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芳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適合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人類文明的凝聚、內化與升華,是人們復雜心理活動的一種反映,也是衡量個體與社會文明水準的重要尺度。在語文教學中,情感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和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呢?
一、活躍課堂氣氛,營造情感氛圍
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學時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積極、平等的情感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①教師必須用高尚的情懷關心、愛護學生,使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近感。在課堂上,尤其是面對學生,要注意語言的親切、自然,或用關愛商量的口吻和學生說話,使學生有“平等”的感覺,這樣便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并將其遷移到學習中去。②巧設導語,激發情趣。好的導語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導語,像一首優美的詩,像一曲悅耳的歌,可為課堂教學提供有利的契。故事、謎語、詩句、歌曲等,都可以成為設計導語的素材。講課時,把學生引入意境,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這樣的課前導入,使學生變好奇心為濃厚的興趣,給學生較強烈、較新疑的感知,在他們的大腦皮層形成對新課內容的興奮中心,很自然地就地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③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幽默。幽默是一種語言藝術,也是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的“潤滑劑”。恰當運用幽默,能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愉悅。特別是學生出了差錯時,不要批評,更不要挖苦諷刺,而是幽默風趣一點,將錯就錯,推測一下結果,使學生豁然開朗,開懷大笑,犯錯誤的學生會在輕松的氣氛中認識到錯誤,同時,其他學生也加深了印象。這樣不會讓學生感到聽課有壓力,而且會心情愉快,思維活躍,對學習更感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幽默能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使學生在笑聲中學會知識,悟出真知。總之,生動、有趣、幽默的教學語言,精彩的課前導入,都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更有效地營造出情感氛圍。
二、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培養審美情感
新的《語文教學大綱》把“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這一規定,給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明確的審美教學的任務。審美不僅是一種認知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情感活動,通過審美活動的展開,可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升華,道德得到提高。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內容來看,涉及審美的大致是兩大類。一類是關于人性的審美,它是圍繞著人的道德品質、思想精神、性格行為等進行的審美活動。通過此類審美活動,不僅要讓學生明辨是與非、真善美與假丑惡、進步正義光明與反動邪惡黑暗等等之間的區別,還要使之能自覺地用人性的準則來對照要求約束自己,讓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綜合和升華,并使之成為一種高尚的情操。另一類是關于自然的審美,是對大自然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積極感受和體驗,大自然的美往往最能引起審美的沖動和快感,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愉悅,最能讓人獲得賞心悅目的美感,即人們常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情感活動中“情景交融”的境界。通過對自然的審美活動,在獲得身心愉悅的同時,還能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開闊心胸,陶冶情操。高中語文課本中能夠進行審美情感滲透的課文很多,如《賣蟹》《我的叔叔于勒》《生命的意義》《項鏈》《屈原》《岳陽樓記》、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記》《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歸園田居》等等。
三、挖掘語文教材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語文課堂不僅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主陣地,而且有發揮情感教育功能的條件與可能。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靳家彥同志曾提倡教學中要“四情相通”,這回情是教材之情、老師對教材的理解之情、學生對教材的接受之情和師生之情。語文教學就是要教了情,讓美好的情感陶冶學生的心靈。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就應當通過自己的再加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抓住學生思維的最佳契機,把種種情感傾注到學生的心田里,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和熏陶。一篇篇生動的課文,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言辭,一次次聲情并茂的朗讀,都能為學生帶來感情上的思索,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總之,影響學生認知,感知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響學生情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我們只要站到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不斷探討,深入鉆研,使情感教育發揮其應有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學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就能真正地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語文教學對中學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功課,通過語文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情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為高中的語文教師來說,責任就非常大。只要認真探索,中學語文教學就會出現一片新天地。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僅課堂上教師的講課藝術充滿教育學生的情感,語文課本中的精典名篇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將有利于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思想健康、感情豐富的未來棟梁之材,同時也有助于我們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