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紅
摘 要:實效性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本文以保定學院美術系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為例,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常規管理和創新途徑三方面闡述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來自于廣泛使用的互聯網、泛濫的娛樂主義、擴張的非主流意識形態、蔓延的文化自卑心理以及各種社會負面現象等多方面的沖擊,客觀上消解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損害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系。這樣的客觀現實,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全面地剖析面臨的問題,深入地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努力地探尋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保定學院美術系現有本、專科兩個學歷層次。有美術學、繪畫、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四個專業,在校生一千二百余名。多年來,我系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政治輔導員,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1 以制度為引導,以活動為平臺使思想政治教育常態化
美術系學生有明顯個體特性,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施人性化管理,包容個性,尊重個體差異,但在學習、工作態度上求同,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同學們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下學習、鍛煉、提高,為每名同學構建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
加大學生黨團組織的管理,完善學生會建設。讓學生干部在管理、服務工作中發揮骨干作用。加強對學生會、團班干部的教育指導,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結合實際開展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做同學們的知心摯友,形成和諧融洽的生活和學習氛圍,樹立美術系自身品牌。
1.1 樹立“大課堂”的培養模式
我系結合本系學生人數多,學生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實施了“大課堂”的培養理念和方式。即不斷將課堂教學外延,引入校園,引向社會,鼓勵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里學習鍛煉。系團總支配合系里的教學模式,組織同學們在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組織調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在2014年12月份,我們組織美術系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學院E樓主干道舉辦了“奉獻愛心,溫暖寒冬”志愿宣傳活動。我們組織同學們利于專業特長,以設計招貼的形勢將美術系同學們的志愿活動予以匯報,也號召更多的同學加入志愿活動之中。通過積極的引導,同學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同學們既對志愿服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在專業上得到了鍛煉,提高了組織、溝通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2 讓學生學會感恩
針對現在學生自我意識過度膨脹這一現象。我系團總支實施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活動。同學們通過大會交流,代表發言,致父母的一封信,感恩紙條等形式,體會到父母的關愛,老師的教誨,親友的幫助,從而在生活中少些抱怨、仇恨和對抗,對待他人多些寬厚、友善和快樂。
2 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新的形勢產生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更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從新時期大學生自身特點出發,從有利于大學生自身成長出發,從工作的實際效果出發,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充分發揮典型教育的優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感情的,通過學生身邊人和身邊事展開教育,使教育充滿了真情實感,教育效果也就更突出,更明顯。例如,我系05級學生李國慶,在校期間舉辦了個展,畢業后創做的第一件作品就入選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并榮獲提名獎,同時獲河北省美術作品展金獎。我們將他的事跡在學生中宣傳,激發了一批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的同學也在積極的準備自己的個展。再如,張瓊慧、趙二翠、周偉宗幾位同學,他們在動畫影片《麋鹿王》的制作過程中,不怕苦、不怕累,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成長為公司的骨干力量,而《麋鹿王》也榮獲電影華表獎的優秀動畫影片獎。他們的事跡對畢業生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加強學生黨建,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在學生黨建工作中,我們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教育,堅持在學習骨干、學生骨干、社團骨干中發展黨員,確保學生黨員的質量。我系現有學生黨員28名,單獨設立了學生黨支部。學生黨支部是凝聚學生的核心,我們指導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擴大支部在學生中的影響。要求黨員不僅要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團結帶動周圍的同學積極參與各項集體活動。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們在專業學習、社會工作、公益活動等各方面都表現突出,在學生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三)合理利用網絡,發揮網絡育人功能。現在,網絡技術日益深入校園生活并成為大學生傳播信息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網絡不僅帶來先進的理念和知識,也對學生造成強烈的負面影響,現在多數學生僅把網絡作為發泄、娛樂的工具。我們通過給學生介紹一些健康的網站、討論網絡熱點問題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辨析、利用網絡。另外,每個輔導員都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校訊通,在網上與學生暢通無阻的交流。這種溝通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親切感,少了一份拘束,學生容易敞開心扉,便于及時掌握學生真實的思想和生活動態,保證了思想工作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四)設立學生班主任,發揮學生自我教育功能。每年新生入學,我們都從高年級學生中選出學習好、能力強的“雙優”學生做新生班主任工作。學生班主任與新生年齡相仿,從心理上和情感上都容易被接納,尤其新生對大學生活還很困惑,這些高年級學生的現身說法,使學生能更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學生班主任對新生的生活、學習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指導,對學生的矛盾和困惑耐心的疏導,與新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學生們親切的喊他們師兄、師姐。另外,學生班主任和新生吃住在一起,能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思想動態,及時向輔導員反饋,發揮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