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少林
3月15日,明星旅行真人秀《花樣姐姐》登陸東方衛視,首播收視率達到1.08%(CSM34城數據),一舉奪得周日省級衛視綜藝節目冠軍。3月22日第二期收視率為0.96%;3月29日第三期收視率達到1.1%,同時段排名第一。《花樣姐姐》無疑是東方衛視在Q2綜藝節目大戰中投下的一枚“重磅武器”。
明星“代理”旅行
“代理”——《花樣姐姐》韓方導演李根昱如此概括明星旅行真人秀的核心元素。當下,都市人生活匆忙,“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幾乎是每個人心中都曾出現過的“癡念”。“既然現實無法真正逃離,那就讓電視來實現‘代理’滿足吧。”《花樣姐姐》擊中的正是觀眾內心對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憧憬與向往。
在《花樣姐姐》中,四位姐姐(奚美娟、徐帆、王琳、林志玲),兩位挑夫(李治廷、馬天宇),以及在每一站中出現的性格迥異的“彩蛋”嘉賓(宋茜、楊紫),他們一起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展開了16天節衣縮食又充滿溫情的旅程。
嘉賓陣容讓《花樣姐姐》在播出前后迅速聚攏話題。奚美娟有“大姐擔當”,徐帆負責協調團隊關系,王琳耍寶搞笑,林志玲貌美暖心,李治廷把控大局,馬天宇貼心照顧,宋茜、楊紫活潑率性。《花樣姐姐》中方總導演李文妤表示,在選擇嘉賓時,真誠是最重要的一個考量標準。
在旅行地的選擇上,除了考慮到兩地需要具有一定的差異,是否貼近中國文化也很重要。李文妤說,意大利的西西里島是具有浪漫氣息的海邊城市,與土耳其多樣的地理風貌形成鮮明對比。此外,作為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絲綢之路的終點站——土耳其,在這里可以找到很多中國的文化和生活氣息,讓節目更具親近感。
從《花樣爺爺》到《花樣姐姐》,東方衛視成功嘗試了如何將旅行與真人秀進行嫁接。李文妤認為,“花樣系列”帶給旅游節目、旅游模式一個新的啟發,除了傳統的拍照留念,走馬觀花,還可以深入其中,跟當地人多溝通交流,多體驗當地的文化和生活。去土耳其和意大利可以怎么玩?一群陌生人組成的旅行團中,該怎樣控制各自的情緒,怎么解決途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彼此擔待,如何保證旅行團中每個人都開心,這些都是《花樣姐姐》想要傳遞的信息。
16天的異域旅行,明星們面對了各種刺激好玩卻又極具挑戰的難題和境遇,也有了新的成長。“他們學會了遇到矛盾時要自我反省,懂得了父母不在身邊時要獨立堅強,意識到身在他鄉時對家人的牽腸掛肚。”這些是節目組在開拍之前沒有想到的。
“我們把明星想象為都市白領,希望通過她們在節目中的旅行,為城市白領示范不同的生活方式,倡導積極的生活態度。”東方衛視中心總編輯鮑曉群如此概括《花樣姐姐》所傳遞的價值觀,在他看來,這種價值觀恰與東方衛視的目標收視人群及定位高度吻合。
韓國模式“中國化”
《花樣姐姐》是繼《花樣爺爺》之后,東方衛視再次引入韓國TVN電視臺的版權節目。然而,由于兩國在文化背景、觀眾收視習慣等各方面的差異,東方衛視對模式本身進行了不少“中國化”的改造。
第一期重在情緒鋪墊,第二期漸入佳境,敘事節奏明顯加快,且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本土化改造——任務獎勵,利用的道具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紅包”,這個細節體現出節目的一個重要傾向——不虐星。節目組表示,“觀眾都喜歡看沖突,但是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沖突就是吵架,‘花樣系列’一直希望展現的是溫馨和感人的氣氛,因此我們想通過紅包任務這樣的形式,將沖突體現在‘花樣團’與節目組之間,來加強人物內心的矛盾和戲劇沖突感。”
《花樣姐姐》的另一大本土化改造體現在藝人年齡的差異上。韓國版節目比較注重旅游和生活,參加節目的姐姐們年齡都較大,加上韓國傳統女性特有的優雅端莊,導致節目的整體風格比較含蓄。相比之下,中國“花樣團”淡化了輩分差異,姐姐們的年齡跨度較有層次感,花樣姐姐和挑夫弟弟們整體表現更活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更多。
“韓國版《花樣姐姐》更像粵菜,需要觀眾慢慢感受中間淡淡的細膩情感,雖有人物的情緒波動,但沖突很少。中國版的《花樣姐姐》,在旅行中除了觀賞風景,還增加了一些動作性較強的活動。”據李文妤介紹,韓國原版節目拍攝12到14天,一天1到2個景點,剪輯8期;中國版則拍攝16天,剪輯12期,一天3個景點做1件事情,自然發生1件事情,內容更多,節奏更加緊湊。
在李根昱看來,韓國模式“中國化”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所謂的‘中國化’,就是針對中國觀眾的喜好,在前期拍攝和后期剪輯的時候將其極大化,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制作節目。”對于中韓觀眾的喜好差異,李根昱給出這樣的解讀:“韓國觀眾愿意等待,而中國觀眾更喜歡看到明星們一直在做事情,所以需要更豐富的內容和更緊湊的節奏來構建節目”。
除此之外,中國版《花樣姐姐》還加入了更多明星與家人之間的溫情互動,比如李治廷和媽媽間的母子情,徐帆和馮小剛間的親昵稱呼。“這些細節是我們刻意保留的,希望在節目中展現的,出門在外,一方面靠朋友,另一方面和家人的紐帶也是重要的感情依托,這也是旅行真人秀體現真實的可貴之處,”李文妤說。
中韓“文理”搭配
“韓國團隊負責‘理科’,中國團隊負責‘文科’。”與韓國團隊多年的合作,讓《花樣姐姐》中方團隊認為,這樣的分工是最好的搭配。在李文妤看來,所謂“文科”意指情感的表達、故事的講述,“理科”則側重技術操作的細節部分,比如流程架構、拍攝、剪輯等,“模式最大的力量體現在幕后的工作方法中。”
為了保證節目內容的真實性,《花樣姐姐》除了拍攝風景畫面所用的兩臺5DMark之外,其余拍攝基本以小型機器為主,整體拍攝機位則控制在10個以內,所有的固定機位都是提前架好,更便于明星忽略它們的存在。“在真人秀節目的拍攝中,當畫質和真實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會選擇真實。”在這點上,《花樣姐姐》中韓團隊保持一致。
據節目組介紹,在節目拍攝過程中,韓國團隊習慣的工作方法是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框架,逐一完成拍攝任務,基本沒有隨機的調整。然而,中方團隊則非常注重參與明星不經意間迸發出的動作、語言、情緒上的小細節,需要隨機應變。但是,由于雙方在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導致很多情感表達上的細節在技術層面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和調整,為節目帶來了些許遺憾。
“觀眾看著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中方團隊對中國觀眾的理解度是最強的,而韓方團隊在細節捕捉上進行保障,將中方的想法通過韓方的經驗進行現實化,可能會有更多更好的節目出現。”對于中韓雙方未來的合作,李根昱充滿期待。
對于東方衛視而言,韓方團隊無論是電視節目的制作經驗還是敬業精神、職業狀態,都值得學習和借鑒。“‘花樣系列’的合作,除了節目本身在收視和口碑上的收獲之外,更大的意義在于讓我們的制作團隊更加熟練地掌握了此類節目的制作方法。”鮑曉群表示,今年東方衛視還會和韓國團隊合作推出全新的戶外真人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