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峰
【摘要】在我國教育領域,新課改的推行使得各種新穎有效的教育學習方式應運而生。合作學習有著濃厚的歷史沉淀,無論是從雅典柏拉圖學園開放式討論的學習方式還是我國古代“高業弟子轉相傳授”的學習方式,都是典型的合作學習。在新課改的推行下,合作學習也再次開始為人們所重視。本文將要針對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對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一次探討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學是一種藝術,而藝術是美的,也是不定性的,可是在應試教育的要求下語文學習卻出現了多“標準”答案。曾經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在語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用標準化的方式尋找答案,抹殺學生獨立理解文章內容的思維習慣,并對很多文學作品進行誤讀和曲解,灌輸學生“假、大、空”的思維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式的背誦和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理解課文,完全沒有個性化的看法,也不會主動鑒別和欣賞文章內容,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進步。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最早于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它指的是將學生分配到小組中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以達到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在我國早有古人理解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記》中就寫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說的就是一個人獨自學習而不去與人交流的話,最終也只能學識淺薄、見聞不廣[1]。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綜合性素質人才的需求,合作學習必將代替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到“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庇纱四軌蚩闯鰢医逃块T對合作學習的重視程度。合作學習在國內外教育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將來合作學習也將是教育行業教學實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一)增強學生溝通、交際能力和團隊意識
教書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身心全面發展,道德品質和生活行為健康積極并能夠用知識實現人生價值的人才[2]。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經過彼此討論提問、發表個人觀點不但能完成學習任務并加深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交際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上進心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牢不可破的主導地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存在感和融入感十分薄弱。合作學習中的主體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課堂上的主角,沒有哪個主角希望自己在舞臺上的表現是糟糕的,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將被人關注時,就會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表現,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熱情的態度,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當學生能夠輕易得到問題的答案時,思考就變得沒有必要了,沒有思考,就沒有感悟和理解,答案也就無法變成自己的答案。在合作學習中,要求小組成員都要有自己看法的表達,杜絕學生人云亦云的處事習慣,糾正學生的惰性思維[3]。通過小組成員對于問題不同看法的討論,激發學生主動表達的欲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能夠照顧學生的個性發展、差異性發展
初中一個班級四十多人,學生的性格肯定有差異、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肯定也有差異。在要求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今天,學生間的差異應該是教師樂于見到的,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可是因為學生存在差異將加大教師的教學難度,所以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忽視差異存在,以統一標準維持課堂教學,這種方式導致一部分學生無法跟上學習腳步,失去學習目標,甚至進而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方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彼此討論、各抒己見,以一種互教互學的方式保留了彼此差異性并能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三、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對策
(一)分組與合作
合作學習的實際操作中通常是以分組的方式體現的,通過給學習小組下達課堂學習任務,讓小組成員在彼此討論交流中深入了解并解決問題。但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每個人只負責自己負責的問題,或者將問題完全交給別人,等小組匯報時敷衍了事,會使學習的效率變的非常低下。合作學習的根本在于在討論與交流中找到共識和問題的答案,如果沒有討論就沒有合作,也就沒有高效率和共同進步。
(二)參與和學習
因為學生的差異性所以每個學生的天賦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人理解的好,就有人理解的不好。合作學習強調相互學習、共同參與,學習和參與的作用是相當的,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有的小組在討論時,會出現一兩個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一直發表看法,其他小組成員從不發表自己意見的情況,這一兩個學生的意見代表了小組的意見。雖然他們的看法和見解可能沒有錯誤,但這種沒有參與、互動的學習方法卻違背了合作學習根本原則,阻礙了學生交流促進的進步空間。
(三)學習內容選擇
通過問題的討論來促進學生進步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其中教師選擇的討論問題就成了合作學習基礎中的基礎。太過簡單的問題達不到調動學生討論積極性的目的,而太過復雜的問題也讓學生的討論無從開始。只有那些對學生難度適中,能夠引發學生討論興趣,并具有討論意義,讓學生能夠從中學習的問題才是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基礎。
四、結論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種新穎、科學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適應了因材施教原則,有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處事習慣和處事心態。雖然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教師能夠做好引導工作,合作學習的運用對于學習效率的提高是有著顯著效果的。
參考文獻
[1]李佩佩.基礎教育中合作學習的問題與解決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王玲玲.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劉玉春.運用無意注意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與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