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勇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具有該時期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在該階段增強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是與體育學科素養的宗旨和目標密切相連的,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肩負重任,不僅要擔負增強學生體魄的任務,還要全面培養小學生的健康心理和綜合素質,通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規律的研究,以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根基,應用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和人文精神。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心理;生理;興趣
小學高年級的現代體育教學,需要在提升學生體育知識水平、提高體育認知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基本構筑,并使小學生具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讓小學生在自主意識下進行體育鍛煉,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學會在體育活動中調節行為和調控情緒、心理等,將體育學科課程內容貫穿于小學高年級的全過程,并在促使小學高年級學生形成體育素養的同時,通過與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體育素養與人文精神培養的統一。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的規律及特征
小學高年級體育學科教學必須以課程內容為基準,以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成長規律為切入點,進行體育素養的培養。
1.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生理成長規律及特征
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兒童由最初的生長發育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階段,其生理發生明顯的變化,外在表現為:身高、體重、胸圍的增長,內在體現為:身體骨骼變粗、大腦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心肺功能增大等等,這一階段的生理發展女生普遍要早于男生,表現為高年級女生已進入青春期。
2.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及特征
小學高年級學生比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心理發展上有較大的飛躍,這是由其大腦神經發育的結果造成的,而且大多數女生的心理成熟度較男生要早。他們的心理生長規律及特征主要體現在:(1)思維水平已逐漸由具體、直觀的形象思維轉為初步的、基本的抽象思維,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斷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2)語言發展程度也由零散的口頭簡單表達向復雜的、邏輯銜接緊密的語言表達形式過渡,一般表現為書面語言能力的提升和語言默讀能力的發展;(3)情感成長發育也逐步由不可控、隨意性轉為可控、穩定性,由不自覺的情感狀態轉為自覺的內控情感,他們的情感生活和內心世界已在不斷豐富,交際范圍也在不斷延伸;(4)品行成長發育逐步深入,行為評價、情感評價等也在向全面性的動機和效果評價轉變,在這一方面的成長階段中,品行脫節行為男生的比例明顯高于女生。
二、注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積極培養體育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體育課程設置,同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教學內容,由于每個學生先天體育稟賦的差異和成長環境、情感的差異,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個性化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例如,在體育的“籃球技術”課程學習上,由于運動天賦和性格特點的不同,有的學生運動天賦較好,吸收能力較強,同時性格外向,易于接受與籃球技術相關的動作要領,而有的學生運動天賦較差,吸收能力較弱,同時性格內向不穩定,在接受相關體育知識時表現得比較遲緩和呆板,因此,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方法教學,使不同的學生在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得到進步。
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學生的訓練方式,對于運動優勢突出、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激發其創造性思維,如在籃球技術的教學上,可以讓這部分學生發揮其優勢,引導其在掌握基本知識前提下,進行更為靈活、個性的創新;同時,要推動不同類型學生的良性互動,不同的學生各有其優缺點,也各有其擅長之處,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促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良性的互動。例如,用性格外向的學生帶動性格內向的學生,用性格穩重的學生影響性格急躁易怒的學生等,教師可以借助集體戰術訓練方法,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提高,用多種手段和策略調控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實現體育學科課程的綜合目標。
三、科學運用多種體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體育學科的課程內容學習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方法的傳授和教學,這樣才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促使體育素養的提升。
1.興趣的起點——情境教學法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其特定的年齡階段,具有其學習接受的特點,而情境教學法的實踐性運用,證明了對小學生體育學習的激發和調動作用,極大地增強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它通過不同的語言導入、視頻圖片導入、音樂導入等方式,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情境的傳輸和創設。
例如,小學體育學科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將其趣味化,再融入一定的情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立定跳遠”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豐富的、有趣的想象,將立定跳遠的姿態與學生喜愛的青蛙形象相銜接,甚至可以讓學生表演一下青蛙跳躍時的叫聲,這種以語言和表演導入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學青蛙跳中想象自己是一只可愛活躍的小青蛙,感受這個小動物靈活的跳躍姿態,并進行創新的動作想象,這樣,立定跳遠的體育課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體育熱情,達到了掌握基本動作的學習效果。
再如,技戰術性較強的籃球攻防課程,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均衡調配兩組學生,并讓學生自己命名,比如學生熟悉的火箭隊、湖人隊等,在競爭和對抗的過程中,教師以籃球比賽規則為教學形式,利用“休息”“暫停”等形式,對兩組學生進行技術要領講解和點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
2.要領的把握——講解示范法
一些體育課程內容的動作必須首先由教師進行知識性講解,再進行基本動作的示范,示范過程中注意各部位的準確性,有助于學生進行更好的理解。如,小學體育課程中的“排球墊球”訓練要領,學生最初一般都只能進行表面動作的模仿,但是,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掌握墊球的技術要領,導致墊球方向不準、墊球力度無法掌握等問題,教師可以將這一技術要領編成兒歌:兩臂夾緊插球下、抬高送臂腕下沉、蹬腳挺腰小臂墊、弧度輕重有變化。學生在學習兒歌的同時,教師要對兒歌內容進行示范講解,使學生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墊球動作要領。另外,教師還可以輔以錯誤的動作要領示范,使學生在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的對比中領會動作要領的精髓和實質。
3.樂學的創設——快樂教學法
實踐證明,學生在輕松自然、愉悅的環境和氛圍下學習,有助于其進行動作的自如舒展、思維的積極拓展、素養的積極培養,在快樂理念指導下,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效果倍增。快樂教學方法主要有游戲法教學和競賽法教學兩種,下面進行逐一分析:
(1)游戲法教學
這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的,是一種“寓學于玩”的學習方式,它使枯燥乏味的體育課程學習成為充滿生趣、精彩紛呈的游樂學習。如,籃球運球課程的學習,球類運動一般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教師可以在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加入游戲成分,將學生分組進行區域內的運球游戲,學生在互動游戲中學會了運球、控球,在游戲化進程中,完成了體育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
(2)競賽法教學
小學高年級學生求知欲望強烈,而且自尊心強、好勝心強,利用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競技、比賽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勤勞的收獲。如,小學的快速跑和接力跑等體育項目,就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競爭中來,用比賽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在接力的競技過程中體驗運動的刺激、成功的喜悅。
四、采用學生主體性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學會學習并實施評價
小學體育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掌握體育學習的方法,重在使“學”擺脫“教”的過程,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和技能水平,要進行反復的學習和領會。如,在體育教學課程中的“前滾翻”,這一動作表面看來比較容易,學生都喜歡,可是,如何真正理解和把握“前滾翻”動作的內在要領,還需要教師在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反復講解,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動作的創新,比如:有些學生創意地想象出“鯉魚打挺”“側身翻”的動作,教師要對其進行及時鼓勵。
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還要注重學生主體性評價的教學,要讓學生真實、準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注重教學全過程的綜合性評價,如:小學五年級的400米跑項目,多數學生都覺得困難和畏懼,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期初和期末各實施該項目的測驗,以縱向的相對性發展為評價指標,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五、體育學科素養與人文精神培養相融合
小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還應與人文精神相融合,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兩者的統一,可以通過體育人文科學、體育史、體育與人生、體育學故事、體育學相聲等形式,挖掘體育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道德觀念。
總之,小學高年級體育學科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教學策略的實施,它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深化體育知識內容、實施學生自主性評價等,提升小學高年級體育學科素養,培育學生高尚的品格與操守。
參考文獻:
[1]段陳濤.抓住小學體育教育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
[2]劉德臣.關于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2(15).
[3]李險峰.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開拓創新思維[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1(04).
[4]宋葉珍,徐菊文.自主鍛煉 其樂無窮:體育課上訓練學生自主鍛煉的實踐研究[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06).
[5]郭建軍.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思考與實踐[J].運動,2013(03).
[6]肖梅新.生態課堂下學生自主鍛煉能力培養的一點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4(07).
[7]李清創.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和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2(14).
[8]秦旭峰.創設鍛煉環境,提高師生體質[J].新課程學習:上,2011(12).
[9]吳軍潮.小籃球打出師生情[J].體育教學,2014(07).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