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微作文短小精悍、實用快捷,正在引發廣泛關注,一些文學名家也在積極進軍這一領域。2014年高考時,北京卷已將類似“微寫作”的題目編入試卷。而《高考微作文》這本書,旨在幫助高考學子提高精短作文的寫作水平,實如高考寫作改革中的一場及時雨。
本書突出特色為“導”“法”“練”。首先說說“導”。本書作為微寫作的指導之書,“名師談高考微寫作”欄目,如考生寫作大海中的明燈,為考生指引微寫作的方向。從高考小作文的概念到高考微寫作的要領,從作文改革的方向到寫作技法的講解,讓考生在寫作的迷途中豁然開朗,看到曙光。另外,在“經典引路”“范文賞析”“經典范文”等欄目中,既有典型美文的“導”,又有精彩時文的“導”;既有名家名作的“導”,又有高考滿分作文的“導”,可謂是多方指“導”,異彩紛呈。
其次說說“法”。“技法點撥”欄目是寫作之“法”的重點體現。古人說“文無定法”,但這并不是說“文無法”,任何文學作品都是有“法”可循、有“法”可依的,否則,寫作將會亂套。當然,這里的“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教條”,而是能夠幫助考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寫作訣竅。同時,“典型例題”欄目不單單是美文的展示,也是“法”的再現。精彩到位的主編點評就是寫作之法的提煉,這種寫作之法,是真正能幫助考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的。
最后再說說“練”。俗話說得好,“光說不練假把式”。在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中,“聽、說、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聽、說、讀”的升華。可見,反復練寫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本書中的“模擬演練”“鞏固訓練”等欄目,就是在“導”和“法”基礎上的升華。沒有“練”,“導”之方向不能落地;沒有“練”,“法”之技巧不能應用。本書在這一方面做得甚好,非常貼近考生實際。
此外,“高考微寫作類型指導”幫助考生全面掌握不同類型的考題;“實用文體微寫作備考指導”帶領考生進入寫作的百花園中邊賞邊擷;“高考中外精短范文賞析”帶領考生領略中外佳作風采;“高考常見微作文強化訓練”為摩拳擦掌的學子們提供了巨大的創新空間;“歷年高考小作文寫作指導及范文舉例”為考生打造打開文學寶庫的“金鑰匙”。總而言之,本書條理清晰,布局全面,層層推進,將帶領考生領略一個又一個“勝景”。
以上是鄙人讀此書的一點體會,希望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些許啟發,書中的無限“寶藏”,還有待讀者在探美攬勝中去深入發掘。最后,希望考生們通過學習本書,能在高考語文改革之路上繪出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