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巍

盡管尚未播出,但《羋月傳》的制作班底及受關注程度,足以讓其成為2015年電視劇市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縱觀以往熱播電視劇,除劇情外,觀眾對其制作和拍攝過程以及背后發生的故事均非常關心且好奇。基于此,在《羋月傳》上映的同時,紀錄其臺前幕后精彩故事的互動紀錄片《羋月傳奇》也將與觀眾見面。
3月17日,紀錄片《羋月傳奇》舉行了簽約儀式。影片出品方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合作發行方良友(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廈門衛視、中國教育電視臺就播出達成意向。
臺前幕后全記錄
大型古裝劇《羋月傳》由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鄭曉龍執導,孫儷、劉濤、馬蘇、方中信、黃軒、高云翔等實力演員參演,講述了東周戰國時期一個王族女人傳奇的一生。該劇由《甄傳》原班制作團隊制作,于2014年9月6日開機,預計前期拍攝及后期制作共計1年時間,有望在2015年年末與觀眾見面。
《羋月傳奇》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和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鄭曉龍親自擔任監制,楊威、敦淇為制片人。
該紀錄片旨在記錄電視劇《羋月傳》在拍攝過程中的幕后花絮,以及眾多主創人員創作的心路歷程,同時用鏡頭講述劇中無法拍攝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該紀錄片將隨電視劇《羋月傳》的播出同步在全國各電視臺播出,與電視劇的播出相得益彰。讓全國電視觀眾在欣賞精彩電視劇的同時,也能了解中國影視從業人員為之付出的艱辛努力。
“本片全景式記錄了電視劇《羋月傳》拍攝過程中的臺前幕后,包括片方的籌備過程,明星們戲里戲外的生活情形,服裝、道具和景觀的制作,主創人員的采訪,各個部門的工作狀況,還穿插一些劇組花絮的故事。帶領觀眾親身體會一部電視作品的誕生過程。”《羋月傳奇》制片人楊威表示,除了揭秘羋月太后的傳奇歷史,重現戰國時期蕩氣回腸的故事,《羋月傳奇》還將結合真實歷史,探討歷史事件與電視劇的藝術結合。該紀錄片預計制作10集,每集30分鐘,于12月與觀眾見面。
據悉,不久前,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成功制作了電影《狼圖騰》的紀錄片《狼蹤》,并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受到廣泛關注。
“紀錄片的未來充滿光明與希望。電視劇的今天,有望成為紀錄片的明天。”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王衛平認為,“紀錄片行業不乏人才,優秀作品也很多,之所以局面還沒有完全打開,是受限于自身市場化程度。而在市場化進程中,光靠政策推動是不行的,需要從業者齊心協力,共建完善的機制和結構。在這方面,紀錄片可以借鑒電視劇的經驗和方法,對現有資源進行更為深入的開發與共享。”
打造影視衍生完整鏈條
就中國影視劇市場而言,影視公司更多側重于上游制作和中游發行領域,絕大部分收入也來自于此。
以電影為例,在美國,衍生品的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70%,遠超電影票房2倍多。公開數據顯示,美國電影《星球大戰》三部曲全部票房收入為1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超過45億美元。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前期投資僅4500萬美元,收獲票房7.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更高達20億美元。而在國內,電影收入的90%~95%都來自票房和植入式廣告,即便有推出衍生產品,也多圍繞提升票房展開,帶來的直接收入微乎其微。
長期以來,我國影視制作機構對衍生產品開發意識薄弱。縱觀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型傳媒集團,影視產品一定是全方位統籌規劃,圍繞影視作品進行音像、電子產品、游戲、玩具、圖書、主題公園等業務全產業鏈開發。
就中國影視文化產業可持續性發展來說,要想成為影視強國,不可忽視影視內容衍生產品開發,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王衛平認為,“影視劇衍生產品開發亟待引起重視,各種類型的影視劇均可衍生出紀錄片、影視同期書及其他產品。同時,衍生品開發的嘗試,不僅僅是將產品鏈向下延伸一步,增加利潤,更可以借勢對影視產品進行宣傳推廣,擴大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自2014年重組影視中心以來,憑借獨特的影視和出版資源,全面開展影視業務,著力探索和開掘影視作品的衍生產品,包括影視同期書和影視劇的互動紀錄片等,《狼蹤》《羋月傳奇》便是其試水紀錄片市場的影視衍生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影視劇衍生產品市場廣闊,但在選材方面卻十分考驗制作方的眼光和能力。“我們堅持選擇具有思想藝術價值、濃郁人文情懷、市場影響力大的影視作品進行推廣和延伸。秉承探究原創的思想底蘊、解讀人物精神風貌、詮釋制作的風格類型、品味藝術的美學力量,制作出具有獨特品格與氣質的紀錄片品牌,助推影視劇產品的市場附加價值,打造影視衍生產品的完整鏈條。”楊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