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琴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手段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聲、光、色集中呈現知識的特點,成為各個學科教學中的首選。
關鍵詞: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教學效果
數學是基礎學科,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數學是一直伴隨著學生成長的。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數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成為一個新的趨勢,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
一、在新課導入階段應用信息技術
數學學習一直被認為是主科而備受師生的重視,但是從學生的內心深處是不愿意學習數學的。如果單純憑興趣學習,他們更喜歡體育、音樂等富有樂趣的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手段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聲光色集中呈現知識的特點,成為各個學科教學中的首選。數學學習本身就很枯燥和乏味,教師能夠在新課導入階段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依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比如,在教學不等式的內容時,我采用了多媒體出示天平稱重量的影像資料,讓學生看天平兩邊不等的重量所產生的偏頗和傾斜,然后導出不等式的概念。這樣創設情境后進行教學,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新課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新課實施階段是教學的主體環節,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關鍵時刻。學生在這一階段往往投入的精力更多,這是教學活動的實質階段。在新知識呈現的階段,采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比如,在進行二次函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幾何畫板作為學習工具畫圖,這樣做出來的圖準確率極高,畫圖工具畫圖方便、精確、直觀、連續的特點,可以確保知識直觀呈現的作用,可以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在學生精力顯疲憊的時候,給予提醒和促進。而且這種方式還具有清晰展示知識建構過程的優勢,讓學生對知識點了解得更清楚和明白。因此,在幾何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更直觀和準確地呈現圖形的變化。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教學,教師在屏幕上變換兩個相似三角形,引導學生快速確定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高、中線、角平分線的比是一個定值,從而確定相似三角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省去了在黑板作圖的繁瑣,也保證了圖形的精確,平移、翻轉等運用自如,直觀而生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在鞏固練習中應用信息技術
新課結束后的知識鞏固和延伸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在這一環節中和學生一起共同回顧剛剛學過的知識,延后通過一些練習題實現對新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在這一階段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復習效率,如,填空題、判斷題等,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增大知識點容量,給學生更多是知識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數學思維能力。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將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加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在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揮的輔助作用已經是人所共知的,輔助教學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材內容的具體情況而定,避免為了信息化教學而適應信息化,避免演變成電灌的結果,避免整節課都在放電影和動畫片的結果。教師要學習一些課件的制作技術,將需要信息技術支持的內容確定準確,然后以精準的課件內容輔助教學實踐的開展,這樣才可收到預期的效果。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所謂的信息技術手段無非是教學的噱頭,這樣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初中數學面臨著中考的檢驗,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應考能力培養,所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對于教師的備課準備工作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因此,教師要有鉆研的精神。注意應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和高效性。避免形式主義的虛華,提高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效率。應用信息技術不能以代替教師的板書為目的,要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所以,保持信息技術應用的高效性才是最好的利用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瓊.簡談《幾何畫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
[2]田德強.《幾何畫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