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澎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教務處,重慶 400065)
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秦 澎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教務處,重慶 400065)
本文在明晰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揭示了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從錯位發展、面向崗位群發展和“以生為本”發展三個維度探討了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發展的路徑。
中等職業學校 電子商務 專業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經濟價值日益凸顯,電子商務在信息社會中正在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平臺。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制定 “互聯網+”行動計劃[1],表明電子商務即將迎來創新發展的新機遇。對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探索,對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或有裨益。
(一)網絡經濟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顯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網購和團購保持高增長率,網絡購物用戶達到3.61億,網絡購物率提升至55.7%,團購用戶數為1.73億,使用率達到26.6%,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達到3.04億,并將繼續保持相對較高的用戶增長率。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聶林海副司長在“2015中國(深圳)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中指出,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13.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8.8%,網絡零售交易額提升2.8萬億,同比增長49.7%[3]。工信部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4]指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18萬億元,大型企業的網絡供應鏈協同能力將基本建立,部分行業龍頭企業的全球化商務協同能力也將初步形成,經常性使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將達到中小企業總數的60%以上。在電子商務繁榮發展背景下,如何充分釋放電子商務專業優勢,為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培養合格的電子商務人才,已然成為當前教育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二)教育發展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教育部在2001年6月正式批準13所高等院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標志著電子商務專業正式成為我國學科專業中的一員。2010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明確了電子商務作為中職學校招生專業的地位。2011年7月,教育部發布《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關注中等職業教育》[5]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和課程建設仍然不充分,專業建設的適應性需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自2001年面向全國招生以來,由于其面向對象——網絡經濟市場的迅猛發展,關于如何培養合格“電子商務人”的探討,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但是,在各類學校積極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背景下,網絡經濟市場的人才緊缺狀況卻一直未能得到緩解,社會需求與教育供給之間的矛盾依然嚴峻,這不禁使我們對目前的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產生了質疑。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評估機構麥可思(MyCos)公司認為,全國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失業率居高,其根源就是結構性失業造成的[6],而解決結構性失業的有效手段即是要加強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在此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就面臨著嚴峻挑戰:首先,中等職業學校如何在教育市場中尋求與高等院校錯位發展的生機?其次,中等職業學校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職業需求市場中占得先機?第三,中等職業學校如何在“以就業導向”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合理定位: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院校錯位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網絡化進程的加快,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在此背景下,既有機遇,又有挑戰:一方面,電子商務的人才缺口無疑為電子商務專業營造了較好的就業形勢,降低了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的機會成本,有利于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在學生生源、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局限性,中等職業學校不可能與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進行同質競爭,因此,錯位發展就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在人才需求市場中占得先機的關鍵。關于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如何進行錯位發展,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思考:首先,中等職業學校需要對電子商務專業進行合理分析。電子商務專業是以計算機技術、市場營銷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和現代物流等多門學科為背景的新興學科,中等職業學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實驗室建設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定某一專業方向進行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分析,并制訂相應的專業發展計劃。其次,中等職業學校要對電子商務人才市場需求進行準確定位。“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特點,由于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較快,技術更新與服務領域不斷擴展,人力資源市場對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將不斷提升,快速校準市場需求與準確定位專業發展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三,中等職業學校要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進行合理規劃。人才培養是專業發展的最終表現,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是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執行層面,專業發展的過程即是人才培養計劃的執行過程,因此,合理規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對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面向崗位: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定向一線崗位群
中等職業學校主要培養掌握初級技能,服務于生產、管理一線的基層應用型人才,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向相應的行業、企業,甚至是一線崗位謀求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需要面向一線崗位行業群。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應與具體的崗位行業群相對接,實現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技巧之間的轉化,增強學生知識能力向職業技能的發展。其次,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需要面向一線崗位技能群。專業課程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載體,專業課程在面向一線崗位技能群進行建構的過程中,需要在課程內容與課程結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在課程內容上,主要提供面向電子商務一線工作崗位所需的應用型知識,以增加教學的實用效度;在課程結構上,需要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比例,以“做中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電子商務工作崗位專項技能與技巧進行實踐性操作,從而增強學生對崗位的勝任力。第三,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教學需要面向一線崗位的工作現場。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教室與辦公室之間的鴻溝,阻礙著學生知識的內化與工作技巧的掌握。因此,我們需要將教學面向一線崗位的工作現場,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即將面對的社會生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情境走向工作環境。教學情境向工作環境的轉變,使學生在視覺、語言、心理等方面更早的熟悉、接納并融入到即將面對的工作環境中,將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二是教學過程走向工作過程。每一職業或職業群都有區別于其他職業或職業群的工作過程[7],對于工作過程的掌握,一方面從技能掌握的視角出發,強調技能的應用,另一方面從工作邏輯與規則的視角出發,強調完成一項工作所應遵循的一般方法與規律,鍛煉學生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
(三)以生為本: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價值理性
職業教育以“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辦學方針,其最終目的在于滿足社會需求與人的個性發展的需要。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實現社會與個體的協調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需求是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直接動力,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和職業的需要是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不從學生的發展視角出發,僅僅以就業率“論英雄”,就會將職業教育的意義推向工具理性,從而忽視社會與個體、就業與發展之間的聯系,即使學生暫時就業,在不久的將來也將面臨“發展停滯”甚至是失業的危險,從而造成結構性失業問題。二是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以就業教育論職業教育是對職業教育內涵的窄化,職業教育的主要功能,除了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之外,還包括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社會交互能力培養、科學文化傳播等多個方面。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在專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從人才需求市場的角度對學生提出要求,更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教學觀念、教學氛圍、教學方法創設上充分考慮學生成長的多樣性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會學生學習,從而滿足學生個性學習與發展性學習的需要,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
[1]李克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2015-03-05.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3]聶林海.在2015中國(深圳)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上的致辭.2015-3-31.
[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DB/OL].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 77/n15090235/n15090304/n15090427/15095835.html.
[5]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關注中等職業教育.國教督[2011]3號.
[6]麥可思.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DB/OL].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92612/index.html.
[7]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