jingpo Lake;algae composition;nutrition level;environmental factors

X82

A

1000-6923(2015)11-3403-11

2015-04-15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3ZX07502001)

* 責任作者, 研究員, liuls@craes.org.cn

汪 星(1983-),男,湖北荊州人,副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水生生物評價的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

猜你喜歡
營養
可嚼燕麥,營養打折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夏季給豬吃點“苦”營養又解暑
今日農業(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4
是否缺營養 身體會表達
今日農業(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8
用營養防病 增質又增產
今日農業(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18
這么喝牛奶營養又健康
營養Q&A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6
蔬菜與營養
蔬菜與營養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營養?!
種子營養豐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影院a级片|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国产资源站| 国产导航在线| 999在线免费视频|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www|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9啪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精品微拍| 色婷婷电影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综合久久五月天|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国产微拍一区|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动漫| 五月婷婷导航| 成年人福利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九九视频免费看| 成人国产免费|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成人亚洲国产|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a级免费|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91在线|日本| 第一页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天天综合色网| 无码AV动漫|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91青青在线视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亚洲午夜18|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久久动漫精品| 91热爆在线|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九九久久99精品|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波多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