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光,吳超英,丁 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醫院體檢中心,北京00094;.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50040)
劉建秋教授運用調理情志、疏肝理氣法治療肺癌經驗淺析*
孫光1,吳超英1,丁蕾2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1醫院體檢中心,北京100094;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150040)
中醫認為肺癌的發生、發展及轉歸與情志密切相關,劉建秋教授認為,疏肝理氣、調理情志應該貫穿于肺癌治療的始末,在具體臨證應用上,則應以辨證為基礎,根據不同病證靈活應用。
肺癌;疏肝理氣;調理情志;名醫經驗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5.03.03

簡介:
劉建秋(1950-),男,黑龍江省名中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第5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長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對肺癌的治療有著獨到的見解,多年來共獲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3等獎2項,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省醫藥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3部,于2013年成立名中醫工作室。
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為最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源于支氣管黏膜或腺體,常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近50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國家,肺癌成為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1]。在中國大多數城市,男性肺癌的發病率已位居全部惡性腫瘤之首。古代中醫文獻中沒有肺癌這一確切病名,但通過臨床表現的描述,肺癌可歸屬于中醫肺巖、肺積、胸痛等范疇。劉建秋教授通過30多年的臨床實踐,對肺癌的研究頗有建樹,筆者有幸投入劉師門下,隨師出診學習,略有感悟,現將劉師運用調理情志、疏肝理氣法治療肺癌的經驗介紹如下。
1.1情志失常是肺癌發病之標情志是中醫學對情緒的特有稱謂,即是對現代心理學中情緒的中醫命名。情志是人對內外環境變化進行認知評價而產生的涉及心理、生理兩大系統的復雜反應,具有內心體驗、外在表情和相應的生理和行為變化,可發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情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劉師認為這七種情志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機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饋。正常情況下,情志變化是一種正常的精神活動,并不會導致或誘發疾病,如《素問·氣交變大論》所言:“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謹察之?!敝挥挟斁翊碳み^于強烈或過于持久,超越人體的調節適應范圍,使人體的神氣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或誘發。如《管子·內業》所云“暴傲生怨,憂郁生疾,疾困乃死”的論述。情志活動是以五臟氣血為物質基礎,外界的各種刺激通過作用于相應臟腑,導致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或失調從而表現出不同情志?!叭擞形迮K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以五志分屬五臟,則肺在志為憂,故“肺主憂傷”,若以七情配屬于五臟,則悲、憂同屬于肺。悲憂情緒會影響肺臟的功能,如《類經·疾病類》言:“憂動于心則肺應。”過度的悲憂會傷及肺臟,導致肺失宣降及肺氣耗傷,從而影響肺的功能。《素問·舉痛論》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眲熣J為情志失常則導致氣機失調,而氣機失調又會影響人體氣血的運行,使得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導致五臟六腑機能發生障礙。氣機失調表現在氣的運動失常上則為氣滯,劉師認為氣滯在肺癌的發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情志活動的嚴重失調,久而久之,便氣滯血瘀而形成癌瘤。
1.2肝肺失調是肺癌發病之本劉師認為氣機失調是肺癌的誘發因素。從臟腑而言,氣機失調主要責之于肺、肝兩臟。肺主降而肝主升,兩者相互協調,對于全身氣機的調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鹅`樞》記載:“足厥陰之脈……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敝赋隽烁闻c肺在經絡上有著密切的聯系。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而肺氣通暢是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條件。在肺癌的發生發展中,兩臟疾病相互影響。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對情志調控有重要作用,肝氣舒暢,氣血流通,不易患病;情志不暢,氣血瘀滯,聚于局部,成聚成積。肺癌的發生正是由于邪毒內侵、肺氣不足、氣陰兩虛、氣滯血瘀、正虛邪戀[2-3],而使肺絡受阻,氣機不暢,肺失宣降而發病。癌瘤已成,肺絡壅塞,邪無出路,故病情進展。肺氣不宣,氣機不暢,則全身氣化不利,水濕內停,痰飲內聚,則預后更差。劉師認為肝主疏泄,主升,而肺主降,二者相互協調,對調暢氣機有重要作用,若肝失條達,疏泄不利,肝郁氣滯日久則致肺失宣降,痰毒、瘀血凝結,故生腫塊。正如朱丹溪所言:“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眲熣J為機體氣血運行失調,必然導致肺經、肝經循行異常,肺氣郁閉,肝氣郁結,因此導致氣機升降失常,久而久之則導致癌瘤。而肝氣郁結和肺氣郁閉既可作為肺癌發病的始動因素又可穿插于整個病程中,進而影響著肺癌的發展和轉歸。如肺癌患者長期焦慮,郁郁寡歡,不能自解,往往導致肝氣郁結,因此劉師常在治療的過程中運用疏肝解郁法,從而幫助患者的疾病恢復。
2.1調理情志在肺癌中的應用近年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促使著學者們在探索腫瘤治療方面開始重視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劉師認為在治療肺癌患者時,在注重社會、環境、心理這三個因素時,最應注重的是心理因素。他認為在治療肺癌時不僅要重視治療肺癌導致的肺部疾病,而且更應重視調節患者的情志。經研究發現,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情志調護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4]。現代研究證明精神調攝對肺癌的防治是極為重要的[5-6]。因此,劉師在治療肺癌患者的過程中經常強調要正確指導患者保持情志舒暢。許多患者在被確診為肺癌后,突然情緒低落,導致病情惡化,癌瘤較前迅速增大,這正是由于肺癌患者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無形中引起患者自身氣血陰陽的失衡,尤其是對肝臟和氣機的影響最大,肝郁氣滯,脾胃失養,不能運化水谷精微,造成患者預后欠佳。
劉師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要求患者要做到:首先要消除悲憂的不良情緒。因肺主憂傷,悲憂過度則傷肺。劉師在治療肺癌的患者時常常告訴患者的家屬,讓其經常鼓勵、開導患者,以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其次,防止大怒情緒的產生。因怒傷肝,使得肝失調達,氣郁化火,火氣循經上逆犯肺,肺氣不得肅降,進而導致肺系病變。再次,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生活、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干擾,會導致患者情緒波動,疾病加重。因此,家屬要做好勸導安慰工作,同時提醒家人避免對患者的不良刺激。所謂“善醫者先醫其心,而后醫其身,而后醫其未病”。同時也要求患者與醫護人員有良好的配合,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可愈性及調養與治療的具體措施,避免患者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
2.2疏肝理氣法在肺癌中的應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會導致氣機失調,氣機失調又會導致痰飲內聚,進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說道:“凡病之氣結,血瘀,痰飲,浮腫,鼓脹,痙厥,積聚,痞滿……皆肝氣不能舒暢所致也?!碧禎釡危叼鰺岫荆?],互結成塊,發生肺積,則咳痰吐血,胸痛氣喘。何夢瑤指出:“積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積滯成塊,時有硬痛,始終不離故處也。”肝肺是調節人體氣機升降運動的主要臟器。肝主升發,肺主肅降,升降得宜,出入交替,才得以維持人體氣機的正常升降運動。肝肺失調在臨床上產生的主要證型為氣滯血瘀型,臨床上常表現為咳嗽,胸悶、痰中帶血或咯血,氣促,胸脅脹滿或刺痛,大便干結,舌質有瘀斑或斑點,脈弦或澀等。劉師在臨證治療上往往以柴胡舒肝散合血府逐瘀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劉師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在肺癌的治療過程中,以辨證論治為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恰當的運用疏肝理氣之法,往往可以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
患者男性,45歲,2013年5月30日初診。主訴:咳嗽伴煩躁易怒半年余?;颊咭颉坝曳紊先~陰影”而于2012年12月25日行右肺上葉切除術,術后病理示:鱗癌伴肉瘤樣分化。術后行放療化療同步進行,治療后患者病情尚可,現癥見:咳嗽氣短,大便干,舌質紅,脈細弱,并有右側刀口不適,同時伴有憂郁惱怒,易煩躁,頭昏脹,屬氣陰兩虛,肝郁氣滯。治以益氣養陰,疏肝解郁。藥用:柴胡15 g,枳殼15 g,生地10 g,桔梗10 g,半夏10 g,熟地黃10 g,百合10g,山藥10g,合歡皮10g,甘草10g。共10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并告知患者家屬每日要給予患者情感交流,鼓勵、開導患者,以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避免患者情緒波動,帶領患者多接觸外界事物,減少患者獨處時間,通過充實患者的時間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治療。
6月11日復診:患者家屬代訴患者咳嗽癥狀明顯減輕,偶有右上腹脹痛時作,神疲乏力優思惱怒癥狀緩解,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前方去桔梗,半夏,加黃芪10 g,郁金10 g。共10劑,每日1劑,早晚分服。并囑患者家屬繼續給予患者情感交流,以調整患者心態。
按語:劉師認為,肺癌是由于正氣內虛、邪毒外侵引起的,痰濁內聚,蘊結于肺,以致肺失宣發與肅降為基本病機,以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氣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惡性疾病。古稱“肺積”、“痞癖”、“咳嗽”、“咯血”、“胸痛”,本病正虛標實。本病患者手術后導致氣陰兩虛,放療化療后,正氣虧虛,故見咳嗽氣短。重用柴胡、枳殼疏肝理氣,桔梗載藥上行,諸藥配合達到肝氣順暢的作用?;颊邚驮\時肝郁氣滯,不通則痛,所以右上腹脹痛,重用柴胡、郁金以達到疏肝解郁的目的,黃芪補氣以提高患者抵抗力??v觀劉師治療的整個過程,疏肝理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疏肝解郁,調理氣機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1]Ferlay J,Autier P,Boniol M,et al.Estimates of the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Europe in 2006.Annals of Oncology,2007,18(3): 581-592.
[2]駱文斌,吳承玉.肺癌病因病機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3):16-17.
[3]朱金鳳,唐艷芬,尤菊松.肺癌的中西醫結合辨治思維與方法探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25(9):1418-1421.
[4]成曉云.情志護理及飲食調護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3,19(12):146-148
[5]宋歡,蔣婷婷,嚴麗波,等.精神心理因素對肺癌發病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2):294-297.
[6]劉曉琴.飲食及情志對晚期肺癌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0):2642-2643
[7]陳華良.周岱翰治療肺癌臨證精粹[J].天津中醫藥,2005,22(2):101-103.
(本文編輯:馬英,馬曉輝)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LIU Jian-qiu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ditioning emotion and 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 on treating lung cancer
SUN Guang1,WU Chao-ying1,DING Lei2
(1.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61 Hospital,Beijing 100094,China;2.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outcome of lung canc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Professor LIU Jian-qiu think 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 and conditioning emotion should run through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On the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The method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flexible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s.
lung cancer;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conditioning emotion;experience of doctors
R
A
1672-1519(2015)03-0139-03
2013年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
孫光(1965-),女,副主任醫師,從事消化呼吸專業臨床工作。
丁蕾,E-mail:236973043@qq.com。
(2014-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