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淑珍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生產、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的方式。于是對于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和應用的能力,也成為衡量現代人能力和素質的標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要求我們不斷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筆者從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多年,以下是教學過程中總結的幾點粗淺看法,望與其他同仁商榷。
一、精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自主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通過精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導入的方式可以分為很多種,如問題式導入。課上,教師拋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本堂課的教學內容,逐個解決教師留下的問題。這樣的導入方式,目的明確,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緊抓教學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如演示式導入。在教學幻燈片的制作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了幾份制作較好的幻燈片給學生看,優美的畫面,和諧的音樂,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而且還會激發學生羨慕的心理,更加迫切希望學會幻燈片的制作方式,從而做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等。
二、大膽放手,創新思維
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習慣手把手地教給學生操作步驟,再通過反復的機械練習和記憶達到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但是筆者認為,無論是信息技術的教學還是其他科目,教師都應留給學生足夠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網瀏覽的教學中,存在兩個方面的困難,一方面是這節課的內容較多,學生一下子掌握起來較難;另一方面是搜索引擎進行網上搜索這一難點,需要攻克。在實際教學中,則是有所取舍的,先將網址的填寫和網頁的瀏覽講解完,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練習,讓學生自己在自主練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三、合理教學,激發熱情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要想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就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實際教學中,多用到的教學辦法如吸引教學法、實例操作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注重以用為主,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應用計算機完成操作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發現、創造并成功。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