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攀
【摘要】本文認為初中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基于學生主體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這一大前提的建立,而寫作能力的培養則主要是對學生觀察力、想象力以及表達力三種能力的訓練與養成。
【關鍵詞】獨立人格;獨立思考;觀察;想象;表達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常常為此苦惱。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有的苦于沒有東西寫,有的不知道怎樣串成文章,有的擔心寫不具體。在我看來,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課上,教師應該首先提倡一種自由精神,讓學生認識到這種精神在其人生中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思考,培養獨立性,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能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獨立的人格,否則,無論師生如何努力,如果沒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認知,那么寫出的作文必然是空洞無物、虛弱蒼白的,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對作文越來越厭煩,寫作能力也就很難再有真正的提高。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個性極強的90后和00后,如果不能表達自己真正的心聲,那么,各種課堂上的作文訓練也就淪為應付了事,學生們根本不會認真對待,不是寫一些生硬刻板的“八股文”,就是寫一些老師布置下來的“應景文”,只是為了完成作業,根本不會真正關心自身寫作能力上的提高。
現實中,語文課堂上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大部分教師并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意,而只是依據傳統的模式在照本宣科,讓學生聽一種聲音,說一句套話,讀沒有個人思想的“八股文”“應景文”,寫絲毫不能體現學生個性的程式化作文……學生自然也就沒了自我,寫作文變成沒話找話,只好不斷地去說大話,空話,假話,來填滿自己的作文本。漸漸地,作文課成了一種精神酷刑,師生之間相互折磨,相互討厭。這樣的作文教學完全是失敗的,很難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作為教師,應該主動改變過去的作文教學模式,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愿意寫的事,以“我”為先,使他們的文字散發出活潑的個性,豐富真實的獨特情感,不矯揉造作,為自己的真情,為自己的個性而寫,不虛飾,表達真性情,敞開心扉,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慢慢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獨立的人格,進而擁有獨立思考的決心和能力。
有了興趣,下一步就是培養能力。初中作文主要還應立足于生活本身,從“小”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學生勇于嘗試,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人與事,生活與世界,點點滴滴地去發現,去感知,去領悟,這樣,經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學生對作文有了興趣,從“愛寫作文”到“會寫作文”,一步一個腳印地獲得進步,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學生在不斷的日常訓練中提高了寫作能力。而作文能力從根本上說,主要是以下三個能力的養成。
能力一:觀察
寫作文離不開生活,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不缺少各類新鮮有趣的大事小情,但很多學生往往對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些常見的事物就是我們作文急需的所謂“素材”,因此,不是沒東西可寫,是我們缺少一雙慧眼,不會觀察,沒有留心那些身邊發生著的各類素材。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就是讓他們學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對平日里的生活中發生的各類小變化有好奇心,有一定的敏感度,隨時留心并發現它,及時捕捉到生活當中的各式各樣的細節,然后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生活本身的豐富多彩。
能力二:想象
沒有想象力,寫出的文章自然也就不會生動形象,吸引人。所以初中生想象力的培養一直是作文訓練中重要的一環。我們發現,通常那些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一定有著優于別人的極強的觀察力,這兩種能力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初中生的生活經驗少,閱歷尚淺,即使喜歡觀察的學生也常常為找材料犯愁,難以下筆,這時候,就更需要學生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捕捉那些一閃即逝的靈感,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當我們需要描寫某一生活情景時,通常腦海中會圍繞相關的內容展開各種聯想,像放電影一樣出現一系列或清晰或模糊的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大到輪廓,小至細節,非常形象生動,其實這就是想象力在運作。我們一直說,寫作和想象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一定的想象力,永遠寫不出生動感人的文章。而想象力訓練與培養絕不能僅靠課堂上的45分鐘,更需要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時時留意,處處用心,多讀多想多練習。通過不間斷地作文練筆使想象力逐步的豐富生動,而豐富的想象力又反過來讓你的寫作能力如虎添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只有具備了生活實感,在此基礎上又加以創造,產生另外的新形象,才能讓我們的作文內容豐富充實。生活,想象,寫作,互相促進,推動,描寫能力變得形象細膩了,真實可感了,文章自然而然地也會更加吸引人了。
能力三:表達
表達能力分為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兩種,作文訓練主要是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寫作是為了表達,用自己的話表達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寫作的本意。
事實證明,日記、周記、隨筆等等都是不錯的作文訓練手段,自由隨性,學生喜歡。每天記日記確實可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但是不利方面是,這很可能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時間不夠,不必天天寫日記,可以把日記變為生活回想,每天晚上臨睡前回憶一下一天當中經歷的事,挑選出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有意識地從頭至尾回憶一下事情的經過,各個細節,考慮一下是否可以作為素材寫成作文。如果自己覺得很重要,又十分感興趣,就可以先把這件事以日記形式記錄下來,日后在作文課上再改寫成一篇作文,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因為真實,絕不會顯得空洞無物。
總之,作文訓練需要有耐心,更要長期堅持,要想寫出優秀的作文,必須借助細致入微的觀察,獨立獨特的思考和自由豐富的想象,勤積累,多表達,不束手束腳,逐步提高,不能操之過急,更不可半途而廢。要想讓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勇于創新,大膽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依靠持之以恒的平時訓練使寫作能力逐步強化。愛寫作文,會寫作文,寫好作文,必然也會在學生以后的人生中受益無窮。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