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華
據報道,全國統一高考命題將擴大使用,今年擴大3個省,明年再擴大7個省。到明年,將有25個省、區、市在高考中使用由國家考試中心統一命制的試卷。由此可見,高考語文命題一統化的時代又將來臨。
高考語文命題一統化,并非源于專家方案,也非源于一線師生心愿,而是出自政府或者說教育主管部門實施教育公平的需要。這兩年全部取消鼓勵性加分、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延后、職業院校單招、加大西部尤其貧困地區學生錄取比例等,都是備受廣大百姓認可的教育民生工程。不過,語文高考命題一統化趨勢,則值得思考。
高考語文命題一統化,可能如教育主管部門所預想的,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減負方面產生積極意義與影響,但于高考文化建設和高考命題改革來說,則有如下問題:
—、一統化的高考語文命題難以繁榮高考語文文化
“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自然之理,將之觀照高考語文文化也是適用的。這么些年來,高考語文文化呈現出多彩的局面:海派語文密集化讀寫,作文思辨味濃,走在前列;京派語文穩中求新,兼收并蓄,成為標桿;粵閩語文注重開放與選擇,充滿靈性與活力;蘇派語文凸顯經典,以能力立意,眾口皆碑;川派語文,重課文回歸,語文味濃,備受贊賞……
不可否定,這些年來,全國18套高考語文試題,努力呈現各自的亮點與特色。競爭的態勢,使得高考語文化芬芳四溢,香飄萬里。
由此可見,高考語文文化要蓬勃發展,離不開競爭的土壤和爭鳴的氛圍。
二、一統化的高考語文命題難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人文孕育了一代代的精英,鑄就了一批批文化精品。這些文化精品,與各地的政治、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等相關聯,體現了地方風味和地域特色。
若是一統化的高考語文命題,自然無法在廣度上顯示各地文化特色,因為考題容量有限,難以容入,也不好安排。
三、一統化的高考語文命題可能會讓中國考試又一次步入模式化、固定化的怪圈
經過這么多年的高考命題改革,好不容易走出模式化、固定化的泥淖,現在又要重回老路,讓人擔心會不會陰影又一次籠罩中國大地,中國語文高考改革會不會又走后退之路。
實際上,教育公平,豈止是高考命題所能解決,恐怕更多的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吧!
于高考命題來說,拋開政治因素,筆者不認為自主命題有錯,倒是一統化命題趨勢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