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摘要】文言文學習是中學階段的重點學習內容,如何做到高效課堂教學,本文分析了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和教學現狀,提出了探索“言文統一”“言文和諧”的文言文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充分認識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
文言文作為傳承歷史、文化、經驗、智慧的重要載體,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古人將語和文分開,也就是言語不管怎樣變化,文則不變。全世界唯獨中國有這么巧妙的工具把思想、經驗保存下來傳給后世。所以說,放棄文言文的學習,就等于放棄了幾千年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文,大都是經過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精華,作品中先哲們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情操,是我們民族引以為自豪的精神財富;這些作品千錘百煉的語言,匠心獨用的章法,是后人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的學生,作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現代人,讀一些古代的詩文佳作,培養一點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對他們提高文化素養、提高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文言文教學現狀
喜的是在語文教學中,文言文閱讀教學始終都能夠占一塊“世襲”的領地,有的老師甚至感覺到語文除了文言文似乎就沒的教。然而,我們的文言文教學又是哪一種現狀呢?
1.目標單一。即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上,講究“字字落實,句句過關”,唯恐有所遺漏,甚至“字斟句酌”,學生成了被動接受字、詞、句的工具。
2.教法僵化。遵循一種固定的程式,先介紹了作者、時代背景后,再開始逐詞逐句的串講,講完后再作點所謂的“內容分析”,或者來個“中心歸納”。教師是“獨霸課堂”,出現了“媳婦懶,婆婆勤”的現象。
3.“從本到本”,缺少遷移。以讀懂一篇課文為目的,認為課文講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會翻譯了,教學的目標也就達成了,造成了教師教了“一”,學生只知其“一”,卻不知“反三”的結果。
一言以蔽之,當前我們的文言文教學對師生雙方來講,成為了一件索然無味,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忍受的苦差事。
三、探索“言文統一”“言文和諧”的文言文教學新模式
長期以來,我在教學中致力于探索一種“言文統一”“言文和諧”的文言文教學新模式,所謂“言文統一”即在文言文教學中既要講授必要的古漢語知識,也要重視理解和鑒賞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相比更加注重后者,這樣發現課堂再不是刻板的字詞句解釋和翻譯了,而是將字詞放到語境中消化和理解了,學生不僅學習興趣變濃了,對字詞的理解掌握也牢固了。
例如:設計《曹劌論戰》一課教學時,我首先考慮了如何實現言文的統一。依據文本特點,本課篇幅相對較長,語言現象也多,如果按照先解決重點字詞,再逐句翻譯,最后再分析人物、技巧、結構等,至少得三個課時。本著以學生自學字詞句為主,教師抽查學習效果的方式,用半節課略少的時間落實扎實,這樣就為后文的鑒賞和品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鑒賞和品悟環節的三個問題分別對學生的概括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了階梯式訓練。由于文中陪襯人物莊公性格的雙重性,我果斷采取了課堂辯論的形式展開教學,在辯論中落實相關文言知識,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從而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一個課時的學習,不僅扎實了文言基礎,而且把握了重難點知識,同時各方面的能力訓練也得到了體現,可謂“一石三鳥”。
附:《曹劌論戰》教學簡案
一、關于《左傳》
本文選自《_________》,這是我國第一部______體史書。相傳為_________時期_______所作,是一部_________名著_________名著。
二、讀準字音
劌 (_________) 間 (_________) 鄙 (_________)
孚 (_________) 夫 (_________) 靡 (_________)
三、把握節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四、注意語調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反對)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否定)
五、合作學習,疏通文義
結合注釋,兩人小組疏通文義,標出不懂的地方,相互質疑,釋疑。
六、解釋下列加橫線的實詞、虛詞
1.又何間焉(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
3.何以戰(__________________)
4.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___)
5.犧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6.小大之獄(__________________)
七、分段口譯課文(不參考課下注釋)
八、鑒賞和品悟
1.你能否依據主人公的活動梳理故事情節?
2.文章為何不以“長勺之戰”擬題?
3.你認為曹劌是一個怎樣的人?
九、小小辯論會
辯論要求:
1.正方觀點:魯莊公鄙; 反方觀點:魯莊公不鄙。
2.辯論時間總共為8分鐘,每方各4分鐘。
3.辯論必須交替進行。當辯論開始時,先由正方一名隊員起立發言。完畢后,反方一名隊員應立即發言,雙方依次輪流發言,直到雙方時間用完為止。
4.每一位辯手的發言最好遵循以下格式:
我方認為魯莊公_________,文中的_________可以看出他_________。
歷史唯物論看待歷史人物。
十、布置作業
1.積累文言知識。
2.背誦全文。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