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蓉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導師制與主題活動結合推進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
李姿蓉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課題組以導師制為制度保障,通過愛黨愛國愛專業、學風促黨建、我與導師有個約定等主題活動,推進了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
導師制 主題活動 高職學生 黨建工作
為進一步增強黨內活力,提高學生黨員的培養質量,課題組在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導師制與主題活動結合推進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該校是一所以建筑類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近年來為區內外培養輸送了大批建筑類高技能人才,課題組在該校進行的實踐探索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學校根據專業特點給每個新生宿舍分配導師,通過導師魅力引導學生接受專業,并熱愛專業,進而樹立愛黨愛國觀念。大部分高職學生進入大學難免會有自卑心理,認為高職生低人一等,某些學生甚至產生轉學、退學心理,無法安心完成學業。自2011年實施導師制以來,該校安排導師對新生進行專業教育,通過介紹廣西建設行業發展前景、相關政策法規、邀請優秀校友返校交流、展示導師專業成果等形式提高學生專業信心,引導學生接受并熱愛本專業。導師會“一對一”地指導所帶學生以就業為導向制定大學生涯規劃,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新生入學教育期間,導師還會通過觀看視頻、介紹廣西革命老區、時事熱點討論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黨性教育,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鼓勵青年學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除組織開展黨課培訓等常規的黨理論知識學習之余,該校以“學風促黨建”為指導思想,導師與輔導員牽頭,帶領學生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而促進黨建工作。
(一)學習型宿舍的創建。
作為大學生課堂學習之外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宿舍的風氣與氛圍很大程度上影響宿舍成員的行為舉止。該校制訂學習型宿舍創建方案,由導師帶領學生通過系列活動共同營造學習型氛圍。
1.晨跑活動,養成良好習慣。針對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沉迷網游、上課遲到、睡覺等現象,該校開展“遠離陋習,健康向上,從晨跑開始”活動,要求學生以宿舍為單位每天早上7點繞校園跑道慢跑15分鐘,不僅達到早起鍛煉身體的效果,而且為學生培養早睡早起良好習慣創造環境,進一步抵制網癮,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
2.無手機課堂,改善課堂氛圍。針對當前手機族、手機黨上課玩手機的現象,該校專門為每個教室訂制了“手機袋”,要求學生上課前把手機放置在有學號標志的手機袋內,任課老師與值日班干共同監督手機放置情況,并直接根據手機上交情況進行課堂考勤,在課堂上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所有實施“無手機課堂”的班級課堂氛圍都明顯好轉,上課玩手機的現象不復存在。
3.技能比賽,提高專業素養。該校還要求導師組團根據所帶專業特點,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專業技能比賽一到兩項,從試驗檢測到CAD制圖,從橋梁模型制作到測量實操比賽,活躍在校園內的各項專業技能比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增強了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4.薦書大賽,營造讀書風氣。該校每學期會舉辦一次“PPT薦書大賽”,以宿舍為單位向廣大同學推薦一本宿舍成員讀過的好書,不僅在校園內營造了“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氛圍,而且在PPT制作、演講與表達、團隊合作等方面鍛煉了學生。
4.誠信考試,培養優良品質。此外,高校還多次在期末考試中開設“無人監考”誠信考場,通過學生自愿報名參加誠信考場的考試,既向廣大學生展示了誠信風貌,又培養了當代大學生的“慎獨”能力,對今后抵制人生道路上的各種誘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事實證明,舍風好的宿舍學風自然好,該宿舍成員在品德、學習、工作等方面的表現明顯優異于其他宿舍成員。通過開展上述主題活動,表現好的宿舍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與思想匯報的學生更多,最后順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學生也更多。可見把高校最小細胞“宿舍”的學風建設好對黨建工作有很大促進作用。
(二)專題學習與社會實踐。
除專業學習外,該校也十分重視黨性教育,組織在校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開展了一系列專題學習與社會實踐。
1.專題學習。該校結合廣西地域特點及時事政治,因地因時地組織學生開展了紀念百色起義、參觀昆侖關革命根據地、紀念韋拔群誕辰100周年等專題學習活動,并組織學生針對黨風廉政建設熱點進行了主題征文、辯論、演講等系列比賽,激發了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明辨是非能力,為提高學生黨員的質量奠定基礎。
2.社會實踐。導師們還帶領學生到校外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到南寧市解元坡小學幫扶貧困小學生,到農民工小孩家中家訪了解社會現狀,到南寧市同心源書屋慰問小朋友等活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服務與奉獻意識,弘揚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以往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半年到一年時期通常就是入黨培養考察的“空窗期”,由于學生不在學校,施工單位大多不重視黨建工作,導致學生無法在最后一年大學生涯里繼續接受黨的培養與考察。
為解決以上問題,該校組織學生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開展“我與導師有個約定”系列活動,包括要求黨員學生每月參加實習單位的民主生活會1次、每月參加學院民主生活會1次(可通過網絡視頻)、每月遞交思想匯報1篇、每學期參加志愿服務1次等。導師(大多是學生的入黨介紹人)通過考察黨員學生與入黨積極分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僅有效促進學生黨建工作,對實習管理也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進而促進黨建與實習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
實施導師制與主題活動結合推進高職學生黨建創新工作以來,該校學生黨建工作有了新的飛躍:
(一)黨員發展規模得到保證。
隨著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該校學風、班風、舍風明顯好轉,退學轉學人數減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數量增多,學生黨員數量由原來的6%左右遞增到超過8%。
(二)黨員學生與入黨積極分子自身素質得到提高,黨性修養得到錘煉。
通過參與各項活動,黨員學生與入黨積極分子在克服困難、熱愛學習、團結奮進、慎獨、樂于奉獻等方面都經受住了考驗,自身競爭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該校聯系幾年就業率不低于95%,同時,從就業穩定度、工作待遇、就業單位性質等指標看,就業質量逐年提高,還曾經有實習生在單位奮勇救火,挽救了單位人身及財產安全,得到了單位親自送來的感謝信及極高評價。
(三)學生黨建工作得到外界廣泛好評。
除多年榮獲“先進黨支部”稱號外,該校黨支部在自治區教育廳組織開展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愛案例征集中,申報的《導師制促進高職學生學習型宿舍創建實踐探索》榮獲自治區優秀案例二等獎,獲得3萬元資金獎勵。同時,該校黨支部組織學生連續幾年幫扶南寧市解元坡小學,先后為貧困小學生捐贈善款10萬余元的事跡也多次得到南寧電視臺相關報道,學生的付出與表現不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且為支持民辦教育事業作出了表率。
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沒有一蹴而就,也沒有一勞永逸。高校在開展導師制與主題活動結合推進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嘗試過程中,要注意聯系當地實際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與黨性教育,只有這樣才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其次,貫徹“學風與黨風相互促進”的思想,結合專業特色開展活動,致力于打造學風與黨建工作良性循環的狀態。再次,導師制要貫徹主題活動始終,導師的加盟不僅可以彌補輔導員時間與精力上的不足,而且其專業素養與魅力可以增強學生的信賴感,使黨建工作事半功倍。最后,導師制要配以完善的組建、培訓、考核、獎懲等制度,否則無職無責將使導師制流于形式,主題活動的開展缺乏推動力與必要的人力資源。
[1]張林敏,黎凱榮.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才智,2014.
[2]趙雪.黨建導師制——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J].學園,2012.
課題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專項課題“導師制與主題活動結合推進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014ZZZ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