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廊坊市政協
打造文化體驗城市 推進城市文化資源有形化
文/廊坊市政協
廊坊規模雖然小,行政區劃經歷了多次變遷,但自然區域歷史悠久,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多年來,廊坊市在挖掘整理文化資源、繁榮發展文化產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在文化建設和文化競爭力方面仍存差距。通過深入調研和充分協商討論,我們認為,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應全面推進城市文化資源有形化,努力打造文化體驗高地,加快形成文化體驗城市名片。
一、明確重要意義。首先,加強城市文化建設、打造文化體驗城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的行動指南。其次,加強城市文化建設、打造文化體驗城市是增強廊坊核心競爭力、推動廊坊科學發展的需要。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形成平原森林城市、環保產業城市、文化體驗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四張名片。四張名片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廊坊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打造文化體驗新高地,進一步發揮文化在推動綠色高端率先和諧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強城市文化建設、打造文化體驗城市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可以促進市民的素質提升、覺悟提高,增強城市的包容力和創造力,形成淳樸的民風、誠信的環境、和諧安定的局面,凝聚推動城市發展的精神動力與強大合力。
二、確定工作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挖掘、文化設施的建設和推動全民文化體驗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核心,體現人性,反映人心,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要突出全體市民在文化體驗城市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提升全體市民的文化素養為基礎和核心,組織經常性的市民大講堂、文化藝術節等活動,逐步形成針對全體市民的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式的群眾性文化宣傳教育培訓體系。二是堅持城市文化的特色性。在文化建設過程中,不要機械復制其他城市現成的東西,要充分考慮城市文化特色,體現城市獨特文化元素。三是堅持城市文化的完整性。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要用自然區域的思維統籌各個不同行政區劃的文化元素和文化資源,在相互融合關聯之中形成完整的城市文化體系。四是堅持城市文化的公眾認同性。特色城市文化不是個體的認知和定義,而是公眾源自歷史傳承的內心認同,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城市文化。

三、打造展示平臺。第一,挖掘要系統。打造文化體驗城市首先要推進城市文化資源有形化。推進城市文化資源有形化,就要進一步挖掘城市文化資源。挖掘城市文化資源是一項龐雜繁瑣的系統工程。挖掘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樣,可以以歷史事件為線索挖掘,也可以以歷史人物為線索挖掘等等,但必須組織專業人員,成立專業機構,以科學的、專業的態度和方式系統推進。第二,整合要全面。要對現有文化資源進行全面調查,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梳理整合,通過充分發揮街、場、館、景、形,碑、林、書、戲、名等平臺的文化載體功能作用,全方位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第三,打造要多措并舉。對現有的文化藝術中心、城市規劃館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基礎設施要充分地綜合利用;對不規范的陳舊破損的文化設施要進行全面整修整合;對群眾急需而目前沒有或不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文化公益設施要超前規劃,集中精力,抓緊建設。通過現有平臺的利用、不規范設施的整合、新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真正使全市文化基礎設施滿足展示我市文化資源的需要。
四、制定推進措施。一是成立有權威的高規格的領導機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負責,宣傳、文化、規劃、發改、建設、財政、國土等相關部門參加,對全市文化體驗城市建設進行頂層設計,統一部署,強力推進。二是組建專業隊伍。抽調專業骨干力量、吸引國際國內頂尖人才參與文化體驗城市建設,根據文化項目和文化展示平臺建設需要組成不同的專業隊伍開展工作,讓“明白人”做具體事,比如廊坊的文物、書法、繪畫、音樂、戲劇等各項文化工作以及各類文化項目都應由權威專業人員牽頭,強大的專業團隊參與。三是做好全局規劃。文化建設注重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制定全市文化體驗城市發展綱要,與廊坊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等緊密結合,協同推進,共贏發展。四是制定優惠政策。通過具體有形的土地、資金、稅收、人才、審批等傾斜政策,吸引更多文化企業投身文化體驗城市建設,調動全市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同時加大對全市文化建設有貢獻人才的宣傳和表彰力度。五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投入和運營機制。既要注重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又要堅持政府牽頭財政支持,實現多元投入建設、科學運營管理、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