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如何有效地進行散文教學,如何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眾說紛紜,尚無定論。本文將從散文的定義出發,明確散文是什么,分析散文教學的教學現狀,進而提出對于確定散文教學內容的思考。
【關鍵詞】散文教學;寫作思路;文章體式;學情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什么是散文
要明確語文教學中散文的教學內容,首先要明確散文是什么,才能進而確定散文教什么。散文是除去小說、戲劇、詩歌之外的所有的敘事性、議論性、抒情性的文體。與其他文體相比,散文最容易辨識的特點是其“松散”的結構,散文是運用普通語法結構,不講究排比,不講究音韻,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也正因為散文松散帶來的自由,散文內容表達出的思想通常有著豐富圓滿的特色。
二、散文教學的現狀
(一)部分語文教師由于對散文體式缺乏清晰的認識,進而在散文課堂教學中,將散文教成了說明文、議論文、小說,散文教學的重點偏離了散文的本質。
(二)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散文教學時,習慣性的將“情景交融”“形散神不散”“托物言志”等沒有錯但又不適合的套話添加到散文教學課堂中,而忽略了教師當下要講述的散文文本的具體特性,對散文的本質特征沒有講解。
(三)還有部分語文教師在散文教學課堂中,為了教學設計的新穎,教學方法的特色化,或者為了課堂氣氛的活躍等情況,花了大部分時間在分析散文內容中所涉及的人和事以及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等方面,而忽略了向學生講解作者在散文中所蘊含的獨特的
情感。
三、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對于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有很多種說法,筆者認為,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確定散文教學的內容
1.散文的基本特點是“形散神不散”,教師在進行散文教學時,就應該弄清楚作者在作品中是如何將“形”寫的散,又是靠什么串聯起作品的“神”。了解這些問題的前提,就是要弄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對作者的寫作思路有了明晰的了解,對于課文的講解,便是游刃有余了,同時我們也必須知道,不同的散文各自有著不同寫作思路。
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關于閱讀與鑒賞的各項闡述中,“整體感知”以及“整體把握”還有“理清思路”都是多次出現的,并且是位置比較居前的,這就明確的指出它們在理解文本內容,實現有效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3.與學生的學情符合。陳隆升博士把學情定義為“學生在課堂里的學習情況”。我們所說的“學情”,是指普遍的學情,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課堂上學習過的課文在腦海里經常是殘缺不全的畫面,這種現象在散文教學中更為突出,在小說戲劇學習結束后,在學生的記憶中,可能還會留下幾個內容較為精彩的情節,而對于散文的印象卻像一盤亂沙。歸根究底,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們平時教學中教師不注重作者寫作思路的教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不注重作者的寫作思路,將會導致雖然學生學過課文,但對于課文內容仍然印象模糊,更別說對散文設計思路的理解了。
4.以作者的寫作思路為散文教學內容的出發點,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散文共性的深入認識,也可引導學生認識文章的個性。我們散文教學的目的,是在弄清一篇散文文章思路的呈現狀態、方式等的基礎上,以此為新的學習支點,去進一步追問文章的思路為什么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同時通過不斷的學習、追問,來慢慢理清文章在材料的處理、情感的抒發、語言的運用等方面呈現出來的特點,最后再根據文章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寫作思路應該說是一篇散文最具個性的地方,同時也最能體現出作者寫作時的情感、思維以及作者表達風格的獨特性。
(二)依據散文的文章體式來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
王榮生教授認為,依據散文的文體來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是確定散文教學內容的根據之一。散文的主要內容一般是敘述或描寫人、事或景,在敘述或描寫中表達作者獨特的思想情感。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說,著眼點應該是:第一,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寫的對象及其特點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第二,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散文語言的風格和魅力。
(三)依據學情來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
依據學情來確定散文的教學內容體現了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是毋庸置疑的。學情包括了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生活經驗、以及學生對作品及作者的熟悉程度、質疑問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在確定散文教學內容時應該選擇學生有閱讀困難、有疑點和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散文的教學內容,而對于那些學生沒有經歷過、沒有閱讀過的不熟悉的、有陌生感的材料,也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確定為散文的教學內容。
(四)從散文的教學價值出發,確定散文教學的內容。對于同一篇散文,放在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單元中,教材編者對其教學價值的設定是不一樣的,語文教師在散文課堂教學中,對于散文教學內容也應根據散文的教學價值來確定。
(五)郁達夫說:“現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現代的散文,更帶有自敘傳的色彩。”散文是作者個人化的對獨特的人和物的獨特的情感認知的體現,因此散文的教學內容的確定也要以作者的獨特的情感認知、自由隨意的語言風格為出發點。
參考文獻
[1]王榮生.散文教學內容確定的基本路徑[J].中學語文教學,2011(01).
[2]李金云.例談散文教學內容的誤區[J].語文教學通訊,2011(10).
[3]王榮生.中小學散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11(9).
[4]鐘偉建.《想北平》教學課例——兼談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J].教學研究,2015(02).
[5]陳文德.淺議確定散文教學內容的三個維度[J].教學大參
考.閱讀教學,2015.
作者簡介:程秀梅,女,1991年7月生,漢族,甘肅臨夏人,現為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