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蘇省興化市供銷合作社主任 張久銀
勇立潮頭 加速轉型努力打造名副其實的“網上供銷社”
□ 文/江蘇省興化市供銷合作社主任張久銀
作為以“為農服務”為宗旨的組織,供銷合作社的所作所為必須要順應發展大勢,順應農民期盼,把政府想做不便做、企業能做不愿做、農民盼做做不了的事,由供銷合作社積極主動做起來,做好了。在“互聯網+”時代,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是大勢所趨。同時,通過把農業發展與電子商務結合,為農業生產和銷售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供銷合作社要結合自身的條件,主動作為,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創新為農服務方式。
興化市位于江蘇省地理幾何中心,里下河地區腹部,隸屬地級泰州市。全市設有34個鄉鎮,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13個行政村,總面積2393平方公里,總人口157萬。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億元,公共財政收入48億元,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百強,是傳統農業大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國環保模范市、國家衛生城市。興化還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小說之鄉、中國國際象棋之鄉。全球四大花?!扒Ф獠嘶ā泵勫谶?。
使命和責任。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對供銷合作社如何服務“三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興化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把供銷合作社從商貿口劃歸農口單位管理,正式“認祖歸宗”、明確“姓農”。特別是今年,中央11號文件的出臺,加之去年江蘇省政府辦(2014)63號文和興化市委辦(2014)159號文,把興化市供銷合作社確定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市委主要領導則對如何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黨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提出了更高要求。
困惑與機遇。經2002年改革改制,興化市社和全國各地縣(市區)社一樣,“線斷、網破、點散”,為農服務的功能嚴重弱化,有為農辦事的愿望,但散了班子、缺了實力、沒了抓手。即使如此,供銷合作社有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的傳統,更有“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做動力。因此,面對困局,全系統不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F實逼著興化供銷合作社人走上了艱難的轉型升級探索之路。
第一,覺醒。供銷合作社的當家活是流通,看家本領也是流通。計劃經濟時代流通手段是“扁擔”和“背簍”,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流通手段當然是“鼠標”。2010年時,市社一班人初步有了電子商務的意識。
第二,行動。沒人才、沒場地、沒資金,就土法上馬。經領導安排,從機關經費中撥3萬元,由分管負責人帶領經發科幾個人對破舊的廠房進行簡單改造。然后到工商部門注冊,經辦人員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什么,不予登記,前后折騰了2個多月。好不容易批下來,網店不知怎么開?于是日夜兼程、東奔西跑到處學。門店開了不懂運營,結果搞了大半年都虧損。
第三,開竅。正當走投無路之時,一個念頭,徹底改變了企業命運:目前供銷合作社不管干什么事,還只有走聯合合作之路!市社到開發區一家做得相對較好的銷售電器企業——興化市德昌商貿有限公司,讓渡49%的股份,重新組建泰州新合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諾免費提供倉儲用地(舊倉庫改造)、優先提供資金擔保服務等。借助德昌公司的人才團隊和技術支持,使企業獲得新生。2012年泰州新合作電子商務公司獲得菲利普音影產品全國網上銷售代理權,目前主營菲利浦、索尼、松下等國際知名家電和羽絨服等地方品牌,員工100多人,擁有淘寶商城40家、C 店20多家。2014年,實現銷售額3.2億元,僅“雙十一”1天網上銷售額就達4000多萬元?,F在,該公司現已成為“江蘇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由于合作的成功,大大增強了興化市社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的信心。
新合作的成功,引起了泰州、興化兩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充分肯定企業引領電商發展、解決就業、服務大眾創業等作用。但作為農業大市的興化,如何把本地的農副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模式賣出去、賣出好價錢、助推農民增收?
第一,借平臺銷售。為策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供銷合作社全額投資500萬元成立了“江蘇百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專司興化地方名特優農產品網上銷售,圍繞興化大閘蟹、興化龍香芋等五大地理商標農產品,加大網上開發銷售力度。公司2014年3月份正式上線,年銷售額達1.2億元,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重點扶持項目。今年預計年銷售額達1.5億元以上。至此,興化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發展向“為農、務農、姓農”大大貼近了一步。
第二,造平臺批發。僅僅如此還遠不夠,興化作為全國河蟹養殖第一縣、中國河蟹交易第一市場、中國河蟹價格指數發布地,擁有80萬畝養殖面積,年交易額達90億元。如何利用產業基礎把“興化大閘蟹”這一品牌在全國叫響,我們積極招商,與安徽徽聯手機支付公司合作,在組織去中棉公司、河北省社學習考察的基礎上,于2014年7月正式成立“江蘇中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期注冊資本1000萬元,興化供銷合作社占股35%,重點打造區域性大宗特色農產品交易平臺——“中國蟹庫網”。該企業去年9月份上線試運行2個月,大閘蟹網上銷售額達1500萬元。今年5月份正式上線,現入駐商戶已達300多家,預計年交易額5億元以上。
第三,向農村延伸。供銷電商的未來,在于深耕農村市場。為落實全國總社《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和興化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市電子商務大突破的意見》,興化市社于今年6月份由中科公司出資500萬元成立了“泰州訊聯科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了“智慧城鄉·供銷通”平臺,專門負責對全系統農資農家店、日用品農家店進行信息化改造。這項工程還剛剛起步,目前已改造日用品門店20家,城東鎮考察點是其中一家。改造的門店將為村民提供代收代繳、代買代賣、代存代取等系列服務。
供銷合作社電商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對全社會電商發展起引領示范作用。今年,興化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全市電子商務‘12345’工程的意見”,即一個電商產業園、兩個服務中心、三個電商平臺、四個特色鎮村、開展“五進”活動,明確要求興化供銷合作社著力打造“一會兩中心、三館兩平臺、一村一網店”為重點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第一,“一會兩中心”。“一會”是興化電子商務協會。2013年7月,市政府批準,由市供銷合作社組建了興化電子商務協會,目前注冊會員518家。協會為廣大會員提供網上經營指導、貨源開發、物料聯采、人才培訓、技術共享、信息溝通、金融支持等服務。2014年協會會員網上銷售額突破10億元,其中名特優農產品網上銷售額超過2億元。今年4月,興化市社對協會進行換屆,徹底去行政化,網羅全社會電商精英,作用明確提升。協會組織了“全國百名電商人才興化行”活動,反響熱烈?!皟芍行摹笔桥d化市電子商務培訓服務中心,電商協會承辦,常年開展電子商務實用培訓班,分行業、按區域,請名師聘專家,先后開展各種規模層次的培訓28場、2300多人次,孵化中小電商近500多家。城東鎮殘疾人曹玉根,經培訓指導后在網上銷售保健食品,年收入10萬元以上,提振了生活信心;陶莊鎮丁開權賣農產品,年收入20萬元以上。興化市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以江蘇百喜電子商務公司運營團隊為班底,面向全市設立電子商務服務“110”熱線—052383269110,為廣大中小電商提供24小時免費咨詢和登門服務。電商“110”成立6個月以來,已成功接處900多個服務項目,提升了供銷合作社在群眾中的美譽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供銷合作社又一個特色服務品牌。
第二,“三館兩平臺”?!叭^”即3大主流電商平臺地方特色館,由泰州新合作江蘇百喜兩家公司與淘寶網、1號店和京東商城合作,開設淘寶網特色中國·興化館、1號店特產中國·興化館和京東·興化館。其中,1號店特產中國·興化館和淘寶網特色中國·興化館已分別于2014年8月8日和今年9月9日正式開館。京東商城旗艦店運營良好,可望在年內實現店轉館?!叭^”建設,有力促進了興化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由單兵作戰向集聚發展的升級?!皟善脚_”是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中國蟹庫網”和“智慧城鄉·供銷通”電商服務平臺。
第三,“一村一網店”。去年9月,興化市社會同市商務局、團市委聯合發文,在全市開展電子商務進百村工程的實施。目前首批68家電子商務村級示范點正在完善提高,與阿里巴巴“村淘”點結合的第二批100家電子商務村級示范點正在高標準、高起點地建設中。同時結合“智慧城鄉·供銷通”平臺建設推廣,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全市613個行政村電子商務示范點全覆蓋,帶動更多農民實現寬帶增收、網絡致富。同時用P2R+O2O”的方式,信息化改造1200家農村日用品和農資農家店,把村級電子商務示范點打造成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現代終端。
第一,整合資源。下一步,我們將主動融入,強化與即將上線運作的全國總社和省社電商平臺的對接,利用資源發展興化市社電子商務業務,尤其是建設好浙江東海大宗農產品交易中心興化分中心。
第二,加強合作。做好與相關兄弟市縣區社的交流合作,抱團發展。在加強與江蘇泰興、安徽明光、淮北、安慶等地交流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合作的領域、提升合作層次,把興化市社的做法毫無保留地在系統內外成功復制和推廣,實現成果共享。
第三,明確目標。今年,我們計劃再新培育互聯網金融P2P電商企業1家,現正工商注冊之中。全年4家電商企業網上交易額確保10億元。到“十三五”期末,供銷合作社電商企業再發展5家,累計達10家,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

科學定位,積極作為。作為農口部門的供銷合作社,所作所為必須要順應發展大勢,順應農民期盼,與地方黨委政府要求同頻共振,始終把服務“三農”作為“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政府想做不便做、企業能做不愿做、農民盼做做不了的事,由供銷合作社積極主動做起來,做好了,這樣就能爭得支持,獲得信任。發展電子商務是如此,其他也是一樣,如市場建設、“兩進”民生工程、農村金融等。
發揮優勢,穩步推進。發展電子商務,既講條件,又不能唯條件,但有一點是必須遵循的,就是要依托自身優勢,克服困難,積極穩妥推進,逐步上臺階。
聯合合作,共同發展。有條件自己做當然更好,沒條件、缺乏人才可以大膽引進、招聘,但絕不能固守,停步不前。興化市社4家電商公司總經理都不是供銷合作社人,但都是市社聘請的總經理,都在為供銷合作社做事,他們就是真真正正的新供銷合作社人。通過合作促進了企業發展,實現了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