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丙臣
小組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給課堂注入生機,對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數學活動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也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數學課堂之中,以期能夠在確保數學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一、小組學習模式在問題探究中的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究欲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梢姡行У膯栴}探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還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思考探究,并在獨立思考中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加法運算定律”時,為了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課堂活動之中,也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小明媽媽在超市里買了一個足球花了60元,買了一袋大米花了90元,請問:小明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②小李媽媽在超市買了一件上衣花了90元,買了一大桶洗發液花了60元,請問:小李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對比兩個式子和結果,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交換位置后的結果是一樣的呢?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交換律,而且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組學習模式在實踐操作中的應用
動手實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方法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小組動手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也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將梯形進行分割和移動,然后,組織小組對自己拼接成的圖形進行面積推導,比如,有小組將其拼接成了一個大的平行四邊形,并借助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自主推導,進而在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下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小組學習模式在習題糾錯中的應用
一直以來,為了考試,為了分數,我們只看重做題,總是希望學生能夠在多練習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但是,事實上,改正一道錯題比作十道新題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認識到糾錯的重要性,要鼓勵學生在小組互相交流,在優等生的帶動下鞏固薄弱的環節,進而真正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3臺拖拉機3天耕地90公頃,照這樣計算,5臺拖拉機6天耕地多少公頃?學生在解答該題時常常找不到已知條件與所求結論之間有什么關系,導致出錯。所以,在糾錯的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優等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對該題進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還能在糾錯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進而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總之,小組學習模式既符合課改基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對數學價值的實現,以及學生全面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陸春芝.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