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瑾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中國傳統音樂對動畫配樂的影響研究
閆 瑾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立根于本土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片,一直是中國動畫人為之不變的主題。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影片形式,如果忽視聲音的存在,僅將畫面作為唯一的元素,必將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片少不了民族音樂的潤色,運用傳統音樂為動畫角色注入生命和活力,賦予角色性格和情感,展示劇情變化和發展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動畫 音畫 傳統音樂
1.中國傳統音樂對角色情緒的烘托
中國傳統音樂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音樂。傳統音樂分為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如今,傳統音樂在動畫中大放異彩[1]。動畫片《哪吒鬧?!菲涓鱾€構成元素皆脫胎于中國的藝術傳統,不光在人物造型上汲取了中國門神畫、壁畫等元素,還在音樂配器上以民族樂器為主,武打時用京劇的打擊樂器;抒情時則用弦樂器,這種變化對感染情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特別是中國兩千多年前的古樂器變種的運用,更為該片增添了濃厚的民族氣息。傳統音樂成為品味角色情緒的載體。再如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全套京腔京韻的音樂和鼓點以一種濃重、華美的格調出現在人們面前,就像中國民間的喜慶樂曲一樣,給人以歡快、活躍、熱烈的情緒。音效采用民樂加鑼鼓打擊樂相配合,產生濃郁的民族風味,而影片中反面人物主題如托塔天王的主題是由昆曲宴樂曲牌《春日景和》中的一句擴展而成的,這樣的音樂使角色更具有力度和更能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2.中國傳統音樂對角色性格塑造的作用
中國傳統音樂在它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無論從律制、音階、宮調還是從音樂形態特征、文化傳統、民族思維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2]。其中,戲劇作為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音樂,在烘托氣氛,渲染情節,抒發感情,突出主題,加強戲劇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動畫片的音樂也延續了這個特點。如在動畫片《大鬧天宮》中,主旋律在片中以不同樂器多次出現,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為該片增色不少。為表現孫悟空威風凜凜、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氣概,選用來源于昆曲宴樂曲牌中的《柳搖金》烘托;為表現孫悟空樂觀、機智、爽朗、聰明的性格,主題的中段采用廣東曲牌音樂“三六板”的音調和節奏體現,使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角色的特征,僅憑傳統音樂就能辨別出動畫角色的性格特點。
中國傳統音樂對角色性格塑造發揮了重要作用[3],如動畫片《三個和尚》中,我國動畫工作者運用傳統樂器將三個和尚的形象描述得惟妙惟肖,三個和尚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作曲家運用高音板胡配合小和尚行走的畫面,既風趣幽默又生動靈巧,與小和尚聰明伶俐的個性非常吻合。而長和尚出場,在同樣的主題下運用墜胡作為主奏樂器,凸顯了人物個性,即豪爽中透幾分樸實。運用民族拉弦樂器墜胡能很好地表現瘦和尚的藝術形象,該樂器音量較大,音域寬廣,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人聲,形成和小和尚形象的極大反差效果。再如《天書奇譚》中為表現狐貍奸詐狡猾的性格特點,運用管弦樂、長號樂器塑造角色加強戲劇性,傳統音樂與美術畫面相結合發揮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中國優秀的動畫作品中運用傳統音樂體現角色性格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是清新典雅的古箏配器,還是脆亮瀟灑的腰鼓,都能恰到好處地被選取和使用,對于動畫片的成功實在是功不可沒。
1.中國傳統樂器在動畫中的運用
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豐富而具特色的音樂。弘揚和發展華夏民族悠久的音樂不但易于被我國觀眾喜愛和接受,而且這種極具東方魅力的民族音樂更能給國外觀眾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4]。要讓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自然少不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突出貢獻。動畫片《驕傲的將軍》借鑒中國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大量運用京劇鑼鼓;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以古琴獨奏的方式作為配樂,大量使用古琴曲,極大地豐富該部美術短片深邃、悠遠的人文情懷;動畫片《小兵張嘎》故事背景在河北地區,藝術家們采用河北梆子的曲調對片中嘎子和日本人進行深入刻畫,給觀眾帶來活潑幽默的感受。被視為國內巔峰之作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不光在人物造型、背景設計上融合廟堂、壁畫、民間年畫、戲曲人物臉譜等,還在音樂方面借鑒民族戲曲音樂的精華,特別是鏗鏘有力的鑼、鼓等打擊樂器的強烈節奏,極具京劇音樂伴奏的特色,影片中的武打和舞蹈用了京劇等舞臺藝術中具有表演性的程式化動作,因而更提高了影片的觀賞性。對于多元素的傳統音樂的運用,藝術家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正是這些樂器和戲曲帶領觀眾聆聽著一場又一場的聽覺盛宴,帶領觀眾深入其中體驗片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讓觀眾感同身受。
中國的傳統樂器分為吹管樂器(如笛、蕭、嗩吶)、拉炫樂器(如二胡、京胡、板胡)、彈撥樂器(如古箏、揚琴、琵琶)和打擊樂器(如鼓、镲、鈸)四大類別。每種樂器都有各自的特點,能夠演奏出不同的音樂效果,進而衍生出不同風格的器樂類型[1]。在影視動畫中,傳統音樂往往同影片的內容、題材,畫面節奏,角色性格,音響達到視覺與聽覺的和諧統一,往往使動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如“中國味十足”的動畫短片《桃花源記》不僅糅合了我國傳統工筆畫、水墨畫、剪紙、皮影、大寫意等傳統藝術元素,還選取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民樂名曲作為背景音樂,趣味性十足,充分達到視覺聽覺的完美統一。通過運用本土獨特的音樂,發揮本土優勢,從而使中國傳統元素很好地注入動畫,極大地豐富動畫內容。
2.傳統音樂對情節發展的應用
一部優秀的動畫片缺不了緊扣主題的音樂。傳統音樂與美術畫面相結合發揮了相得益彰的效果[5]。一部電影在場景中運用不同的音樂烘托往往起到不一樣的效果。動畫片《哪吒鬧?!酚伞俺鍪馈薄ⅰ棒[海”、“自刎”、“再生”、“復生”這五大段戲組成。其中“自刎”這一場戲是情節發展的轉折,也是哪吒成長過程的一個轉折,創作者不僅運用了細膩的動作,反復烘托、渲染對比的手法,還運用了中國傳統樂器琵琶、二胡的配樂,宏大而悲壯的音樂將劇情推向了高潮,也將觀眾的悲憤心情推向了高潮。在哪吒自刎倒地而亡后,音樂變得舒暢而悠揚,使觀眾的情感得到了緩解和釋放,也同下一場戲開始時嘈雜的敲鑼打鼓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如由美國夢工廠拍攝的影片《功夫熊貓》,開場以鮮明的五聲調式和清新的竹笛旋律清晰準確地點出了中國背景,并配合逐漸拉近的山水寫意圖景為我們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推動了下一段情節的發展,之后短暫旋律由二胡和琵琶過渡,在透著俠者特有的孤寂意蘊中,中國鑼聲的敲響悄悄拉開了故事的大幕。短短40秒以笛聲起勢,以二胡寫意,以銅鑼啟幕是中國戲曲開場的典型用法,直接把中國特色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獲得第11界東京動畫大獎影片《賣豬》在配樂上選用了陜北原生態的信天游、秦腔等中國傳統民樂,通過畫面和音樂的默契配合展現了全片笑中帶淚卻不乏樂觀情緒的黑色幽默基調。在第四幕《秦腔》中的畫面主要為音樂服務。通過一個流浪老者街邊賣藝,自由地哼唱秦腔的畫面表現人世間的事態淡涼,以烘托主題。由美國迪斯尼制作的《花木蘭》劇中音樂頗具中國風味且非常優美,清悅、高潔的音韻婉轉動聽,豐富的表現力細致微妙地刻畫了木蘭的內在情感,除了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如古箏、笛子和二胡等,還吸納了中國傳統的民歌小調樣式,在表現本來安居樂業的百姓面對烽火連天、戰事不斷的無奈時,蕩氣回腸的音樂卻帶著淡淡的憂傷,可以聽到傷感、蒼涼和頑強。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區發音深沉哀郁,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通過笛子等樂器的烘托抒發人的溫柔哀婉,抑郁纏綿的內心情感。
中國傳統音樂在動畫片上打上中國特有的標簽。不管是《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國外動畫片,還是《大鬧天宮》、《哪吒鬧?!返葒a動畫片,影片中獨有的中國傳統音樂元素,為動畫角色注入生命和活力,能在強化角色性格和情感,展示劇情變化和發展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傳統音樂必將在動畫電影音樂創作和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1]胡登跳.民族管弦樂法[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2]蘇國榮.戲曲美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3]王云階.論電影音樂[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4]肖路.國產動畫電影傳統美學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孫立.影視動畫視聽語言[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課題項目:渭南師范學院2014年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基于渭南民間文化的動畫創作研究》,編號:2014XK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