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少林
30多天的旅程,橫跨3個國家,8個省份,集齊6種茶樣,萬里茶道終于走到終點。3月29日,由東南衛視和中華文化促進會聯合出品的人文旅行真人秀《茶道真兄弟》第一季收官,節目自開播以來收視率穩居全國衛視同時段前十,贏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
《茶道真兄弟》收官,相關話題熱度不減,人文價值傳遞還將延續。在日前召開的節目研討會上,來自宣傳主管部門、傳媒學術界、茶文化相關單位、萬里茶道沿線國家和城市代表等眾多嘉賓濟濟一堂,就《茶道真兄弟》節目及本土節目如何傳播中國茶文化,助力“萬里茶道”申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同時也對第二季節目提出指導意見。
主題:傳播茶道文化 彰顯人文內核
“讓沉積百年的萬里茶道再次響起新駝鈴,讓那些城市再次回歸到人們的視線中”,有媒體這樣評價《茶道真兄弟》。
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東南衛視總監葉雄彪看來,這是東南衛視堅持“精品綜藝,人文關懷”理念的結果。“《茶道真兄弟》得到大量觀眾的認可,同時也證明了廣大電視觀眾在純粹的娛樂休閑之外,對傳統文化和人文類節目有強烈需求,作為省級衛視,東南衛視將在這些方面做出更多嘗試和努力”。
《茶道真兄弟》以萬里茶道作為歷史背景,以明星自駕,重走萬里茶道為基本模式,在節目中穿越中國、蒙古、俄羅斯三個國家,從萬里茶道的起點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到俄羅斯恰克圖,展現了萬里茶道的舊時榮耀和今日繁華。作為一檔省級衛視的綜藝節目,其在真人秀模式下保留了人文內核,讓觀眾體會到節目的文化價值。
此外,節目中所展現的中國人的禮義廉恥、溫良恭儉以及自尊自強的態度,同樣令觀眾印象深刻。“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讓三位明星的心態產生了變化,他們變成了真正的文化使者。”《茶道真兄弟》總策劃曹儉參與了整個節目的制作,節目帶給團隊和明星的成長讓其備受震撼,在她看來,人文旅行真人秀的核心就是“在路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融合更加真切”。
“《茶道真兄弟》體現了福建電視人的責任和擔當,電視人的視野、腳步已經向國際延伸,節目秀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國與國之間人民的友誼,秀出了中國茶文化,這就是‘一帶一路’的價值。”中國影視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冷冶夫給予節目高度評價。
不過,《茶道真兄弟》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各位專家學者看來,除了將中國茶葉帶向國外,還可以以交換特色商品的方式進行真人秀的任務傳承。此外,節目嘉賓的選擇范圍也可以延伸,讓來自中、俄、蒙三國,不同年齡層、不同面孔的明星加入,使節目在文化交融和傳承上發揮更大作用。通過任務環節的設置,增加節目的懸念和矛盾沖突,增強節目的戲劇性等,都是節目在第二季中可以升級的地方。
曹儉透露,節目第二季將延續人文和歷史的厚重感,簡化節目環節,形成統一風格,在真人秀規范化上做得更好。此外,“經貿團”也有望參與第二季的節目,讓茶貿易真正落到實處。
模式:紀錄片與真人秀有機嫁接
作為人文旅行真人秀,《茶道真兄弟》沒有照搬國外節目模式,堅持原創,以人文精神和綜藝元素為核心,將紀錄片與真人秀進行有機嫁接,其突破點得到業界肯定。
“《茶道真兄弟》做了一個比較大膽和有責任感的嘗試。在重走萬里茶道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環節的設置,讓明星選手在和當地文化的交流中,以有趣、生動的方式表現一路上文化之旅的味道,這是節目樣式最具有創新意義的地方,”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苗棣如是說。
對于紀錄片與真人秀之間的差異,苗棣解讀道,真人秀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紀錄片制作周期較長的問題。同樣是真實記錄,真人秀讓人物在人工創造的特殊情境中盡情表現自己,雖然時間較短,卻能以更戲劇化的手法記錄社會生活,在社會文化的表現上具有很大潛力。
事實上,在中國電視熒屏上做茶的節目很多,但多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或者通過喋喋不休的解說詞介紹茶葉,或者現場演繹茶藝,《茶道真兄弟》把中國茶的宣傳放在真人秀中呈現頗具新意。
“《茶道真兄弟》呈現給觀眾的是高質量的藝術精品,這是一次大膽的開拓,開創了廣告、真人秀、文化傳播兼備的路徑,”在中國影視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冷冶夫看來,將紀錄片與真人秀有機嫁接,有幾點尤為重要:第一,選題和“混搭”的準確性比拍攝技巧重要;第二,特色人物選取和活動方式地巧妙植入比事件跟蹤重要;第三,人物生活的原生態呈現比灌輸式植入廣告(包括政策廣告)重要;第四,多國的網絡傳播比一個國家的電視播出重要。
一直以來,東南衛視在紀錄片特別是跨文化的紀錄片上發力甚多,包括即將推出的“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都是其所擅長的領域,另外靠近臺灣的地理優勢,也為其制作綜藝節目提供了寶貴經驗,“把二者結合起來,將出現一種新的電視節目模式——閩派真人秀,”在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國際電視節目模式創新研究專家冷凇看來,《茶道真兄弟》開創了閩派真人秀的先河,獨創了一種既有綜藝娛樂風格,又以公益為目的,有國家情懷的真人秀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茶道真兄弟》也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據節目組介紹,航拍鏡頭占到節目比例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其航拍鏡頭和隱藏拍攝技術的嫻熟應用,亦被專家們所贊譽。“在制作經費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節目可以實現這樣的技術突破,更多的是靠制作團隊的勤奮和努力,就像重走萬里茶道時,我們‘看到’的古人的艱辛,歷史的印記,同樣讓我們震撼和自勉”,曹儉表示。
葉雄彪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東南衛視總監
《茶道真兄弟》通過對茶道精神的不斷挖掘和展現,使觀眾更加了解萬里茶道。節目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和肯定,‘讓沉積百年的萬里茶道再次響起新駝鈴,讓那些城市再次回歸到人們的視線中’。這也是東南衛視長期堅持“大海洋時代”定義和“精品綜藝、人文關懷”節目理念的結果。
金堅范 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萬里茶道是一條穿越中蒙俄的商道,中央已經確定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務。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根據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萬里茶道無疑是“一帶一路”的組成部分。《茶道真兄弟》為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董俊山 中宣部學習出版社社長、中宣部宣教局原副局長
我們對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記憶更多的是符號,對于它的精神、歷程、細節都淡忘了。一個民族忘卻了歷史,是沒辦法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歷史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成長、發展、成才。《茶道真兄弟》所扮演的正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繼承者、傳承者、弘揚者、創新者。
冷冶夫 中國影視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
紀錄片是無規則的真人秀,真人秀是有規則的紀錄片。《茶道真兄弟》里有人情人性的忠誠表達,有人文關懷、人生哲理的深刻解釋,有大喜大悲的反差,還有離奇故事的敘述。它的核心是記錄,秉承這樣的核心價值,把紀錄片與真人秀結合起來,秀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國與國之間人民的友誼,秀出了中國的茶文化,這就是“一帶一路”的價值。
苗棣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真人秀大大提高了過往電視節目樣式娛樂功能的同時,也為電視節目更從容更深入地表現社會和文化提供了一種新樣式。但目前大部分真人秀更注重娛樂,表現文化、社會的潛力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茶道真兄弟》做了一個比較大膽和有責任的嘗試,在重走萬里茶道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環節的設置,讓明星選手在和當地文化的交流中,以有趣、生動的方式表現一路上文化之旅的味道,這是節目最具有創新意義的地方。
羅曼 俄羅斯駐華使館新聞官
中國和茶葉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概念,中國歷史貫穿著茶葉的芳香。中俄兩國友誼源遠流長,萬里茶道是連接中俄兩國的友好橋梁。《茶道真兄弟》讓觀眾看到了更多的中國文化,在促進兩國深入理解、鞏固兩國間友誼、縮短文化差距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冷凇 國際電視節目模式創新研究專家、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
《茶道真兄弟》節目呈現出四個特點:知識有用,深入解讀中國茶文化;任務有趣,將茶文化與游戲進行了巧妙結合;茶種典型,集齊六種茶樣送交俄羅斯恰克圖博物館;男神有料,集結了中國有正能量講公益情懷的明星。此外,節目行使了文化使者和跨文化傳播的責任,形成了以“溫馨、幽默、跨文化”為核心的閩派真人秀。
曹儉 東南衛視總監助理、《茶道真兄弟》總策劃
當文化與綜藝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堅持文化。《茶道真兄弟》是有文化的真人秀節目,是有誠意的電視作品。我們希望通過通俗的電視手法讓觀眾了解這段歷史文化,寓教于樂。重走萬里茶道很偉大的一點就在于,它是一個貨通天下、利通天下和德通天下的過程,體現著各種文化之間的交融。
朱仲海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秘書長
重走萬里茶道,強化了沿線城市和地區在文化、旅游、經貿合作等方面的交流,發揮了各自的優勢產業與資源吸引力,進一步弘揚了萬里茶道的文明與文化魅力,展現了相互交織的歷史畫卷,為共同貫穿和實施“一帶一路”的宏偉計劃做出了實地宣傳,促進了國際間的旅游開發與完善,在文化傳承、經濟合作、貿易往來各方面貢獻著力量。
趙婀娜 《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副主編
真人秀節目風生水起,如火如荼,但也有不少負面聲音:有人氣沒作品,一味強調收視率,缺失文化內涵;為了強調戲劇沖突,秀的成分偏多;廣告植入較多,節目雷同現象嚴重,創新不足。《茶道真兄弟》能夠在真人秀模式之余保留文化內涵,體現文化價值,這對媒體人來說是非常欣喜和感動的。
彭秀蓮 武夷山市副市長
萬里茶道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沿線城市共同傳承文明,共同打造文化品牌,也是中蒙俄沿線人民情感的紐帶;沿線城市資源互補,利益互惠,更是經貿合作之路。向北連通蒙古、俄羅斯,向南延伸東南亞,萬里茶道對推動陸海統籌、東西腹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