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將
“它可以根據環境隨意變形, 受傷或中彈后傷口會像液體一樣自動愈合”,這是科幻電影《終結者》中所塑造的非晶合金機器人形象。它之所以這么厲害,是因為其身體是由一種叫非晶合金的材料制成的。
那么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材料呢?有,它已被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來。美國科學家預言,它可能引起材料應用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金屬外表,玻璃心
人類從第一次發現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到對它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才只有幾十年的時間??梢哉f,它是金屬材料家族中非常年輕的成員。

非晶合金是由多種元素混合熔煉所得的金屬合金。它有金屬的不透明、導電、導熱等性質,有明顯的金屬光澤;還有玻璃的高強度、硬度和內在本質結構特征。因此,它也叫金屬玻璃或液態金屬。
它既有金屬的外表,又深藏著一顆玻璃的心,兼備了二者的優點,又克服了二者的弊病,被譽為敲不碎、砸不爛的“玻璃之王”。
制備秘訣:冷得快
直到20世紀60年代,杜威茲等美國科學家才制備出非晶合金。它這么晚才被發現,主因是制備它的方法很特殊。
金屬高溫熔化自然冷凝,得到的就是晶態的普通金屬[原子排列如圖(a)]。如果人為加快熔體的冷卻速度,如快到每秒10000攝氏度甚至更快,那得到的就是非晶態合金[原子排列如圖(b)]。
所以,制備非晶合金的訣竅只有一個:冷得快!通過急速冷卻法制得的非晶合金強度高、硬度高、耐磨、耐腐蝕性強、彈性好……此外,它最神奇之處則是有像玻璃或塑料一樣一加熱就會軟化的熱塑性。
拉面條,吹氣球
非晶合金具有熱塑性,它在特定溫度下(此溫度區間稱為冷液相區),就能按人的需求隨意變形,就像《終結者》中的機器人一樣。
利用非晶合金的熱塑性,我們可以像拉面條一樣,將其越拉越長[見圖(c)];甚至可以像吹氣球一樣,將其“吹成”球狀容器[見圖(e)]。此外,它也能在開水中任意變形,能在其表面印制各種圖案。
“微形”小物件
非晶合金獨特的熱塑性,不僅能對宏觀尺度成形,更擅于進行微米到納米級微觀尺度的成形,它也被譽為“理想的微納米成形材料”。
與傳統的微加工成形材料和技術相比,它具有制備效率高(成形周期以秒為單位,通常小于半分鐘)、成形精度好(尺寸誤差在2‰左右)、表面質量優異(表面粗糙度在10納米左右甚至更?。?、工藝簡單以及成本低等優點。
利用圖(g)的方法,我們能在非晶合金表面制備各類微結構圖案。如比人頭發絲還細十倍的圓孔或長條狀;小于半毫米的“LOVE”圖案;線尺寸比細菌還小的小米手機logo陣列等。
“微應用”前景好
隨著微電子器件及精密機械的高速發展,在當前結構、器件微型化的大趨勢中,細微零件和產品的成形加工越來越重要。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學者A.L.Greer認為,非晶合金未來極有前景的應用之一,就是在微納米成形加工中的應用。它優良的熱塑性和成形性,能在其表面制備功能性微結構,生產一系列相關器件及產品。
如,在其表面壓印出1/10頭發絲大小的光柵結構,就得到光柵器件,這在精密分析儀器中應用前景廣闊;在其表面制備出荷葉形的微納米復合結構,就能實現類似荷葉的超疏水自清潔效果,這在防腐、防污、防水、防雪、石油運輸、新型水上交通工具中應用前景廣闊。
此外,它在醫學、精密儀器,尤其是正在興起的微機電系統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知識鏈接
荷葉效應,蓮花的自潔現象。顯微鏡觀察發現荷葉和荷花的表面,盡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結構,這是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人類通過納米技術仿“荷葉”結構,也能制出超疏水、自清潔的表層。
非晶合金兼有金屬與玻璃、固體和液體的特性,它是材料界眾多“紀錄的保持者”。它的熱塑性,使其表面能以優異的尺寸精度制備出精密的微細結構。因此,它被認定為“最理想的微納米成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