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魯潔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中心藥房,青島 2664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和知識[1-2]日益推進著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醫院的藥庫系統逐漸成為重要的信息和知識的匯聚點,藥庫系統不僅包括成千上萬的藥品信息,還包括數以萬計的藥品入庫和出庫信息,而且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充,使藥庫系統的管理變得日益復雜,人工維護工作量非常繁重,要提高醫院的運作效率,就必須對藥庫信息數據系統進行合理化設計[3-4],研發一套藥庫管理系統是醫院管理實施信息化[5-6]、自動化的必然趨勢[4-7]。
藥庫管理系統,是一個由人和計算機等硬件系統等組成的能進行藥庫管理信息的采集和傳輸,各種與藥庫管理密切相關的對象和屬性信息的搜集和匯聚及后期處理的綜合體系[8-10]。醫院將網絡信息科技融入藥庫信息化管理中能夠便捷深入地整合并管理藥庫資源,能夠便捷統計和管理藥庫種類,能夠提升藥庫管理效率[11-15]。
本研究余下章節安排如下:首先提出了藥庫管理在訪問控制中的應用需求,對藥庫管理系統的性能標準進行分析,并且給出數據庫設計和模塊功能設計,闡述了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聯系;其次給出了管理員登陸后臺的功能模塊,并且就管理員對后臺實施管理的流程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最后總結全文。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位于黃島區中心,于20世紀中后期建設,歷經近3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其已建成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業務集成涉及醫療和疾病預防、醫學臨床教學及科研、養生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等眾多業務于一體的醫療單位。膠南市中醫院已立足國學中醫為基礎點,不斷強化西醫新技術新理論新發展,不斷深化綜合服務功能,努力將中醫院建設成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現代化中醫醫院,為實現此目標,就需要對藥庫信息集成和藥庫管理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需求[16-17],需要依托藥庫管理系統來降低藥庫管理員的工作量和操作復雜度,并借此來降低人工在藥庫管理中的失誤,強化藥庫管理力度。
本章節主要介紹了藥庫系統需求和特性,給出了基于角色的藥庫系統核心數據庫設計,給出了藥庫系統中核心的前臺藥庫管理和后臺的數量管理模塊的設計和實現流程[15-17]。
高效的藥庫系統必須必備如下特點。
1.1.1 好的藥庫管理擴展性 藥庫信息管理系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一個漫長的軟件生長周期,這個過程中,需要藥庫管理系統從架構層面需要對藥庫系統規模增長做到很好的整合,要符合其規模和藥庫數據信息量從小到大的一個增長需求和規律。
1.1.2 好的藥庫管理靈活性 藥庫管理系統的管理對象是藥庫管理員,藥庫系統要緊密切合醫院對藥庫管理的需求,要依據醫院的特色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要讓藥庫管理員最便捷和最高效地管理后期的信息管理工作。
1.1.3 基于細分的藥庫“權限”精細管理 藥庫系統管理的藥品信息數量從少到多的過程中,管理難度日益增大,需要藥庫系統對管理權限做到精細化的劃分,對藥品管理流程做到一體化設計,特別是藥品的那些屬性需要那些具體的管理人員管理都要有明確定位,權限精細化管理要和管理員的智能大小做到無縫對接。
藥庫管理系統數據庫中實體關系圖見圖1,圖中包含藥庫管理系統的各個實體中具體信息,通過藥庫管理員和藥品的交易來完成藥品入庫和出庫的具體操作,以角色分配來制訂權限的大小。

圖1 藥庫數據庫實體E-R設計圖
基于角色藥庫管理系統中主要涉及的實體有:藥品、藥庫管理員、管理角色及具體權限等。
依托精細化分配權限,可以使一個管理角色對應一個權限;一個管理員對應一種角色,通過角色賦予一定的對藥品的入庫和出庫權限,最終達到角色和權限的精細化對應的效果。
現有的藥庫管理系統結合醫院實況,結合業務需求,需要實現的管理功能模塊也不一樣,針對藥庫系統的具體職能和特點,一般醫藥管理系統的管理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3.1 藥品入庫管理 藥品由廠家出廠后,通過銷售渠道最終到達醫院,由醫院的管理人員入手,一般是藥庫管理系統中的專職管理人員來負責將藥品的信息詳情登記到藥庫信息管理系統中,這個行為一般是入庫管理員實施。
1.3.2 藥品出庫管理 出庫管理員依托藥品出庫要求,對出庫的藥品信息詳細登記,結合需求刪除已經出庫的具體藥品,并更新后臺藥品庫存信息。
1.3.3 藥品類別管理 藥品管理員依據藥品的類別統計在藥庫后臺,若有新的藥品類別,由藥庫類別管理員完成添加類別操作,若藥品用完后,由藥庫類別管理員完成具體后期的刪除操作。
1.3.4 藥品屬性管理 藥品屬性管理員依托藥品的屬性分別完成藥品的查詢和更新操作,具體的信息涉及藥品的具體名稱、數量和售賣價格等屬性。
1.3.5 藥品管理員管理 藥庫管理系統需要對管理權限中的核心管理員的權限進行深入細致的管理,從什么樣的角色具備什么樣的權限角度出發,需要對各個功能板塊的管理員權限進行設計和分配。

圖2 藥庫管理后臺功能模塊設計架構圖
結合藥庫系統架構設計對藥庫管理員的功能需求,本章節結合藥庫數據庫設計和基于角色權限細化的設計要求,分別分析和提出了藥庫藥品類別管理員和藥庫藥品數量管理員的日常登陸及管理流程。
藥庫的類別需要專職人員管理,需要對藥品的各種類型做出具體規劃和實施,包括對門類繁雜的藥品信息做到精細化的維護,其權限管理過程如圖3所示,藥庫類別管理員權限執行流程一共細分為七個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藥庫超級管理員將藥庫類別管理權限分配給某個藥庫類別管理員,藥庫類別管理員依據權限信息登錄具體的后臺功能模塊,跳到第二步;第二步:藥庫管理員搜索到管理對象,結合藥品的具體管理屬性進行分析,跳到第三步;第三步:藥庫管理員依據需求對藥庫類別管理信息表進行決策,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表格信息,如果是,跳到第四步,否者跳到第六步;第四步:藥庫管理員將藥品類別信息進行更改,并跳到第五步;第五步:結合藥庫管理員對功能模塊的具體操作,藥庫管理系統后臺對藥品的類別信息執行更新操作,跳到第七步;第六步:藥庫管理員僅對具體管理對象實施查詢流程,跳到第七步;第七步:藥庫類別管理員對藥品類別表的屬性管理結束。

圖3 藥庫類別管理員權限執行流程圖
在藥品數量管理員管理流程中,其依托藥庫管理系統管理員給他分配的用戶名及密碼登陸到系統后臺對系統進行管理和維護,具體的藥品數量管理流程如圖4所顯示,藥庫管理員登錄模塊環節一共有七個,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藥品數量管理員打開后臺的管理首頁;步驟二:藥庫的藥品數量管理員在功能模塊打開具體的管理頁面,并且輸入相關的認證信息,跳轉到步驟三;步驟三:藥庫管理系統后臺對輸入的認證信息進行比對,在后臺相關的權限管理部分進行權限的驗證,數量管理員的權限在通過驗證后選擇具體的藥品,若是要更新該項藥品的數量,跳轉到第四步;否則,查詢該藥品數量后轉到步驟七;步驟四:藥庫藥品數量管理員依據合法角色和權限,分別對藥品的數量進行維護,轉到第五步;步驟五:藥庫藥品數量管理員在其授權范圍內對藥品數量進行修改,轉到第六步;步驟六:藥庫管理系統后臺執行藥庫數量管理員的操作,更新后臺數據庫,并跳到步驟七;步驟七:藥庫數量管理員對藥品數量的屬性管理結束。

圖4 藥庫數量管理員權限執行流程圖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角色的藥庫管理系統架構設計,并通過對藥庫管理人員的角色進行分類精細設置和規劃,提出了具體數據庫實體設計及藥庫管理后臺控制步驟,通過明確的權限劃分和管理權限的執行過程進行細致設計,將藥庫類別管理和數量管理的流程和步驟進行設計,避免過去依靠人為操作產生的錯誤的隱患,最終達到降低工作量,提升藥庫管理效率的目的。
[1]林晶,陳渝軍,陳磊.計算機網絡在藥庫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導報,2002,21(7):463.
[2]吳鏑,盧彤宇.計算機網絡管理藥品的優勢[J].中國醫院管理,2004,24(4):47.
[3]劉波.基于擴展客體的RBAC模型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6.
[4]楊樟衛,胡晉紅,王卓,等.醫院藥品消耗綜合分析軟件設計和應用[J].中國醫院統計,2003,10(3):154.
[5]王福義,李水平.計算機技術條形碼技術在醫院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4,14(7) :328.
[6]許偉彬,敖秉臣,付麗紅,等.醫院藥學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5,15(4):189.
[7]閻永寧,劉曉燕.計算機在醫院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 2002,34(3):239-240.
[8]胡建華,唐翌,張潔.計算機在醫院藥庫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05,18(7):731-732.
[9]李霞.一種新型訪問控制模型的研究及其應用[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7,33(4):97-101.
[10]劉必欣,王玉峰,賈焰,等.一種基于角色的分布式動態服務組合方法[J].軟件學報,2005,16(11):1859-1567.
[11]王保義,王藍婧.電力信息系統中基于屬性的訪問控制模型的設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7):81-84.
[12]徐云,肖田元.基于角色映射的跨平臺授權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7,13(9):1866-1872.
[13]徐松,趙曦濱,顧明.網格環境下的分布式RBAC模型框架[J].計算機工程,2006,32(6):163-166.
[14]李大魁,邵本義,張春明,等.計算機藥庫管理中藥品編碼系統的設計[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86,6(12):23.
[15]安禮江.多媒體技術在藥學軟件上的應用[J].中國藥房,1996,7(4):169.
[16]Park J,Sandhu R.The UCONABCusage control model[J].ACM T Inform Syst Se,2004,7(1):128-174.
[17]Zhang XW.Formal model and analysis of usage control[D].Virginia:George Mason University,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