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禮福

因其材質來源于象牙,這讓人們在關注野生象命運的同時,目光也很a自然地投放到了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牙雕藝術上。任何一種文化的流傳,都有著自身的因果關系和意義,那么牙雕意味著什么?
提到象牙雕刻,人們往往喜歡將其與玉雕、琺瑯、雕漆同譽為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四大名旦”,或與竹雕、木雕并稱為傳統雕刻工藝中的三座高峰。
精雕細琢
之所以有這些贊譽,足見工藝與意蘊表達的奇妙。就拿最能代表象牙雕刻的套球來說,其制作相當繁復,工藝要求極高。據記載,牙雕套球又稱“同心球”,至少在宋代就已出現。而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曾明確記載:“嘗有象牙圓球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內車二重,皆可轉動,謂之鬼工球。或云宋內院中作者。”清康熙年間,文人高士奇在其《高江村集》中記載:“曾人大內,見一象牙球,周身百孔,凡九層,亦有七層、五層者,以金釵自孔中撥之,圓轉活動,層層相似。”
隨著技術的提高,套球的層數也不斷增加,到了清末民初時期,牙雕套球已經達到了25層。在1915年舉辦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廣州牙雕藝術家鏤雕的20多層象牙球便獲得了工藝特種獎。如今的象牙球最小的有兩三層,最大的則有40多層,每層都刻有樣式不同的精美圖案,可謂鬼斧神工。
同樣令人驚嘆的,還有象牙編織,尤以象牙席為最。象牙席早在漢代就已出現。據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相傳,漢武帝曾“以象牙簟賜李夫人”,此處的象牙簟就是象牙席,即將又長又硬又脆的象牙用藥水浸軟,再依照象牙細致的紋理將其剖成厚薄寬窄均勻的薄片,最后編織成席,平整柔軟,制作工序極為復雜繁瑣。而且,象牙席只能在氣候濕潤的南方制作,這些都讓其愈加名貴。
有感于象牙席的制作勞民傷財,崇尚勤儉的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四月下旨禁制象牙席:“從前廣東曾進象牙席,朕甚不取,以為不過偶然之進獻,未降諭旨切戒,今則獻者日多,大非朕意。夫以象牙編織為器,或如團扇之類,其體尚小,今制為坐席,則取材甚多,倍費人工,開奢侈之端矣。著傳諭廣東督撫,若廣東工匠為此,則禁其勿得冉制。若從海洋而來,從此屏棄勿買,則再造之風自然止息矣。”
據清代官員貢單和造辦處活計檔記載,清宮中珍藏的象牙席不下10張,但至今故宮博物院只剩兩張而已。另在煙臺市博物館藏有象牙席一張,山東省博物館曾在20世紀60年代從民間征集到一張。而由故宮所藏象牙席來看,其長216厘米,寬139厘米;席背整包棗紅色綾緞,邊沿包黑色緞邊,席面通體編織成人字形紋,由薄如竹篾、寬僅2毫米的扁平象牙條編織而成,現席面基本完整。此席紋理細密均勻,席面平整光滑、紋理細密均勻、顏色潔白細膩,歷經近三百年,仍然展卷自如、柔軟涼爽,觀者無不贊嘆稱奇。
寓意美好
有意思的是,由于過去運輸貿易不似當今這般方便,傳世的牙雕作品多以擺件、把件居多,大型整牙的作品少見,這也是對社會經濟現狀的一種反映。
象牙雕刻的藝術表現力之所以如此豐富多彩、驚世駭俗,自然是因其質地堅實細密、柔潤光滑、硬度非常適合工藝制作和雕刻,且牙紋美觀、潔白可人。但是,只有在自然屬性上賦予它創作的魅力,才能產生藝術美感,乃至被稱之為“藝術品”。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欣賞牙雕,主要集中的是它的藝術價值與人文情懷。
比如,數千年來,國人就為象牙制品、牙雕賦予了許多美好想像和寓意的支撐。像尊貴、通靈之寓,是遠古至今人們賦予象牙的第一想像。中華的遠古先民們用象牙制成可以祭天、祭祖、通神靈的牙琮、牙管等法器,為逝去的尊者于頭下腰間殉葬象牙琮、象牙管等。在文字發明后,更有大量關于因象牙被視為具有通靈神效和作為吉祥、好運、祥瑞之物而被廣泛制作成重要禮器的記載。周禮中所記載的六尊制度中的象尊,據考證即是以象牙或者象骨鑲嵌鳳紋制成的尊器。
佛教傳入中國后,象牙作為可以辟邪的靈異之物得到了更為廣泛的使用。漢朝的許多文獻中都提到,佩戴象牙器物與佩戴玉器一樣可以保平安、去邪氣。此時著名的象牙器就有制成塊狀靈的“岡卯”佩戴。而象牙被廣泛用于雕刻佛像、佛珠、七珍八寶等物,則是從明代開始盛行的,且以牙雕佛像最為盛行,其中又以各種形態的觀世音菩薩像傳世最多、制作最精。無可否認,象牙的潔白潤澤,與大眾理想中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又不染塵世的純潔本色不謀而合。
文人趣味
而自明代中后期,文人雅士對象牙雕刻的偏愛,則更是賦予了它另一番格物致知、體懷自然的情懷,這讓牙雕創作呈現出一派新風。據悉,此時的牙雕,立意清新典雅的作品層出不窮,甚至一大批文人畫家不僅設計構圖,還直接參與雕刻,創造了極具書卷氣息的雕刻藝術品,將當時的象牙雕刻藝術推向了高潮。
與中國傳統繪畫等藝術門類一樣,文人看牙雕,最重要的就是意蘊與趣味。中國傳統的審美總是含蓄而內斂的,這種認知自然也延伸到了牙雕創作上。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很多傳世牙雕作品,創作理念無一不是有出處的,加之象牙本身的瑩與潤,反而很好地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
可以說,由世俗美好的寓意和文人高雅的情感寄托,共同催生的中國牙雕之高超技藝和絕美藝術,全世界還未曾見有哪一國能出其有右。歸根結底,中國象牙雕刻之真味全在藝術和技藝的完美體現,以及其所蘊含的數千年文化內涵,價值之所在更并非來自于象牙材質本身,而是由中國傳統工藝和牙雕大師們所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