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新聞節目是電視臺的窗口節目。雖然較于上級臺,縣級電視臺有許多弱勢和弊端,但也因更為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有著上級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若能借助這一優勢,揚長避短,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也可以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內容精良
1.策劃出精品
新聞是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真實性是它的生命。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是對新近事實的報道,又怎么去策劃呢?這里所說的策劃,不是對新聞事件的策劃,而是圍繞一個時期黨政工作的重點策劃報道主題,再對新聞事件的報道手法和表現形式進行策劃。2014年起,盤山縣著力推進宜居鄉村建設,這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我臺新聞部門圍繞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策劃出多個報道題目,在素材選取和報道形式上也下足功夫。印象較深刻的一次,我們成功采訪到一位由拒不同意挪建自家院墻的“釘子戶”到義務當起村屯環境協管員的志愿者,精心制作后分兩集播出。報道中一次次的事件沖突讓整條新聞充滿了故事性和趣味性,也讓觀眾在潛移默化間受到啟發,達到了理想的宣傳效果。
2.題材接地氣
對于多數百姓來說,近距離的信息更有吸引力。在日常的新聞節目選題中,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既要緊扣當前國家大事,聚焦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又應關注本地民生,盡可能地將采訪觸角伸向全縣每個角落,讓普通百姓也能走到話筒前,走進節目里。在新聞題材的取舍、角度的選擇、表達方式上也盡量適合群眾口味。比如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臺推出的《樹家風 傳美德》《俺村兒的賢能》等專欄,都是取材于基層,取材于百姓身邊的人和事。這樣的報道接地氣,百姓也樂意看,看得懂。每年春節前,我臺會精心策劃一批以迎春節、回家、團圓為主題的專欄報道,選取的題材都是普通百姓歡喜迎春節的大事小情,以及百姓心中渴望團圓的真情實感。這樣的報道,采訪對象樂意接受,觀眾覺得親切,播出形式靈活,播出效果特別好。
3.換一個角度
同樣一件事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去觀察必定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新聞報道也是一樣。
以時政新聞為例。一直以來,會議及領導活動類的時政新聞在整期新聞節目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讓中規中矩的時政新聞煥發活力,是一項重大課題,也是每一名時政新聞記者的追求和職責。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看到,每每遇到類似題材,中央電視臺及一些省級衛視頻道的主要新聞節目,都會從最基層的人或事入手,讓觀眾了解到“大政策”帶給“小市民”的是什么,以典型的小人物、小故事來生動解讀大政策,讓觀眾在潤物無聲中感受政策紅利。
二、形式多樣
1.轉變播報方式
當下,眾多電視媒體都是通過播音員的播讀向觀眾轉述新聞事件,難免會使觀眾產生距離感。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轉變采編人員的寫作風格使播音員由播新聞變成說新聞,或通過記者自配音的形式講新聞。這種談心、講故事的播講方式和語氣,更為接近人們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交談的狀態,觀眾也樂于接受。
2.多用現場報道
現場報道,是指記者直接進入現場對發展中的新聞事件進行直接的描述與評論,或對有關新聞人物進行訪問的報道形式。這樣既能增加節目的現場感,又能體現權威客觀的觀點,會使觀眾感到親切可信。我臺在采制新聞節目中,一直鼓勵記者在每個可以體現現場感的題材中,多出鏡,出有效鏡,讓記者帶觀眾去親歷現場,用記者的親身感受,給新聞注入更人性化的色彩。
3.做好后期編輯
電視最大的優勢在于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圖像和文字。也許相較于上級臺,縣級臺的制作手段和條件都稍顯落后,但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利用現有的編輯軟件,精心做好畫面的編輯、特技的應用和字幕的制作等,加深新聞內容的表現力,讓觀眾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新聞的魅力,沉浸在聲畫藝術之中。
三、編排考究
一檔新聞,從采攝、制作到播出,編排居于核心地位,它決定著整期新聞節目的傳播效果。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治新聞優先
新聞媒體作為黨的輿論喉舌,新聞節目就必須為政治服務,為社會安定團結、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一般而言,消息類新聞節目的編排應堅持政治新聞優先,將重大的黨務、政務活動部署于整期新聞節目中最為顯著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再安排其他領域的新聞。
2.強化主題編排
一期新聞節目,無論有沒有黨務政務類的新聞報道,都可以確定編排主題,形成宣傳強勢。一般來講,重要的黨務政務活動,新聞部門會提前得知,這種情況下,負責人可以提前安排好與這一活動事件相關的采訪報道,在后期進行有效編排。比如,主要領導視察防汛抗旱工作,我們在前期可以安排采訪反映各地積極防汛抗旱的相關報道;主要領導調研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我們可以提前安排記者采制與現代農業發展和示范帶建設有關的新聞。即便當期沒有黨務政務類新聞,也可以根據一個時期縣域工作重點,提前安排能夠體現一定主題的多個采訪報道。經過后期的有效編排,整期新聞會形成一定的宣傳氛圍,觀眾也對這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堅持貼近原則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新聞媒體從事新聞報道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也是新聞報道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法寶。在日常的新聞節目編排中,還應注重選擇能讓受眾感到熟悉親切的新聞。比如就醫、上學、住房、菜價、通行、食品安全等與受眾密切相關、廣受關注的新聞,提起觀眾興趣。
4.掌握“峰谷”技巧
一期電視新聞節目,不可能每條新聞都能使所有的觀眾都感興趣。在節目編排中,我們可以把當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發性的重要新聞做頭條,在節目陷入低谷狀態時,通過一個轉變使節目回到高峰狀態,讓節目持續吸引受眾注意力。這就是電視新聞編排中經常被采用的“峰谷技巧”。
新聞節目是電視臺宣傳思想和屏幕形象的綜合體現。縣級電視臺應千方百計提高新聞節目的傳播質量,辦出令受眾滿意的新聞節目。這既是綜合實力的展現,也是新聞媒體人的責任與義務。
(作者單位:盤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