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明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b>
印刷從本質講就是圖文復制,圖文與語言、影像等信息媒介一樣,是人類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人們從信息傳播的渠道中獲取信息和知識,然后進行分析和利用。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講,印刷和互聯網有著共同之處,都是為信息傳播服務的工具。但與包括印刷品在內的傳統傳播媒體相比,互聯網是集圖文、聲音、影像于一體的綜合體,不僅如此,它還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從單向傳播變為多向互動,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參與互動、點評和分享。這種改變意義重大,從此人們不只是信息受眾,還是信息制造和傳播的參與者,人人都可以發揮自身才能,通過創建個人網站、網店、博客、自媒體等方式,讓自己很容易地成為互聯網中的一份子。
從互聯網的發展來看,它的社會意義遠不止改變信息傳播方式那么簡單,由于其促進人們獲取信息渠道更加多樣快捷,進而拉近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大幅降低了人人參與的門檻,釋放了人類的參與熱情。在互聯網世界里,人們作為消費者時,可以更自由廣泛地選擇和主張自己的需求;而作為商品提供者和服務者時,又可以從互聯網平臺上發現商機,然后去滿足消費者需求成就自己??偠灾?,互聯網時代,無論你是被動參與還是主動參與,事實上它已經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歸結起來一句話就是:要么是互聯網在為你服務,要么是你在為互聯網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必須充分融入互聯網?!?/b>
對于企業經營來講,品質、效率和效益這3個指標是衡量所有工作的標準,如果有利于這三者的改善,無論是工具、技術還是方法,企業總會努力地嘗試并利用。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計算機的逐步普及,促進了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和生產模式相結合的步伐,如CAD、CAPP、PDM、ERP、OA、CRM等諸多系統軟件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互聯網更是勢不可擋,它不僅會促進企業經營層面的轉變升級,將企業與外部世界聯系得更加緊密,同時會將企業帶到世界市場,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是否要充分融入互聯網”這一命題已經無須討論,而是必須。目前包括印刷行業在內的傳統行業企業,都希望在互聯網時代有所突破,轉變企業的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通過在互聯網上的信息獲取,找到自身準確的細分市場,掌握目標客戶群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通過內部柔性化生產系統的改造,建立能快速有效地滿足目標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平臺,實現以互聯網為紐帶,將企業與顧客和市場結合得更加緊密的目標。
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我們都知道,印刷業和其他以大量復制為基本特征的產業一樣,如何在滿足顧客對印品品質和要求的基礎上實現高效運作和成本優勢,是每個工業企業關心并且要解決的。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技術更迭,或者是多種技術齊頭并進,在演變和發展過程中,方式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新技術替代老技術,有的是新技術嫁接在以往成熟的技術上,總之是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下進行的。比如印刷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膠版印刷、凹版印刷還是柔性版印刷等,它們的誕生歷史各不相同,共同的特征是為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新興的無版印刷、噴墨印刷也是應需求而產生,無論是哪種技術各有利弊,有需求就會有存在的空間,而要發展成為某個歷史時期的主流,則要通過融合各類技術和不斷改進,在品質、效率和效益這3個方面取得優勢。
“昌昇也在密切關注和研究如何讓印刷企業更好地融入互聯網?!?/b>
印刷行業很早就意識并體驗到互聯網對印刷業帶來的巨大沖擊,業內也為迅速融入互聯網時代尋求和實踐著各種轉型升級的方案。
從目前融入互聯網的深度來看,有的領域走得快些,有的走得慢些,如商務印刷領域走得比較快,而包裝印刷和書刊印刷方面相對而言走得慢些;從印前、印刷和印后角度看,印前領域已是深度融入互聯網,并推動互聯網技術向印刷和印后滲透,比如印刷業的“一鍵通”印刷系統,就是印刷環節運用信息技術的新階段,通過“一鍵通”系統,印刷設備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
昌昇公司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一份子,存在的意義就是為印刷企業服務,如何讓印刷企業更好地融入互聯網,進而讓印刷企業的下游顧客有著良好的購買體驗,昌昇公司也在密切地關注和研究,并付諸了實際行動。目前昌昇公司正在積極地研發昌昇膠印機的“一鍵通”系統和有助于印刷企業建立柔性生產線,努力打造滿足個性化印品需求的設備。
隨著互聯網乃至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將來傳統意義上的印前、印刷和印后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參照當前與互聯網融合得比較密切的行業來看,如電子產品行業、服裝業等,以及德國率先提出的工業4.0時代的規劃和設想,今后更加智能的“一鍵通”系統將會更加普及,且與互聯網實現無縫對接,將選擇權和控制權交給顧客,顧客將原稿輸入系統后,完成簡單幾步設置后,“一鍵通”系統將會準確地完成顧客所需的物品,而生產制造過程的各個節點也會在顧客面前實現可視化展現和控制,傳統印刷過程的中間環節將會大幅減少,印刷企業所要做的就是搭建和維護好“一鍵通”制造平臺,這樣的模式將會使傳統意義上的純制造型企業消失,轉變為服務型企業。而這種轉變在“互聯網+”推動下的工業4.0時代,不僅是某行某業,而是各行各業。
當多行業、多領域實現與互聯網高度整合和對接,人們將會享受到更加便捷和優質的一體化服務,如涉及較多行業的圖書出版和發行,只要作者將原稿輸入服務平臺,就可以足不出戶根據自己的意愿自助式、全過程跟蹤掌控圖書從印刷復制、發行到物流配送,直到消費者手中。這個場景在現在看來是美好的愿景,而在不遠的將來都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