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婷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不應該介入母語?母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一直都是語言學家和英語教師非常關心的問題。有的人認為在英語課堂上不該使用母語,母語對英語的學習起到干擾的作用。更有極端的思想,認為應該完全摒棄母語,這也是近一二十年來英語教學的趨勢,但是教學效果卻不如預期的那樣讓人滿意。然而當前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母語對英語的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英語課堂上應當鼓勵適當地使用母語。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母語的介入具體有哪些優點和不足?在教學實踐中到底應不應該使用母語?又該如何正確使用母語?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摒棄母語,學生的口語水平會有很大提高。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可以為學生提供語言示范,是學生獲得語言輸入的主要來源。除了英語課堂,學生在其他環境中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非常少,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就更為重要。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時并不需要理解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此時使用母語反而會破壞英語學習的過程,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妨礙英語的重構。此外,英語學習和母語習得是使用同一個路徑,都是在單一目標語的環境中學習和使用,因此應該避免在英語課堂上過度使用母語,以防干擾英語學習。由此可以看出,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語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介入母語就真的沒有必要了嗎?其實不然。
使用母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英語的學習,關鍵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母語的使用量和使用環節。有時介入母語能提高學生思考的靈活度和概念的清晰度。也可以給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相對平等的學習機會。學生的母語知識可以看作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語言輸入,即可以把母語看作是一種資源。當英語學習者沒有足夠的英語知識達到交際目的時,可以用母語去啟動話語,求助于母語去彌補英語知識的不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有助于克服英語知識不足的困難,最終達到目的語的彼岸。同時英語課堂上使用母語,會使兩種語言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母語只是用來幫助學生構建目標語言的知識,它不享有和目標語言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決定什么時候應該把母語引入到英語教學中來。英語課堂上教師在講解語法和復雜的語言形式時要適當地使用母語,語法的講解涉及到一些語法方面的術語和元語言,很多術語和元語言都超出了學生的詞匯量,如果完全用英語講解語法,學生就會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學生完全聽不懂,這樣不但效果不佳,而且會浪費很多時間。使用母語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母語在英語課堂上可以起到補充性和促進性的作用。有時僅僅置身于目標語言輸入環境并不能完全保證目標語言的習得和內化。對于零基礎的英語學習者來說,不使用母語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會對學習英語產生不利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中介入母語,會讓零基礎的或者底子薄弱的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語為起點。母語知識是英語學習的有力因素,有母語作為基礎,學習者對目的語的理解能力才會有迅速的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介入母語,有助于學生理解,然而過多使用母語又會減少學生的英語輸入量,不會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對母語過度依賴,阻礙形成外語思維,缺乏足夠的語感,也會造成學生對英語及英語文化理解的偏差。導致學生的寫作中存在很多“中式英語”。例如,中文“變得更美麗”對應的英文翻譯是“become more beautiful”,而大多數學生會翻譯成“change more beautiful”這種中式英語形式,這是不正確的。因為“change”在英語中不能充當系動詞。學生沒有足夠的語感,不了解有時出自中文和英文的兩個詞意思可能相近,但經常是英語詞語有語法和慣用法方面限制而漢語詞語卻沒有,或反之。這種限制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學生書面表達中許多不符合文化習慣的例子也說明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理解有偏差。例如“如雨后春筍般”學生們大多數會翻譯成“High buildings appear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但是形容事物發展迅速而且數量多在英語里是用“like mushrooms”表達。
綜上所述,英語課堂上完全摒棄母語和過分依賴母語都是不明智的做法,要適當使用母語,避免對母語的過度依賴,同時要注意母語的使用環節。口語課可以選擇全英式教學,以確保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所提高。講解語法和較難以用英語解釋的生詞,以及進行中英兩種文化的對比時,要適當地使用母語,促進學生理解。可以用英語解釋一遍,漢語再翻譯一遍。通過翻譯,把英語及英語文化引入教學中,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英語文化,從而達到更加靈活地使用英語的目的。通過翻譯,學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語的結構形式,從而探求用英語來表達母語中的一些用法,并發現英語和母語之間的異同,這樣會更有利于外語的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外語時,要注重語言的質量,包括話語的標準性、準確性及可理解性。在我國,英語學習主要以課堂學習為主,教師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輸入來源,具有較強的示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