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輝
江西省宜豐縣人民醫院五官科,江西宜豐 336300
翼狀胬肉是眼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使新生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目前,臨床上治療翼狀胬肉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傳統的單純手術切除治療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復發率高、風險大,患者恢復效果差[1]。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開始采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效果良好[2]。本研究旨在探討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翼狀胬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整個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下進行。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的心、肝、腦、腎功能不全等系統性疾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5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 43~69 歲,平均(54.6±5.4)歲;其中胬肉表面不平13例,體部肥厚12例,頭部隆起20例。對照組中,男 19 例,女 26 例;年齡 41~72 歲,平均(55.8±5.7)歲;其中胬肉表面不平18例,體部肥厚15例,頭部隆起12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行手術治療前均給予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北京利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0 573),3次/d,連續滴眼5 d,同時所有手術均在顯微鏡的直視下進行操作。對照組給予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措施如下:采用0.4%的奧布卡因滴眼液[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J20100128]進行眼部表面麻醉,2%的利多卡因(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2)進行結膜下浸潤麻醉,確保麻醉成功之后,選取胬肉頸部處合適位置,以弧形的角度將球結膜剪開,將胬肉頸部到體部結膜以下的組織全部分離,選取胬肉體部距離角膜邊緣3~5 mm處為剪刀入口,將胬肉剪斷,接著選取胬肉頭部前1 mm處為切口,將角膜上皮到鞏膜表面的增生組織及前彈力層切開,從而將頸、頭、體部剝離開,最終將鞏膜表面及角膜的胬肉組織徹底清除。在清除過程中要盡量少切除眼角膜有效組織,同時盡可能地使鞏膜面、眼角膜表面光滑,此外盡可能地有效止血,以避免眼角組織的感染,術后進行常規處理。
研究組給予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具體措施如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選取術眼的上方或者下方稍微大于創面的球結膜瓣,同時球結膜瓣上帶有約0.5 mm寬的角膜緣組織,使球結膜瓣平貼在切除部位的鞏膜床上,接著行移植入術;將結膜植片和眼角缺損區四周的結膜對準,經淺層鞏膜采用10-0的尼龍線進行間斷縫合,以便更好地固定結膜植片;手術結束后,對行手術的眼睛進行加壓包扎。術后給予患者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102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點眼,8次/d,當角膜上皮修復成功后,給予雙氯芬酸鈉眼藥水(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91)進行滴眼,8次/d,5 d后依據恢復情況減少滴眼的次數,術后15 d后根據眼部的恢復情況進行間斷性拆線,同時定期復診。
治愈主要是指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結膜平滑整齊,角膜組織光滑柔順,檢查結果顯示未出現新生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異常增生[3]。復發主要是指檢查結果顯示出現新生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異常增生,結膜有明顯的充血現象,且結膜有明顯增厚。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角膜上皮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不適癥狀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結膜充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角膜上皮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不適癥狀持續時間、結膜充血率的比較(d,±s)
表1 兩組角膜上皮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不適癥狀持續時間、結膜充血率的比較(d,±s)
組別 n 角膜上皮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不適癥狀持續時間結膜充血[n(%)]研究組對照組t/χ2值P值45 45 1.9±0.4 2.6±1.5 3.0248 0.0033 7.8±2.5 9.7±4.1 2.6542 0.0094 3.9±0.3 4.8±1.4 4.2167 0.0001 30(66.7)38(84.4)3.8503 0.0497
研究組術后半年、1年的痊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半年、1年的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兩組術后半年、1年痊愈率及復發率的比較[n(%)]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臨床表現為眼角反復發紅、眼部外觀異常、角膜散光、視力急速下降、眼角疼痛流淚等[4]。其病因與環境、遺傳、免疫等多種干擾因素有關,主要病因是由于眼角膜組織長期受到強光或風沙的刺激,使眼角內部組織的局部抗原組成成分發生改變,導致血管的通透性大幅度增加,同時也增加了白細胞的侵犯性,使干細胞分化調節功能及增殖功能減弱,進而使新生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異常增生,進入到眼角膜組織形成翼狀胬肉[5],因此治療翼狀胬肉的關鍵在于徹底清除角膜的胬肉組織[6]。近年來,翼狀胬肉的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臨床上常采用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治療翼狀胬肉,該手術方案可以將眼角膜內的胬肉組織切除,達到一定治療效果[7]。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治療后患者半年和1年內的痊愈率分別達77.8%、64.4%。有研究顯示,治療后角膜上皮組織損傷修復時間較長,術后無法修復角膜緣干細胞的功能,同時不能有效抑制角膜組織中成纖維細胞的再增生,導致治療后患者的結膜充血率及復發率較高[8],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采用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治療后半年內和1年內患者的復發率分別高達13.3%、26.7%,結膜充血率高達84.4%,提示采用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治療效果一般,復發率較高,結膜充血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同時由于翼狀胬肉切除術有可能損傷角膜上皮組織,因此角膜上皮組織的愈合時間相對較長[9]。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患者的角膜上皮組織愈合時間高達(2.6±1.5)d,因此不能夠滿足臨床需求。
采用翼狀胬肉切除術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效果滿意。大量研究顯示,翼狀胬肉的發病基礎就是由于角膜緣干細胞組織受到損傷后導致角結膜屏障功能受到障礙[10-13],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就是利用了此理論而進行手術,利用自身的眼表組織進行角膜表面及角膜緣受損組織的重建。由于角膜組織間具有較高的組織相容性,從而可以不斷地促進眼角膜受損組織的愈合,達到了修復角膜上皮組織的作用,也抑制了成纖維細胞的再增生,從而達到了降低翼狀胬肉的復發率[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翼狀胬肉切除術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后患者的結膜充血率僅為66.7%;角膜上皮組織愈合時間僅為(1.9±0.4)d,顯著優于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方案;同時半年和1年內的復發率僅為2.2%、4.4%。采用翼狀胬肉切除術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后出現翼狀胬肉再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①選取的移植片中不含有角膜緣干細胞;②角膜組織內仍有殘留的翼狀胬肉[16]。為了提高患者的預后,在翼狀胬肉切除術中應盡量將翼狀胬肉清除干凈,同時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中應選取有角膜緣干細胞的組織[17-18]。
綜上所述,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的效果顯著,能夠縮短住院時間,預后良好,結膜充血率低,復發率低,并發癥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賈燁,賴兆光.翼狀胬肉切除術式對術后眼表修復的影響[J].眼科新進展,2013,33(1):80-82.
[2]李新宇,王娟,徐玲娟,等.繃帶型角膜接觸鏡在翼狀胬肉手術中的應用[J].眼科新進展,2013,33(8):743-745.
[3]曾志成,彭清華.退翳明目湯對翼狀胬肉切除術后基礎淚液分泌和淚膜穩定性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4,55(3):218-221.
[4]張躍紅,盧敏,唐浩英,等.術前服用塞來昔布對翼狀胬肉切除聯合羊膜移植術后疼痛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6):2783-2785.
[5]Gumus K,Topaktas D,Goktas A,et al.The change in ocular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after pterygium excision with conjunctival autograft:a 1-year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J].Cornea,2012,31(12):1428-1431.
[6]劉占江.顯微鏡下行翼狀胬肉切除聯合帶蒂結膜瓣覆蓋術 83 例分析[J].江蘇醫藥,2014,40(3):329-330.
[7]岳江,岳輝,任秋錦,等.翼狀胬肉切除聯合羊膜移植手術前后淚膜功能的改變[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5):78-81.
[8]范美容.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的臨床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80-181,184.
[9]吳慶利.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球結膜移植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4):176-177.
[10]江軍,桑紅蔓,劉澤剛,等.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與翼狀胬肉單純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4):56-57.
[11]富強,孫亮,姜麗萍,等.復合式與單純翼狀胬肉切除術的對比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7):829-830.
[12]陳利榮,姚軍平,袁鑄,等.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與聯合羊膜移植的療效比較[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10):2006-2008.
[13]邢濱.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復發性翼狀胬肉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6):88.
[14]Kim SW,Park S,Im CY,et al.Prediction of mean corneal power change after pterygium excision[J].Cornea,2014,33(2):148-153.
[15]石運運,劉娟.改良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168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3,(10):1347-1348.
[16]鄭波濤,李超.翼狀胬肉切除聯合改良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的臨床評價[J].江蘇醫藥,2013,39(16):1946-1947.
[17]杜紅,郭曉藍,黃正茂,等.肉眼下行翼狀胬肉逆行切除聯合帶角膜緣干細胞的結膜瓣移植術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9):24-25,28.
[18]龐曉紅.單純切除術、帶蒂結膜瓣轉移術及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