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華
課堂是教育教學實施的主要陣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課堂教學來實現。如何做好英語的教學也是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每個工作者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我在近年來的英語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認為英語教學中有下列幾個問題必須值得注意: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愉快教學
1.通過教師自身的情緒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上課時,必須精神飽滿,身心投入,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創設語言環境和渲染語言氣氛,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及時肯定、表揚來調動學生的情緒。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步轉化為興趣。肯定、表揚的方式很多。
3.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保持學生的情緒。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之保持長時間的興奮狀態,也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如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教學“sit、stand、jump、walk”等動詞,甚至可以組織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體育課。在學習英語數數時,可以進行報數、做仰臥起坐、踢毽子、跳繩等體育游戲。
二、保持課堂教學的密度與節奏
課堂教學應該持高密度。高密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英語時間的量要大,面要寬,二是指課堂上學生個別訓練量要大,盡可能多地提高學生口語操練和口語交際的人次。課堂教學還應該持有節奏。有節奏是針對傳統英語教學和操練的節奏緩慢提出來的。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有些教師上起課來故意放慢速度,擔心學生聽不懂,理解不了,原句重復過多,這種松散的教學節奏,不僅會導致學生思維懶惰,智力活動松懈,使學生經常處于疲倦、麻木、消極的狀態之中,而且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三、努力控制母語,積極進行英語思維
我們的英語教師必須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講或少講漢語。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并使之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和表情、身勢以及其他副語言行為輔助教學。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能讓學生利用英語閱讀和交際,這就必須培養學生直接進行英語思維,作為教師在教學簡單英語單詞時,幾乎根本無需用漢語對所教單詞作解釋,所需要的應該是實物、圖片、動作和表情等。例如教“pencil”一詞時,教師可先舉起手上的鉛筆,然后說“This is a pencil”,并重復二、三次,重復時故意把“pencil”一詞重讀,然后再拿起學生的鉛筆說:“Look,this is a pen”,并點頭,作肯定狀。接著,分別舉起幾個學生的鉛筆,還是重復前面的那一句,并點頭作肯定狀,學生大體就能理解“pencil”的語音信息就是漢語中“鉛筆”這個具體實物。
四、要注重聽的訓練—聽錄音、跟錄音讀,加大信息輸入
英語教學必須重視聽力訓練,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大量輸入,側重培養學生的聽力。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有效時間內。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英語課中的“分散教學”:即開始教學時邊呈現單詞,邊教邊學,邊表演邊理解—就像語文課,先不預習,沒有整體閱讀課文就一段一段的、一句一句的教學。這種在學生沒有整體感知教學內容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不佳,學習任務不明確,聽力、閱讀訓練不到位。“分散教學”在我們的常態課和競賽課中普遍存在。在平常教學中新課應該整體呈現。在聽力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讓學生反復的聽標準的錄音,教師盡量少領讀,聽得清才能說得準,聽在前,說在后,要防止教師先領讀,然后讓學生說,最后聽錄音。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也要注意聽前有要求、聽中有任務、聽后有檢查。
五、要注重說的訓練—用所學知識分組交流,加大信息輸出
給更多的學生更多的機會才是更好的教育。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鼓勵學生多開口,在聽清聽準發音后,讓學生模仿說,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開口,自己要堅持用英語上課,學生聽不懂的,可能配以動作、表情或恰當的中文解釋。要創設語言交流的環境,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和交流,沒有充分的活動,就不能到達瞬間的記憶目的。新課改精神要求教師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克服教師滿堂灌的現象,應多讓學生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要求學生參與英語操練和交際活動的人多、面廣,實踐的內容量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訓練不能是機械的死記硬背,讓他們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不知不覺地積極投入學習過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清晰、準確到位的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模仿、操練語言;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語言實踐中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發展能力,嘗試成功。
六、要注意給學生明確的任務—設計梯級練習鞏固知識,力求“堂堂”清
練習是任務型教學的必要環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鞏固與拓展。教師應根據學生差異性,設計要有層次、也有拓展的課堂練習,少機械重復練習;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后作業布置要體現鞏固性、實踐性和趣味性,要反映英語學科的特點,英語作業應包括書面、口頭和聽力三部分。作業內容要緊扣所學的語言知識,作業的形式要精心設計,作業的要求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總量要控制;作業時間要合理,力求每節課所學的知識要在當堂消化。可以適當讓學生課外閱讀一些PEP配套的報紙等,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英語過程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當然,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遠遠不止以上六個方面,但由于水平及經驗有限,只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摸索,力求得出更完美、全面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