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王永成
摘 要:針對目前醫院業務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通過制定科學的評價指標,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合理評估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的合理性,積極引導醫院臨床科室合理創收,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升醫院經濟效益,補充完善臨床科室工作質量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醫院業務總收入 增長結構 評價方法 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7-243-02
一、醫院業務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多數醫院管理者僅注重業務總收入的增長幅度,而忽視醫院業務收入結構的優化,呈現注重總量,忽視結構的不科學狀態。在這種管理理念的引導下,在病人經濟承受能力范圍之內,短期內醫院可以通過增加藥品收入、衛生材料收入快速拉動業務總收入的增長,表面上醫院經濟實力得到“快速壯大”,醫院管理者“成績斐然”。然而卻導致了每住院人次、每門診人次收費水平連年增長,患者負擔持續增加,甚至成為過度醫療的促進劑,醫患關系緊張的助燃劑。當病人經濟承受能力達到極限,醫院業務總收入的增長進入平臺期,臨床醫生為保證病人數量,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之下,會降低檢查收入、治療收入的份額,從而導致醫院收入結構的惡化,表現在藥品收入、衛生材料收入占業務總收入的比例持續上升,治療、檢查收入占業務總收入的比例持續下降,醫院經濟效益不斷下滑,財務狀況惡化,資產負債率上升,醫院經營舉步維艱。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醫院業務收入的增長的“健康度”,開展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促進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是亟待醫院管理者重視的問題。
二、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方法
1.評價分期。對各臨床科室的業務收入劃分為評價期和對比期,可以是年度同比評價,月份環比評價,也可以與本單位優秀年度對比評價,與其他單位橫向評價。通過制定科學的評價指標,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合理評估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的合理性。
2.臨床科室業務收入評價歸類。根據醫院業務收入性質類別將業務總收入分為4類:檢查收入:各臨床科室直接實現的檢查收入、各類醫技檢查收入。包括化驗收入、放射收入、特檢收入、CT、核磁檢查收入、心電收入、病理收入等醫技檢查收入;治療收入:臨床科室直接實現的掛號收入、床位收入、治療收入、護理收入、手術收入、診察收入等治療類收入;衛生材料收入: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中,按照醫院會計制度規定計入衛生材料收入科目的所有業務收入;藥品收入:各臨床科室直接實現的西藥、中草藥、中成藥收入。
3.評價指標設置。科學合理的設置評價指標,是評價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合理性的核心。分別設置檢查收入、治療收入、衛生材料收入、藥品收入綜合評價一類指標,通過四項評價指標得分匯總,計算出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綜合得分。一類指標下分別設置兩項二類指標,兩項二類指標匯總相加得出一類指標評價分數。
4.評價指標計算方法步驟。四類收入的綜合評價指標得分計算方法大體相同,區別在于相關度相反:檢查、治療收入兩項二類評估指標高于全院平均值加分,材料、藥品收入兩項二類評估指標高于全院平均值減分。計算全院及各臨床科室業務總收入增長比例;分別計算全院及各臨床科室四類業務收入增長比例;分別計算全院及各臨床科室四類業務收入在本科業務總收入中所占比重;類別收入增幅與該科業務總收入增幅對比指標得分計算:確定該項指標完成最好的科室得分為100分,全院平均值得分為0分;該指標每比例得分=100/(完成最好的科室實際值—全院實際值);各臨床科室該指標得分=(科室實際值—全院實際值)*該指標每比例得分。
5.類別收入占科室業務總收入比例同比指標得分計算。計算方法與類別收入增幅與該科業務總收入增幅對比指標得分計算方法相同。
指標完成最好的科室選定方法:檢查收入、治療收入兩項二類對比指標完成最高的為最優,衛生材料、藥品收入兩項二類對比指標完成最低的為最優。
6.類別收入綜合評價指標得分=類別收入增幅與該科業務總收入增幅對比指標得分+類別收入占科室業務總收入比例同比指標得分。
7.類別收入綜合評價指標權重得分=類別收入綜合評價指標得分*全院類別收入占業務總收入權重。
8.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綜合得分=∑類別收入綜合評價指標權重得分。
三、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結果應用
1.科學合理評估醫院各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的結構特點,發現收入結構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臨床科室合理創收,優化醫院收入結構,促進經濟效益提升。
2.補充完善臨床科室工作質量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臨床科室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包括醫療質量、教學科研、護理質量、社會滿意,經濟效益、工作效率等諸方面,臨床科室業務收入增長結構評價對于完善臨床科室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轉第245頁)(上接第243頁)
通過合理控制醫療耗材、藥品收入,增加檢查收入、治療收入,轉變收入增長方式,不斷優化醫院收入結構,杜絕不必要的開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提升醫院經濟效益,才能為廣大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只有將強化醫療質量、提升服務質量的內延式發展,與不斷擴大病人數量的外延式發展相結合,才是促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的正確之路。
(作者單位: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財務科 山東濟南 250101)
(作者簡介:王超,會計師,財務科副科長,學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醫院經濟管理、醫院績效管理。)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