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洋
教育對社會的貢獻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最終被教育者的就業。學生就業是一個家庭的民生工程,而且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把畢業生引向個人、家庭滿意,社會、用人單位認可的就業崗位,是就業指導服務工作者的最終目標。
筆者在此針對中職類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近期的主要工作方向及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
一、中等職業類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近年來,職業類院校在總體生源緊張和生源質量下降的形勢下,怎樣在安排學生就業上下工夫,是中職類院校深化改革、提高學校品牌影響力的重中之重。在各校的招生簡章上,無一例外地把學生就業率以及就業崗位、薪酬情況作為學校宣傳的重點。在繼續升學與馬上就業的抉擇中,各院校都給予了學生充分的選擇權。2013年教育部公布全國中等職業類院校畢業生總數為607.46萬人,其中就業與升學學生為588.07萬人,畢業生就業升學人數占總人數的96.81%,其中選擇繼續升學的畢業生占14.57%。再以北京商貿學校為例,近三年的升學與就業比率為100%,其中近三年選擇升學的畢業生分別占13.6%和9.4%。由此可見,在繼續升學與直接就業的選擇上,如果對就業實習崗位相對滿意,學生的選擇還是較靈活的,這與北京商貿學校近年來良好的就業分配形勢是密不可分的。從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中職類院校就業情況(參見下表)來看,相比全國中職類院校總體就業升學情況,北京商貿學校的畢業生去向相對穩定,尤其是在本地就業、對口就業與平均起薪決定畢業生是否滿意的重要指標上,北京商貿學校的就業指導分配工作是合格的。
二、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筆者就近年來在學校就業指導就業分配中遇到的問題和在工作實踐中采取的方法進行闡述。
1. 學校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主體
首先,教育的過程決定結果。就職業類院校而言,在生源質量下降的情況下,最終培養出什么樣的畢業生,決定了就業工作的順利與否。培養出技術過硬的專業型人才,在社會普遍反映的“招聘難”與“求職難”的大環境下,才能夠使畢業生脫穎而出。這需要學校、學生、用人單位、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在一系列工作環節中,學校作為工作的主體,應該從多方面進行協調,做好各方的“橋梁”。
2. 就業指導工作的關鍵期
在學生學習完專業課及文化課后,即將面對用人單位的前夕,是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關鍵時期。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被自己滿意的用人單位選中,也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
三、就業指導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進行就業指導的過程中,對各專業、各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1.了解學生是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關鍵
學生對于本專業在社會上的就業形勢往往不甚了解。因為社會在不斷發展,而學生的就業觀念往往停留在剛入學時,從家中親屬口中得知,或是家長耳提面命使然。當他們畢業時,本專業的就業形勢往往有了很大變化。這樣一來,學生在就業上往往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在雙向選擇的前提下,造成學生就業滿意度、企業認可度雙低。所以,在引導學生就業上,怎樣使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怎樣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是就業指導工作做細做好的關鍵。
2. 加強與用工單位的交流
在與用人單位的合作上,學校要加強與用工單位交流。一方面做好學生定向培養工作,一方面向用人單位了解情況。對于長期合作的企業,要了解他們到底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相對于學校學科培養的統一性和單一性,為企業輸送技術型還是管理型的畢業生,不僅是要看畢業生在企業的長期發展,把學生有針對性地推薦給用工單位,也是細化學校就業服務工作,提高就業率和多方滿意度的保障。在就業待遇方面,還要與用人單位溝通,必要時簽訂一系列保障性協議。就業指導人員還要了解用人單位情況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在盡量保證對口就業的前提下,給畢業生事業長期規劃做好鋪墊,保障學生的權益。如今,有的企業反映人員流失問題嚴重。對于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來講,一方面應做好學生工作,矯正學生的就業觀,另一方面,應了解真實情況,掌握企業流失人員的真實想法。人往高處走的想法固然存在,但跳槽的風險是無法預知的。就往年反饋的情況來看,在一個企業長期工作并不斷提升自己素質修養的畢業生,職位晉升待遇提升往往比頻繁跳槽學生的情況要好得多。所以,指導學生在就業初期做基層工作時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就是非常必要的。
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集中就業分配時期,學生就業分配不但要以專業對口為基礎,還要考慮到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并兼顧學生素質層次。尤其是在畢業生層次上,一方面要摸清學生對自己的就業需求,并不是一味地把學生分配出去就完事,還要引導學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在進行學生集中分配時,大量的學生信息,尤其是專業課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提供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個別學生的優缺點,往往在企業招聘面試中體現不出來。一旦到了工作崗位,學生的優點沒有展現出來,缺點卻顯現出來,這就給用人單位和學生本人帶來困擾。企業再調整崗位或者學生再就業,都是就業指導的失誤。入錯行,往往給人的一生帶來極大影響。學校與企業保持長期有效的聯系,掌握畢業生情況,掌握其動向,甚至安排學生再分配再就業,也是彌補缺憾的有效方法。
就財經商貿類中職類院校而言,優勢專業依舊是諸如會計、金融等,但這個優勢只是相對于專業而言,并不是指就業上的優勢。在社會普遍就業學歷提高的情況下,中職類院校畢業生在學歷上處于絕對劣勢。但就目前國內來說,技術型人才相對缺乏,只要畢業生技術過硬,企業認可,中職類院校畢業生依舊能闖出自己的天地來。拿近幾年北京商貿學校來說,采取了校園招聘會的形式,提前公布進校園招聘單位及單位用人要求,企業分批次進入校園,由學生選擇是否應聘。分批次招聘的好處在于,使學生有的放矢,不會出現一般招聘會那樣胡亂投簡歷的混亂場面。在與學校長期合作的企業招聘過程中,由于面試官都是企業人事部門的領導同志,常常會出現超計劃招聘人數錄取的情況,可見企業求賢似渴的需求。作為“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的北京商貿學校,從每年的5月底開始,畢業分配在一個月內即可基本完成,畢業生被長期合作單位例如北京朝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錄取,學校的就業分配指導工作受到學生和企業一致好評。
就業指導工作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關鍵,關系到學校的發展,關系到畢業生的幸福,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應該給予絕對的重視,把就業指導工作做好做細,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作者單位:北京商貿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