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超

成立十幾年以來,谷歌經常會發布一些很瘋狂的消息,比如這次谷歌為自己創建了一家母公司。
8月11日,谷歌宣布對企業架構進行重組調整,成立了名為Alphabet(字母表)的新公司,原先的谷歌將成為Alphabet的全資子公司,Alphabet將成為上市實體取代谷歌在納斯達克上市,谷歌目前所有股份自動轉換為同等數量與權益的Alphabet股份。消息公布后,谷歌的A類普通股在盤后交易中盤升6%,市值增加逾280億美元。
谷歌聯合創始人兼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官方博客宣布,自己與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將在Alphabet中分別出任CEO與總裁。這表示公司的控制權并沒有因為母公司的創立而轉移,而新谷歌的搜索業務也將會占據老谷歌600億美元營收的絕大多數份額。
Alphabet除了擁有谷歌這一互聯網子公司以外,還有以下幾大塊業務:想要給人們提供超高速網絡的寬帶部門Google Fiber;健康產業,如生命科學部門Life Sciences,研究如何延長壽命的Calico;負責無人汽車、Google眼鏡等未來創新技術研發的Google X實驗室;投資部門Google Ventures和Google Capital;以及耗資32億美元收購而來的智能家居業務Nest。
佩奇和布林早就制定了一個深謀遠慮的路線,以避免重蹈微軟等公司的覆轍。微軟沒有有效利用從軟件壟斷中獲得的利潤,失去了在其他科技市場奪取優勢市場份額的機遇,而且在移動世界同樣難以贏得先機。
谷歌的此次重組,旨在從一家搜索和廣告公司,加速轉型為在一些最具前途的科技市場占據優勢地位的企業集團。
將傳統業務和不賺錢的新興業務剝離開來,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因巨額投資成本而受到來自華爾街的壓力。目前來看,Alphabet更像是一家風投公司,在新商業模式中,投資人可以清晰的知道主營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具體情況,新興業務不會受到傳統主營業務的壓制,以自己的方式回報投資者,并完成尋找未來發展新大陸的轉型重擔。
彭博社對此的解讀是,谷歌負責賺錢養家,其他業務負責改變世界。
佩奇曾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往往會安于重復同樣的工作,只是做出微小的變化。但在科技行業,帶動下一個巨大增長領域的是革命性想法,你需要一點不安穩才能基業長青。”
在過去的幾年,科技行業的雄心變得越來越宏大,新興的科學技術通過改變實體產業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認識到,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醫療、教育、金融、交通等都因為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而發生改變。谷歌一直主宰著虛擬世界的信息流動,如今已不再滿足信息入口的角色,而是試圖找到未來的新大陸。
曾經谷歌眼鏡引爆了智能穿戴產業,谷歌無人汽車點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NEST引爆了智能家居市場。但是這些成功的產品并沒有讓谷歌在資本市場獲得巨大的回報,也沒有為谷歌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谷歌這次重組的巨大野心,就是布局物聯網時代的系統平臺中心。從過去的拋出產品來引爆市場,轉變為直接進入市場進行商業化應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未來科技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