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為


2014年11月2日,山東濟南,2014中超末輪,山東魯能1-1廣州恒大。圖為恒大隊教練里皮。
眼下,隨著世預賽小組賽出線日漸渺茫,國足歷史上第八位洋帥、法國人阿蘭·佩蘭即將成為又一只“替罪羊”。盡管他本人還在極力為自己辯解,但曾經力挺他的足協顯然也已經對他失去了耐心,并將對他的“執教能力重新評估”。從當年的施拉普納,到如今的佩蘭,一直在期待奇跡的中國足協不僅沒有迎來奇跡的誕生,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經歷著“洋帥之殤”。只是讓人不解的是,像佩蘭這樣的歐洲末流教練,當初憑什么能贏得中國足協的青睞,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
錯過里皮,
佩蘭上位有隱情?
10月21日晚,亞冠大決戰拉開大幕,有球迷高高舉起了“佩蘭滾蛋,蔡振華下課”的標語。這樣的口號,在恒大奪冠的場合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每當球迷舉起那醒目的橫幅時,立刻引起全場一陣騷動,有掌聲、歡呼聲,有噓聲、辱罵聲……
對于這樣的場景,無論是球迷還是媒體,大家都太熟悉不過了。其實,早在佩蘭上位之時,就有人預言:用不了兩年,佩蘭就得卷鋪蓋卷走人!只是,再牛B的預言家也沒有想到,這位名叫阿蘭·佩蘭的法國人會把中國男足帶得這么“爛”,連小組賽都有可能出不了線。
在選帥問題上,國足顯然不如恒大。按常規思維,當時的里皮無疑是國足主帥最合適的人選:他了解中國足球,是世界超一流名帥,與恒大合同即將到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名不見經傳、業余球員出身的法國人阿蘭·佩蘭,居然搖身一變成為國足新主帥。
去年2月28日,中國足協突然宣布與佩蘭簽約。在同一天,幾乎同一時間,廣州恒大方面突然宣布與里皮續約三年。里皮、佩蘭與中國足協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這其中又有怎樣的關聯?
據筆者了解,在聘請佩蘭之前,老蔡的確多次與恒大方面接觸,希望里皮能夠執掌國足教鞭。然而,由于恒大和里皮所提出的條件,老蔡不能接受,最終里皮與國足帥印擦肩而過。讓人疑惑的是,恒大和里皮究竟提出了什么樣的條件?雙方又為何不歡而散?據知情者透露,當時最大的障礙,并不是里皮所提出的要“組建自己的教練組、中方教練一個不用”的條件,實際上則是足協無力支付里皮團隊的高額年薪。當時足協與卡馬喬的合同賠償問題還沒有解決,一大筆違約金讓足協的日子甚是拮據,萬達方面吸取了卡馬喬的教訓已經不愿意再為足協埋單,在這種情況下,老蔡只好放棄了聘請里皮的想法。不過,里皮不來倒也沒有關系,中國男足可以重新找人。可最大的敗筆是,雖然當時足協囊中羞澀,但也根本不至于不顧國足命運和前途,草草簽下了一位對自己不甚了解、執教經歷和水平非常一般的“水貨”教練佩蘭。
于是,在國足前景堪憂之時,佩蘭當年是如何坐上國家隊主帥位置的問題,再度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
佩蘭沒有大牌教練的履歷,連大牌教練最起碼的樣子都沒有,或許是迫于壓力,抑或是要澄清是非,10月21日,中國足協借助恒大亞冠登頂的喜訊,不失時機地在其官網刊登一篇長達兩三千字、看似坦誠的文章,對國足失利、國足選帥等相關質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回應。其中,對主教練佩蘭的選擇,足協明確表態——一切都是在公開嚴格的程序下進行的,整個過程包括了統一對外公告、報名、初步遴選、面談、對認可度高的候選人反復比較、綜合權衡,工作人員包括了技術委員會成員、協會相關部門人員,其間也向一些老教練、老專家、媒體人士征詢意見,并不存在個別領導內定,佩蘭也沒有經紀人。部分公眾之所以產生“領導內定說”的誤解,可能因公眾對其執教成績不理想感到不滿,但“內定說”并非事實。
此時此刻,中國足協一再澄清,反倒讓外界不由地產生“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足協一再否認的“內定說”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傳聞?
事情要從上個月國足征戰卡塔爾時說起。10月9日凌晨,在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40強小組賽中國足以0∶1失利,隨后國內媒體和網民展開了對佩蘭的口誅筆伐——從排兵布陣,到現場指揮;從執教經歷,到能力水平;從訓練管理,到性格偏執……佩蘭和中國足協一起被貼上了罪人和腦殘的標簽。10月11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出一條爆炸性信息:“佩蘭的經紀人是原來的女乒乓球國手,四川人,現移居法國,這個女人跟中國足協的領導關系不一般,所以法國人佩蘭被足協重用。強烈要求查一查佩蘭為何能入主中國男足等問題,給球迷一個交代!”隨后,這一“猛料”被相關媒體轉發,迅速引發外界關注。外界看到這條傳聞后都作恍然大悟狀:“原來還有這樣的內幕,怪不得名不見經傳的佩蘭會坐上國足主帥的寶座呢!”隨后南方一家知名媒體在質疑中國足協“選帥無序”的報道時這樣寫道:“佩蘭是由一位乒乓球‘海外兵團’前成員引入。進入實質層面后,率先出面洽談的是中國足協的領導。拍板前,教練委員會也會循例被知照,但是,你們懂的——領導考察過、鄭重推薦給已是退休賦閑的元老們的人選,誰敢說不……而且,中國女足的新帥,據稱也是由那位前‘海外兵團’球手引薦。”

2014年2月28日,廣東省清遠市,國足新任主帥上任發布會舉行。蔡振華與阿蘭·佩蘭握手。
那么那位神秘的“女經紀人”到底是誰?她與佩蘭、與老蔡是否相識?她到底有沒有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呢?隨著媒體報道進一步發酵,那位“女經紀人”很快浮出水面,并對各種傳聞進行了回應。
佩蘭“經紀人”后來被證實正是華裔法籍乒乓明星王曉明。她當年曾是四川省女子乒乓球隊中的一號主力,后轉去法國留學,成為第一批海外兵團的代表性人物。在法留學期間,王曉明打遍法國女子乒壇無敵手,甚至在一個男子聯賽中只輸給了當時的法國冠軍。法國乒協多次盛邀王曉明出山,甚至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也為她特辦了所有入籍手續。此后十年中,王曉明代表法國參加了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兩屆奧運會。退役后的她定居法國,開了一家體育經紀文化公司,多年來經常會搭建起中法兩國在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平臺。王曉明表示,自己幾年前運作成都球員遠赴法國培訓時,認識了佩蘭,但雙方只是就青訓球員的培訓進行了會面,并無深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曉明明確表示:“我認識佩蘭,也認識那位中國足協領導,但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你,佩蘭、布魯諾(現中國女足主帥)到中國執教和我沒有任何關系!”
但值得一提的是,早在8年前王曉明曾經推薦法國教頭伊麗莎白前來中國執教女足。伊麗莎白在新聞發布會上亮相,長篇開場白的末尾處專門感謝王曉明女士對她的關心和幫助,而她所說的王曉明正是陪她坐在主席臺上、作為經紀人和臨時翻譯的這位中年女子。為了進一步了解實情,筆者專門翻看到了2008年時的體育專業報紙,報道中提到,王曉明牽頭創辦的梅斯足球訓練營中有一位名叫佩蘭的法國教練,曾指導中國年輕球員。有知情者證實,此人正是國足現任主帥佩蘭。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王曉明和蔡振華都是同一時代的乒乓球運動員。蔡振華1961年生人,王曉明1964年生人,兩人都曾參加過1979年的北京全運會。同一時期同一個項目的運動員,怎么可能不了解呢?
作為一位體育經紀人,她既跟佩蘭有交集,又跟中國足協主席老蔡相識多年,在這種情況下,外界自然會把三人聯系起來。可是,多少有些讓人難以想通的是,無論是王曉明還是中國足協高層,對于國足選帥一事都顯得極為敏感,一直聲稱彼此沒有任何關系。試想,作為中國足協千挑萬選的國足主帥,在簽約聘用之前,通過知根知底的朋友了解彼此的情況,這本就無可厚非,更何況如果一位足球掌門人在足球資源有限、人脈資源同樣有限的情況下,動用一點其他資源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佩蘭執教成功,這當然就是一段佳話。可是現在的佩蘭已經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誰見了都會唯恐躲之不及。
胡亂作為,
“男神”很快變“瘟神”
其實,佩蘭無論是“內定”的也好,還是憑借自降身段、低價“中標”的也罷,只要他能帶領中國男足取得實質性的進步,最終一定是皆大歡喜。然而,問題正是恰恰出現在佩蘭的個人能力上。
在此,不妨對比一下本土球員在國家隊和恒大隊天壤之別的表現。在亞冠大決戰中,巴西人埃爾克森的驚天之作,徹底擊敗了西亞土豪阿赫利,確保恒大捧杯。無論埃爾克森還是高拉特,都是廣州恒大亞冠奪冠的絕對功臣,但無法否認在球隊奪冠過程中本土球員的作用和價值,在亞冠冠軍獎杯中,同樣有鄭智、馮瀟霆、張琳芃、黃博文、鄒正、鄭龍等本土主力的巨大貢獻和辛勤汗水。說到底,兩隊本土球員的水平和表現,決定了這個亞冠冠軍的歸屬。

可是,讓人不解的是,同樣是這批本土球員,為何在國足每次都踢得別別扭扭、一籌莫展,為何回到恒大就生龍活虎、如魚得水……如果是在卡馬喬時代,足協還可以用“部分球員國腳保留實力”為借口,可是如今佩蘭掛帥后,隨著恒大俱樂部“國八條”的嚴厲規定,還真沒有人敢在國家隊偷懶,而且球員也明白,只有在國家隊里有更好的表現,才有可能在中超聯賽拿到更高的薪金。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作為主帥,佩蘭顯然要承擔直接責任。
縱觀國足在世預賽6場比賽中的表現,佩蘭的排兵布陣讓球員無所適從,戰術保守,45度斜傳高吊令人作嘔,國足的頹勢早已非一日之寒;而從客場輸卡塔爾開始,佩蘭已經明顯對球隊失去控制,并且情緒化地對抗輿論的質疑。但讓人意外的是,他的帥位仍然穩如泰山。為此,中國足協為何力保佩蘭呢?有專家指出,這一方面和卡馬喬一樣已經沒有解約條款可以約束佩蘭,二來足協從未有B計劃和替補教練人選,解雇佩蘭意味著無人可用。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一旦少了佩蘭這面擋箭牌,足協領導就暴露在眾人的火力之下,很可能要為國足的失利背黑鍋。因此,保不保佩蘭,球迷都會罵,這是大眾的邏輯;國足出局的時候佩蘭在不在位,直接關系到上級對足協的責任認定,這是官場的邏輯。但說到底,佩蘭執教國足一連幾場結果令人難堪,其中必有瀆職者。如果不能將比賽的各個失敗的環節重新呈現,如果不查清誰在瀆職、如何瀆職,就算國足成為全球最早備戰2022年世界杯的國家,也照樣沒戲。
為此,有力挺佩蘭的人表示不服:在今年年初的亞洲杯上,名不見經傳的佩蘭還被中國球迷譽為“神奇教練”。他幾乎在一夜之間讓國足脫胎換骨。他率領中國男足在小組賽中連克沙特、烏茲別克斯坦和朝鮮,開賽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真的變成了現實:佩家軍似乎既能打順風球,又能打逆風球;既有秒殺,又有絕殺;既可以撲出對方點球,又能演繹解氣的逆轉。國足不僅在技術上變得細膩了,而且在戰術素養上有了突破和提高。一個很明顯的進步就是,國足在進攻時有了章法和辦法。鄭智有中路調度、吳曦有后排插上、蒿俊閔于海有邊路突破、張呈棟姜至鵬有下底傳中,這些進攻套路能夠互相補充,層層滲透,形成立體的攻擊波。同時,在防守端,我們經常看見中前場有三個球員就地包夾反圍搶,形成壓迫感,即便丟球,也能很快搶回來,而不至于場面被動。這樣的有序攻防,大大改觀了過去的盲目起球,長傳沖吊,也成為國足能將優勢化為勝勢的主要原因。
當然,那次國足的表現非常搶眼,可是為什么下半年到了世預賽就判若兩隊了呢?要知道,亞洲杯畢竟是亞洲杯,很多隊伍都是出于備戰世預賽的考慮,把亞洲杯當熱身賽,有的隊伍甚至直接派國奧隊參賽,世界杯預選賽才是真刀真槍玩命的比賽。“為了先完成亞洲杯的目標,佩蘭上任之初的訓練量很小,這保證了球員短期內的體能,卻也飲鴆止渴地影響了他們更長時間段內的體能儲備”,有專家如此解讀,“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于佩蘭混亂作為,主力陣容始終不固定,情緒化對抗部分國腳,對于整個隊伍已經失去控制”。
今年9月,國足與馬爾代夫一戰后,郜林與佩蘭的矛盾被無限放大。當時,佩蘭在鋒線球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兩場對陣魚腩的世預賽,硬是沒給中超本土最佳射手一分鐘上場機會,結果郜林沒等到比賽結束憤怒離場。除了郜林,不少主力球員私底下對佩蘭也是頗有微詞。從上任之初忽略鄭智,到亞洲杯前拒絕招入馮瀟霆,再到最近兩次先后摒棄張稀哲、蒿俊閔、黃博文等,中國足壇為數不多的“大牌”,幾乎被佩蘭得罪了個遍。
試想,本來就水平不高、且行事強硬的教練注定很難率領隊伍走得更遠。于是,佩蘭很快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尷尬局面,和他的前任施拉普納、霍頓、阿里·漢、杜伊科維奇、卡馬喬一樣,幾乎在一夜之間從“男神”變成了“瘟神”……
回首過去20多年,中國男足共聘請了8位洋帥,此前7位施拉普納、霍頓、米盧、阿里·漢、杜伊、福拉多、卡馬喬,除了米盧,所有教練的平均“壽命”都不到兩年,結果都是“千篇一律的死法”,套用一句對時下“社會病”的斷語:中國足球也完全可以說得上了焦慮癥。
施拉普納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的首位洋帥,曾一度被球迷和媒體捧上了天,直到國足世預賽上遭遇慘敗時,外界才明白,原來他是一位“國際騙子”,曾經被球迷親切稱為“施大爺”的施拉普納,最終居然被冠以“施拉屁”的綽號。現在回想起來,施大爺帶給中國足球的并不是一些先進的技戰術,更多的只是一種精神。當然他提倡的“豹子精神”也確實給中國隊鼓舞了些許精氣神。
施拉普納之后,第二位洋帥、英國紳士霍頓來到了中國。上任伊始,身為國際足聯講師的他以其相對豐富的理論知識在球迷、球員中贏得了信任。他也率隊在東亞四強賽擊敗日本、奪得亞軍,并在在曼谷亞運會闖入四強。然而臨場指揮的弱點,最終讓霍頓帶領國奧隊沖擊悉尼奧運會失敗。
游走在世界各地的“老江湖”米盧在霍頓下課后接手了國足。面對韓日世界杯必須出線的重壓,他以柔克剛,倡導起“快樂足球”的理念。與隊員打成一片后,米盧又提出“態度決定一切”的論調。最終,他用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幫助中國足球完成了那個做了N年的夢想。世界杯結束后,米盧到期離任,他也是截至目前唯一的一位執行完與中國足協合同的外籍教練。
2002年日韓世界杯后,韓國人在荷蘭主帥希丁克的率領下歷史性地闖入四強,讓中國足協突然想起選擇聘請荷蘭籍洋帥的路線。于是,荷蘭人阿里·漢由此進入了中國足協的視線。阿里·漢與佩蘭一樣,盡管率領國足在不痛不癢的亞洲杯奪得第二名,但是在真刀真槍的德國世界杯預選賽上,阿里·漢在戰術上的保守和呆板,導致中國隊最終連八強賽都沒進。
2006年,在備戰北京奧運的戰略指導下,德國世界杯上帶領加納隊闖入十六強的塞爾維亞人杜伊科維奇被任命為中國國奧隊主教練。在北京奧運會前一年,他又被任命為國家隊和國奧隊總教練。在杜伊的推薦下,前大連實德隊主教練福拉多被足協聘任為國家隊執行主教練。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與杜伊攜手率領中國隊征戰南非世界杯預選賽。然而這種畸形的教練搭配模式最終的結果如同鬧劇:國家隊在世界杯預選賽中提前一輪鎖定小組最后一名,福拉多黯然下課;而杜伊也因為在世預賽的失利而讓人們失去了對他的信心,在距國奧隊參加北京奧運會比賽還有21天時,他也被剝奪了訓練和比賽指揮的權利,成為了“傀儡”。
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足壇掀起了反腐風暴,中國足球看到了復興的希望。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中國足協辭掉了帶隊成績還算可以的土帥高洪波,選擇了西班牙名帥卡馬喬。拿著史無前例的高薪,卡馬喬卻在接手國足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一敗再敗,不但無緣巴西世界杯決賽圈,而且還創造了0∶8慘敗巴西、1∶5不敵泰國等恥辱紀錄,就連唯一能爭的世界排名也跌至歷史最低。而他也與1∶5慘敗給泰國隊的那支國足,一同被釘在恥辱柱上。
其實,作為一位高水平的教練,他不但要有出眾的戰術指揮能力,而且還需要擁有超強的人格魅力,他在隊員的心中不僅是教練、是權威,更應該像是一位慈父、一位老友,不僅是戰術大師,還應該是一位心理學家、一位出眾的管理者。然而,中國男足諸多洋帥,能夠懂得這樣的道理,并且能夠做到的,似乎唯有“老江湖”米盧,中國足球難道只能依靠類似的老江湖嗎?相比米盧,曾帶領恒大取得多個冠軍的世界級教頭里皮,同樣是國足最為合適的人選。或許,只有這樣的教練才能帶領隊伍發揮出最大的整體威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去年選帥的最佳時機,足協卻錯過里皮,選了佩蘭。
一位曾經參與過中國足協選帥工作的教練在私下里向筆者透露,之所以圈定佩蘭,一方面是之前卡馬喬的教訓太深刻了,領導開始意識到現階段中國足球沒必要花那么高的價錢給國足請一個世界名帥,單純為了拔高國足成績的加大投入總是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國足需要的是一個長期規劃,足代會拿出來的長期規劃,就要照此來辦。“論實力,卡馬喬也不是沒本事,但他不適合中國足球,或者說現在不適合中國足球。國足換過那么多外教,就是米盧一個人算是成功了,世界杯結束了,他也不干了。所以選帥這事,尤其是選外教,就是摸石頭過河。”
可是,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同樣“摸著石頭過河”的廣州恒大幾乎每次都能取得成功,從李章洙到里皮,從卡納瓦羅到斯科拉里,每次選帥恒大都準備充分,而且每次換帥都是“迅雷不及掩耳”。相反,中國足協幾乎每次都在重復相類的悲劇。
于是,在恒大奪冠的歡慶時刻,憤怒的球迷依然將怒火燃向了足協和佩蘭——“佩蘭滾蛋,蔡狗含柒”的吶喊成為國足黑色記憶中又一個恥辱而刺眼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