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摘要】現今,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學,學生興趣低、課堂效果差愈加突出,似乎愈走愈難,本文在具體闡述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基礎上,論證多元化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開展,為當前技工院校的英語課堂教學破窘出新,日益發展尋找道路。
【關鍵詞】技工院校 多元化 英語課堂教學
一、多元化英語課堂的闡述
多元化課堂教學是基于多元化評價理念的思考而產生的,是對傳統“一言堂”教學的摒棄和突破。多元化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情感和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語言學習,引導學生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
本文所闡述的多元化英語課堂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采用多種方法,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設置多樣化的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課堂活動,以激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使學生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二、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和不足
技工院校作為一個特殊專業技能的教育機構,重專業、輕文化的現象普遍突出,而英語學科的學習尤為如此。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方法死板,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致使學生的許多潛能得不到發展,更加對本就舉步維艱的英語教學雪上加霜。
三、多元化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開展
1.樹立多元化的文化意識。語言忠實地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語言源于生活實踐并用于生活實踐。因此,英語學習本質上就是英漢兩種語言文化間的對比交流。學生在學英語中能拓展了解說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不僅能提高學英語的樂趣,更能促進英語學習效果。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有意識地傳遞英漢兩種文化的學習,以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文化意識。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創設多種語言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語言學習要用,用即在情境中用,因此創設語言情境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英語教學的成效極大取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孔夫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愉快有效地學。
如,筆者在教學勞動版第二冊Unit16 Advertisements 一課時,首先通過PPT展示了一系列廣告在生活中的各類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本課主題:生活中,廣告無處不在。對于如此貼近生活的話題,我通過網絡技術播放了幾個廣告短片,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廣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引導學生討論廣告在生活中的利弊,大家可謂是熱火朝天的討論,小組進行總結發言時,必定遇到一些陌生的詞匯,此時滲透詞匯知識學習會事半功倍,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即掌握了文章的重點。之后,打開書本細化知識可謂簡單了,學生邊聽錄音邊矯正發音。為破解本文的難點——編寫創意廣告,我設計了學生現場廣告、當場叫賣這一活動,進行小組競賽,最優小組給予獎勵,大家的積極性立馬提升。各組使出渾身解數表演,老師給予鼓勵、贊許和肯定評價,通過創設真實的廣告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真實的語言環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分享成功喜悅。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2)善于運用英語課堂游戲,提高課堂實效。英語課堂游戲實際上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組織游戲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英語語言學習的一種活動。英語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語言實際運用的場合,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實踐活動中,寓教于樂。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但記憶卻是難題。此時,詞匯接龍、競賽、猜謎等游戲手段就派上用場了,它們能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牢固記住詞匯,增強競賽能力,同時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功和快樂。此外,角色扮演也是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手段。脫口秀、情景劇、臺詞秀、場景對話等在英語閱讀課中發揮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表演,激發了學習興趣,在表演過程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3.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對象的不同,把各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優化組合,尤其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網絡媒體為支撐,使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技術,營造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強試聽效果,提高英語學習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大量實踐證明,英語課采用PPT課件、視頻、音頻等這些聲文并茂的載體,既豐富了教學手段,拓展了課內外信息,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效果則不言而喻。試問,這樣的英語課不是學生更加期盼的嗎?
4.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目前,在我國技工院校中,英語教學評價主要采取的是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以考試為衡量標準、以一紙試卷定高低,嚴重阻礙了當前英語教學的發展。如果教學評價仍然實施傳統的測驗考試,那么,本文所闡述的多元化的文化意識、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課堂教學都將是空談。因此,歸根結底,要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總之,我們要忌用“一刀切,齊步走”的評價標準,善用“因材而評”“因智而評”,根據學生的差異情況進行以人為本的評價,這樣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謝貴華.外語課堂游戲——設計與應用[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2]邢福義.文化語言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