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旸
一場奧斯卡音樂會即將開始,搖滾歌星機場運毒被捕如何繼續?一部影視作品上映前人氣組合爆出吸毒丑聞損失誰承擔?一位金像演員涉嫌毆打女友影響發行長尾,如何避免?
在英國,這些演員丑聞已經殃及了作品的商業價值,事發東窗時再劃清界限,宣布解約造成的損失無從追討,而事前排查與規避制度至關重要,那么英國制片方如何處理呢?
事前排查。在挑選藝人的時候,不僅考慮明星的知名度,還會對他們以往品行進行調查,包括他們的興趣愛好、之前拍攝影片的表現等,尤其是確保他們聲譽符合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在演出開拍前的這些排查,能有效避免事發后動用合同條款的尷尬場面。
工資浮動。明星的知名度未必與配合度、美譽度成正比,英國的制作公司已經從最開始的追逐明星大牌,轉變為尋找與作品關聯度最高的明星。并且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分為保底金額與浮動工資,后者會隨著影片的收視成績與演員表現有所不同。除了片酬之外,演員還會分到不同比例的票房分成,這個比例可能高達25%,后續的收入也將對明星有一定的束縛。
合同約束。在協議中,制片方會注明和職業道德有關的禁忌事宜條款。如果藝人違反了這一條款,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有權終止合同。禁忌內容包羅萬象,從藝人遭遇重罪指控,到明星本人個人丑聞對影片發行造成的負面影響等。明星是影視作品中花費很多的部分,演員在影視作品中越重要,條款也越為嚴格。
保險賠償。在英國,保險是成熟的電影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環,一部普通電影的完片擔保收費為影片預算的2.5%,為了讓一個拍攝項目變得更能“被保險”,保險公司甚至可以決定演員的選用,并根據電影項目的預算和拍攝難度有所調整。曾巨額賠付“泰坦尼克號”的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為妮可·基德曼拍攝的電影《紅磨坊》《戰栗空間》分別支付了右膝蓋損傷300萬美元與5400萬美元保險賠償。之后,在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提出由妮可·基德曼出演第三部影片女主角時,該保險公司將她右膝蓋的保險額提高了20%,一度造成沒有電影商敢找她拍戲。這就是電影保險的威力。
法律制裁。英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是最為嚴厲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起源于1763年英國法官LordCamden在HuckleV.money一案中的判決,又稱示范性賠償或報復性賠償,是指由法庭所做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的損害數額的賠償。前BBC音樂節目主持人吉米·薩維爾性侵案,使得BBC陷入世紀聲譽危機。對這件藝人丑聞事件,英國高等法院批準了向受害人賠償300多萬英鎊的計劃。該性侵丑聞受害者,將可以在薩維爾本人遺留的財產、BBC和英國全民保健系統(NHS)中拿到賠償。
協會監督。英國電影協會(簡稱BFI),是個旨在推進大眾對英國電影了解,推動英國電影電視事業發展的非營利性組織。在官方網頁上對成員行為進行了詳細約束,最終解釋權歸協會所有;英國文化協會是英國提供教育機會與促進文化交流的國際機構,去年在網上發布了簽署的一份道德契約——《倫敦聲明》,盡管不是直接約束藝人,但是這種方式也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