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教育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高考改革的趨勢,著力分析農村英語學困生的成因,有著深刻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對學困生的這一概念進行界定,然后從農村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內外因素進行分析,希望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的制定有所幫助。
【關鍵詞】英語 學困生定義 成因
隨著英語高考改革政策的出臺,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初中英語是高中英語階段過渡前期,因此在此階段打好堅實的基礎尤為重要。農村英語一直是我國英語的薄弱環節,分析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有助于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樣也有利于農村英語教師根據英語學困生的成因找到相應的轉化策略,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一、學困生的定義
英語學習困難學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雖無明顯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較低,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學習效果低下,學習成績不良,未能達到學校或學科教育教學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
二、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1.內在因素。
(1)學習動機不強。所謂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很多農村小學英語課流于形式,導致小學英語的基礎知識不牢。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特別想學好英語但是苦于農村小學的不重視,導致對英語的學習動機有所影響。隨著初中英語學習難度的增加,一些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隨之減弱。甚至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認為生活中對英語的運用較少。(2)學習態度不佳。學習自信心不足,自卑膽小,內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興趣濃積極性就高。學困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淡化,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部分學生毅志薄弱,上課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一遇到困難就錘頭喪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貪玩不能靜心學習,背了幾天課文單詞就開始產生畏難情緒,開始放棄。(3)學習方法不當。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差,沒有養成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們沒有養成系統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鞏固,知識歸類,系統總結等方法。如面對一些課堂上半懂不懂的問題,課后沒有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問題越積越多,導致后面上課聽不懂。記憶單詞采取的方法是死記硬背,沒有結合記憶的的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一些有效記憶單詞的方法(如利用英語的構詞規律、諧音法、聯想法等),這樣導致學習效率低。(4)缺乏學習策略,沒有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設置的與自己的能力水平不一致,有時過高容易產生挫敗感。過低,學習動力不足。不能根據需要選擇和調整學習方法和評價方法,科學的安排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料和學習資源。
2.外在因素。
(1)家庭原因。1)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正確的英語教育理念。有些家長由于對英語的掌握程度不高,無法給孩子正確的指導。更有一些家長認為沒有認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的思想觀念容易影響自己的孩子,導致英語學習動機不強。2)不融洽的家庭關系,容易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隨著離婚率的提高,父母外出務工,許多農村學生在這樣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的環境下成長,容易導致上課容易分心,注意集中力不高。3)父母的期望過高,教育方式不當。現在很多家長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唯一評價的標準就是以分數為準繩,認為分數是衡量英語學習的好壞。有時沒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期望過高,容易打消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對孩子缺乏賞識教育,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學校原因。1)學校的應試教育理念。學校在考試的壓力下,認為得分數者得天下,應試教育當行其道,形成的學校環境不利于學生英語興趣的提高。有時為了追逐及格率和優秀率,教師常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優等生;中等生偶爾被關注;學困生常常被忽略。導致學困生更是惡性循環,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甚至疏遠老師。2)學校條件滯后,影響教學質量由于辦學條件較為落后,有些學校的英語教學教學環境水平差。缺少多媒體設備、語言教室,沒有英語角,缺少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課堂之上,課后很少有機會接觸英語,缺乏良好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3)教師教學方法不當。教師上課枯燥無味,教學方式單一,主要采取的是應試填鴨式教學,主要講解考點,以考綱為綱,以教材為本,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3)社會原因。1)缺乏學習英語社會環境氛圍。由于我們是以漢語為母語,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導致我們平時間沒有機會將我們學習的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導致我們學習都是啞巴英語。2)不良的社會風氣。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很多不良的社會風氣充斥著農村。網吧的開放,游戲廳,各種存在于網絡電視上的文化垃圾和不良思想腐蝕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同伴原因。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叛逆期,但是有時特別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所以一些跟風行為常有。有的同伴的不愛學習,早戀,打架等不良行為容易受到感染,導致不愛學習英語。
分析農村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其原因是有內外因綜合形成的。所以我們要對其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參考文獻:
[1]魯子問,夏谷鳴,王東君,等.促進英語學習困難學生發展的路徑[J].英語學習,2015,(1).
[2]張曉娟.英語學困生成因剖析及轉化對策[J].考試周刊, 2007,(53):72-73.
作者簡介:甘麗華(1989),女(漢族),江西崇義人,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