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英
【摘要】學校圖書館不僅對學生閱讀指導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但筆者在多年的圖書管理工作中發現,學校圖書館并沒有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下降,使得圖書館形同擺設。為此,筆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實踐,就學校圖書館如何為學生提供有效閱讀指導方面開展了研究,以期能為同行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閱讀指導;現狀與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中學圖書館對學生閱讀指導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它的存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拓展思維,延伸知識圈的重要素材,還為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做了優質的奠基作用。另一方面,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閱讀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課程教材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擴展視野的需求,他們需要圖書館書籍的輔助。這也要求,中學圖書館必須要積極發揮自己的閱讀指導作用,讓中學生渴求知識的需求得到滿足。
湖州五中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學,創辦于1972年10月,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學校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設立仁皇山校區;2014年7月,湖州八中與湖州五中正式合并,組建湖州市第五中學教育集團,2006年被認定為省重點普通中學。近幾年來,學校非常重視圖書館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圖書管理機制,并設立專職圖書管理員。僅仁皇山校區圖書館藏書就達三萬多冊,各類報紙雜志176種,專職管理員有3名,設有圖書室、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等,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能容納500多人同時進行閱讀。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的教育設施,為提升優質的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校先后獲得“全國先進作文教學單位”“浙江省重視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基地”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專職的圖書管理員,筆者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發現,學校圖書館并沒有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學校圖書館往往成為老師和學生經常遺忘的一個角落,加之中學課程作業多,升學壓力大,中學生也較少有時間到圖書館看書,進而使得中學圖書館大多呈擺設狀態,成為一塊“閑置地”。
為此,筆者將從自己的日常工作經驗出發,全面分析當前中學圖書館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能讓更多的中學圖書館管理員借鑒學習,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學校圖書館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存在的現狀與不足
(一)“沒書”——圖書類目科教化現象嚴重,難以提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中學作為學生晉升高等學府的重要階段,更強調教材內容的學習和背誦。因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都會到圖書館尋找相應的教材閱讀解題方法、案例抑或是摘抄相關教材知識點,而對其他的拓展知識點的書籍少有碰觸。在這種情況下,中學圖書館為適應課程老師對學生的能力提升要求,在引進圖書館書籍時,也更偏向于大量輸入各種優質的教材類書籍,如中英數練習冊、歷年考題集錦、案例大挑戰等,而忽視了引進可以進一步擴展學生閱讀面或讓學生借機放松的報刊、小說、史書等較為有趣的讀物,進而導致圖書館書籍出現明顯的教材化現象,對某些喜愛閱讀課外書籍,有意愿擴展知識范圍的學生造成閱讀不便,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此外,雖然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電子書籍也越來越多。但中學圖書館為了防止學生到圖書館上網,或長期沉浸在電腦上看小說,特意做了查看限制,讓學生只能查看相關教材解題答疑,而較少引進其他優質的電子圖書資源,使中學圖書館的書籍量受到嚴重的限制,學生漸漸失去上網擴展閱讀的興趣,中學圖書館“閑置”情況越來越嚴重。
(二)“有書不會選”——缺乏書籍引薦,學生閱讀隨意性
過大
在學校圖書館經常會出現這些現象:有些學生來到圖書館后,走到各類書架前隨意走動,然后再挑挑揀揀選擇一本書籍坐下來翻看;有些學生則是隨意拿一本書翻看,過幾分鐘后又將書放回去再拿另一本書翻看。長時間下來,這些學生一直在做拿書與放書的動作,進而浪費了大部分的有效閱讀時間。經過細致分析,筆者發現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隨意閱讀的現象,主要在于他們不懂讀什么書,什么書才是適合他們看的。
加之圖書館并未做好優秀書目的推薦工作,學生缺乏有效選擇書籍的方法,致使學生只能自己盲目隨意地選擇書籍翻看,進而養成了這種隨意閱讀的不良習慣。雖然學生這種隨意閱讀習慣并不會構成多大的知識傷害,但對學生升入大學或更高等學府的專業學習卻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學校圖書館必須要盡可能地改進管理方法,通過有效的管理舉措,讓學生懂得閱讀,選擇閱讀,把握閱讀,并由此培養起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三)“會選書不會讀書”——只用眼看書而不動筆做筆記
在日常工作中,筆者發現,不少中學生在閱讀書籍時,無論是閱讀輔助教材,抑或是小說、史書等,大多都只用眼看書而疏于作筆記。因而,學生在閱讀書籍后難以把握書籍的主要內容,需要重新查找翻看,浪費了較多的閱讀時間。
而有些學生在閱讀書籍時,雖然會隨時做好筆記,但因多采用直接抄寫方式,導致閱讀速度慢,對其他急需同本書籍的閱讀者造成閱讀延誤。尤其是課程老師指定的輔助教材,許多學生為了省錢或為了不再來圖書館重復借書,會將教材的題目與答案反復背誦,或是整本書抄寫下來,甚至直接將輔助教材長期續借,占為己用,導致其他學生無法借閱此書,只能到網上或書店花錢購買。
(四)“找不到想要的書”——學校圖書館缺乏完善的圖書查詢系統
除了圖書偏教材化、閱讀無圖書推薦、學生未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外,學生難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書,也是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種“找不到書”的缺陷,主要是由圖書館查詢系統不完善引起的。如筆者所在的圖書館,在未曾引進網絡圖書查詢系統之前,學生只能依照書架上的圖書項目分類一一查找自己所需的圖書,從而減少了可用的閱讀時間。此外,因圖書館管理員人數有限,借閱圖書重置時間長,加之學生在閱讀后未及時將圖書放回原處,導致有同樣圖書需求的學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自己所需的書,從而浪費了學生的有效閱讀時間。
二、學校圖書館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應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現在的學校圖書館大多存在上述幾種常見的問題。如果不對學生的閱讀做好正確的指導,極有可能浪費學生有效的閱讀時間,同時會大大地降低學生到圖書館查詢、閱讀圖書的熱情,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與閱讀自覺性的養成。因此,采取有效策略解決學校圖書館在學生閱讀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已勢在必行。
(一)實現圖書多樣化,利用網絡擴大圖書資源
學校圖書館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閱讀指導,首要工作就是充實圖書館圖書庫,盡可能使圖書多樣化,滿足學生全方位的閱讀需求,而非為提高學生成績,過多地引進各科教材輔助類圖書,從而使圖書館變成教材室。
對此,筆者建議學校采購圖書要多樣化。無論是教輔類圖書,還是小說史書等拓展類圖書、報紙雜志時事類圖書等,都要有一定的采購數量和比例保證,不能任由教輔類圖書類圖書“一統天下”。雖然中學生作為晉升高等學府的群體,重點任務是掌握并熟練運用教材提供的知識點,但小說、史書等各類圖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放松心情,緩解長期枯燥學習帶來的煩惱,并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提升各科課外學習的遷移和綜合分析能力。同時,考慮到中學生對外界的好奇心強,圖書館也需引進各類時事報紙和雜志,方便學生借閱,掌握當下熱點,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當然,在采購紙質圖書的同時,筆者也建議學校圖書館不斷地加大網絡圖書資源庫建設,積極實現電子圖書與紙質圖書的相互對接,讓學生能夠從圖書館數據庫、電子書籍庫中更快捷地閱讀到自己所需的書籍,而無需擔心“無書可讀”的現象。
(二)定期推薦閱讀書目,讓學生了解適合自己閱讀的書
中學生已進入青春期,已初步具備了對外界事物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因其經驗不足,判斷并不準確,尤其對自身所需圖書并不十分了解,這也使得他們容易隨意選擇圖書。所以,學校圖書館要重視學生閱讀書目的推薦和圖書分類指導,必須要讓學生了解何種書適合自己閱讀。
在這方面,筆者建議圖書館要盡可能定期向學生推薦優質閱讀書目,并做好各種書目的簡介,讓學生通過了解圖書大致內容來選擇自己需要的圖書。同時,圖書館可將現有工作人員劃分讀書興趣小組,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做讀書指導,也可深入到班級中向學生介紹當前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與新書動態,引起學生閱讀所需書籍的興趣。如果圖書館經濟能力允許,還可適當地開展各種讀書報告會、名作推薦會、圖書分類知識講座等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喜歡的書目類型。只有讓學生了解何種書籍是適合自己的,才能夠幫助學生真正培養起圖書閱讀的興趣與習慣,為其升入高等學府進行專業化學習提供扎實的閱讀基礎。
(三)定期開展閱讀方法指導,指導學生勤作筆記
學校圖書館的所有圖書類目下的書籍都有固定的數量,如果某部書籍長期被同一個學生“霸占”,必然會影響其他學生的閱讀需求。所以,圖書館要積極做好學生閱讀方法指導,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
學校圖書館可依據學生身心特點和閱讀習慣,定期開展閱讀方法指導,向學生提供默讀法、精讀法和泛讀法三種主要閱讀方法。其中,默讀法速度快,方便學生理解圖書,掌握圖書的基本內容;精讀法也稱慢讀法,花費時間長,它主要適合學生記憶某些比較枯燥的定義、術語;泛讀法主要針對一些非重點書籍的閱讀,如時事、雜志等。通過這三種閱讀方法的指導與講解,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所需書籍的閱讀,從而提高圖書的流通和借閱速度,滿足其他學生的借閱需求。
在學生掌握讀書方法的基礎上,圖書館還可為學生提供摘抄式、摘錄式、感想式等筆記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理解并掌握圖書內容。其中,摘抄式筆記講究精煉重點,適合某些重點或精彩語句的抄錄;摘錄式筆記則是按照行文邏輯摘錄某些段落與句群,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文本內容;感想式讀書筆記重在讓學生做讀后感,記憶自己閱讀的收獲,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圖書日常管理工作中,筆者曾重點向學生開展閱讀方法與閱讀筆記的指導,針對性強,效果明顯,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得到了科任老師的肯定和好評。
(四)推進網絡查詢功能建設,提升學生“找書”速度
隨著網絡數字化的不斷推進,網絡查詢功能對學校圖書館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查找所需書籍方面。一般而言,中學圖書館只具備簡單的專人圖書咨詢服務,而無完善的數字化查詢系統。因而,學生在查找書籍時,難免會浪費較多的時間。所以,筆者建議學校圖書館可考慮選購優質的圖書查詢系統,來縮短學生查找圖書的時間,以提高學生的有效閱讀時間。同時,圖書館也要做好分區閱讀工作,讓學生在相應的書目區查找和閱讀書籍,防止圖書被“混編”或“帶跑”。
總而言之,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圖書,不僅使學生有心情閱讀,還可以挽留住學生對讀書的那一份熱情和牽掛,從而使學校圖書館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靈港灣和生命驛站。
參考文獻
[1]游友輝.中學圖書館閱讀指導工作芻議[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
[2]王芳,郭曉紅,韓秀華.中學圖書館閱讀指導調查及分
析[J].圖書館學刊.2007.
[3]賴群.中學圖書館導讀工作研究——以廣西部分中學為
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