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
摘 要:數學作為職業高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在學生的成長和就業發展中意義重大。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數學知識。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提高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職業高中;差異;生活;現代技術
數學既是職業高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因此,作為老師必須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下是本文結合個人多年教學實踐提出的幾點教學建議,僅供參考。
一、尊重學生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職業高中學生的差異性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使學生接受知識,能力的獲得提升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將探究活動劃分為不同的層次,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促進學生共同提高。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正確看待問題主動形成的過程,尊重學生在對待新舊知識所產生的差異,正確引導,使學生快速融入新知識的探究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集合含義與表示”的時候,我們應該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層層遞進的原則開展教學活動,首先了解集合的含義,然后再了解集合與元素的從屬關系,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常用數集和專用記號,最后再進行集合元素確定性、無序性和互異性的深入探究,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集合”知識體系,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教學的根本目標;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平臺;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和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啟發,做及時的調整,為學生成長發展保駕護航。
二、聯系生活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從我國職業高中生目前的學習狀態來看,他們依舊延續傳統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記憶公式、總結分析、經常做題,這樣的學習模式看似合理,但是已經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課標強調貼近生活實施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實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便于學生深入掌握知識本質。例如,在教學“排列組合”這一部分時,如果僅僅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就只能依靠學生的大腦進行憑空想象了,這樣的方式較為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實施教學,引導學生聯系每天的值日小組及值日情況進行思考:一個小組五個人,需要做三種值日分工:掃地、擦地、擦黑板,那么五個人應怎樣分配?此時學生就可以聯系自己的值日情況進行思考,將繁瑣的數學知識在無形中轉化為日常生活問題,自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用好現代手段,提高課堂效果
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集聲音、文字、圖片、動畫、視頻于一體,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新穎的特征,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圓柱、圓錐、圓臺及它們的側面積”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中的“幾何畫板”實施教學,分別制作以矩形一邊、直角三角形直角邊、直角梯形的直角邊為中線進行旋轉的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圖形圍繞中線旋轉一周的動態過程,以及最終所圍成的幾何體,從而抽象出圓柱、圓錐、圓臺等幾何體的本質屬性,加深學生對其概念的認知與理解。實踐證明,通過動畫模擬,可以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找到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例如,在教學“正弦函數圖象的變換”時,就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實施教學,直觀形象地呈現三角函數的極值、周期、左右位移等情況,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從中搜集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信息,深入挖掘教學資源,拓展課堂容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認知視野,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教材與課本,而是要借助網絡技術主動探究和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作為職業高中數學老師,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而達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立秋.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J].學周刊,2014(05).
[2]胡金林.職業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理論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4).
[3]郭中文.淺談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1(01).
[4]仝瑞婷.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之我見[J].科技信息,2009(3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