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
2015年1月上旬,癌癥患者柳驥經醫院復查,術后狀況良好,病情大有好轉。柳露霏、柳霜霏姐妹得知消息,興奮不已。3年來,這對雙胞胎姐妹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不停地在網上畫漫畫,已為父親掙下數十萬元手術費,讓父親順利完成3次手術的同時,姐妹倆也收獲了屬于她們自己的成功——
父親患癌,愁殺漫畫小姐妹
柳露霏和柳霜霏是一對美麗的雙胞胎姐妹,1989年11月9日出生在北京。姐妹倆從小喜歡畫畫,初中畢業后雙雙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
據姐姐柳露霏說,她倆從小就喜歡美術,經常一畫就是一天。小學時,她們經常臨摹喜愛的日本動漫,甚至在上課時畫畫,曾經惹惱老師。上中學后,兩姐妹開始畫同學,畫好就給同學們看,聽到贊嘆,特有成就感。
高中時,姐妹倆合畫了幾部搞笑短篇,滿懷期待地投稿,但收到的卻是編輯的退稿信:故事情節不夠吸引人。但姐妹倆沒有氣餒,最終,她們的一個短篇在某原創漫畫比賽中獲獎,獎品是日本發行量最高的連載漫畫雜志《周刊少年Jump》贈送的漫畫原稿紙。第一次畫漫畫得獎,姐妹倆備受鼓舞。
2008年,姐姐柳露霏考上了北京印刷學院,妹妹柳霜霏則考入中國傳媒大學。盡管沒能實現上同一所大學的夢想,但她們還是全都選擇了動畫專業,而且繼續合作創作漫畫,有幾部作品還被一些雜志刊登。幾經嘗試后,她們決定放棄原來單純的搞笑路線。
姐姐說:“看過很多影視作品后,發現在逆境中微笑的人物更能抓住讀者的心。我們決心嘗試新形式:清新、溫暖,令人會心一笑后又感到慰藉。”妹妹補充說:“我們首先創作了一個人物:孩子,樂觀而堅強。與孩子的暖色相對比,我們選擇了冷色的城市做舞臺。”
其實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姐姐柳露霏心里就有了一個小小的愿望:姐妹倆親手畫一本漫畫,獻給辛苦的父親。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妹妹的認同,兩人決心實現這一愿望。可等到上大二了,姐妹倆的愿望還像空中樓閣一樣毫無著落。畫什么呢?柳露霏心里一點譜兒都沒有。柳霜霏比姐姐還急,但她清楚,靈感來自于生活,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觸動人內心的事。
2010年2月的一天,姐妹倆去逛街。一個小孩在一座人行天橋上乞討,身邊還有一只小花狗陪著,時不時地有過往行人朝那只有點破舊、形似饅頭的瓷罐里扔一兩枚硬幣。不經意間,柳露霏也向罐里投了一枚硬幣。就是柳露霏這個尋常的舉動,觸動了柳霜霏的創作靈感:一直以來,兩人苦于找不到合適的素材,遲遲不能動筆,何不以乞討的男孩為主題畫一組漫畫呢?看著那只饅頭狀的瓷罐,柳霜霏連題目都擬好了。
回到家,姐妹倆關起房門,一直忙到天黑,一部叫《饅頭日記》的漫畫構思有了雛形:“饅頭”是個孤兒,他渴望有家、有爸爸媽媽,便在雪后的游樂場上用撿來的廢紙糊成了房子,又用厚厚的積雪堆起兩個雪人,做他的爸爸和媽媽。夜色降臨,他住進紙房子,睡在用雪堆成的爸爸和媽媽身邊。那個晚上,饅頭睡得特別香甜。可半夜時,大風把紙房子吹走了,天亮后陽光又把爸爸和媽媽曬化了,饅頭又變得一無所有。后來,有條流浪的小黑狗“花卷”跑來和他相依為命,但小黑狗又不幸被汽車撞死……饅頭有著臟臟的小臉蛋、純真的大眼睛、堅強的性格以及對親情與友情的真摯渴望。盡管生活給了他很多磨難和艱辛,可他從來沒有放棄追逐幸福……
從第二天開始,姐姐柳露霏負責腳本和背景繪畫,妹妹柳霜霏則擔任了主筆。《饅頭日記》分為四個部分:寒冬、暖春、炎夏、凄秋。幾天后她們就畫好了幾十張,并以“幽靈”為筆名,把漫畫上傳至國內最大的原創動漫網站上試水。親和溫暖的畫風,迅速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編輯也認為故事可以往下發展。
每天,姐妹倆上午10點鐘開始作畫,晚上11點收工。有時候,對劇情的發展姐妹倆會有分歧。妹妹透露:“如果誰也說服不了準,就各自畫出來,然后看誰的效果更好。”此后一年多,姐妹倆堅持創作。但后來,由于學業壓力大,兩姐妹沒有把續畫工作堅持下去,《饅頭日記》就沒了“下集”。
可姐妹倆哪會想到,她們的生活也遇到了難以想象的磨難。2011年9月的一天,突然禍從天降,父親柳驥被確診為晚期直腸癌,住進了北京中科院腫瘤醫院。醫生說,癌細胞已擴散至肝部,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化療控制,但治療費會是個天文數字,保守估計也需要幾十萬元。要知道,柳驥夫婦每月收入4000多元,供兩個女兒上大學幾乎已傾其所有,根本承擔不了這么高的手術費。
看爸爸承受著病痛折磨,甚至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柳露霏和柳霜霏姐妹痛徹心扉,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救父親。妹妹提議:“姐,我們去打工掙錢吧!”姐妹倆還有一年才大學畢業,盡管柳霜霏提出可以休學,但柳露霏說:“就算休學,大學沒畢業我們也找不到多好的工作,又能掙多少錢呢?”可是,如果不打工,又如何為爸爸掙治療費呢?
漫畫救父,在逆境中微笑
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柳露霏想到了那個她們曾經上傳過《饅頭日記》的網站:好多作者把畫漫畫當成事業,一旦漫畫結集出書,就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但網站編輯告訴柳露霏,要想做到結集出版漫畫,得有個條件:要先簽訂“獨家”協議,接受網站會員的“捐款催更”——讀者花錢催作者更新,錢越多,更新速度越快,一旦點擊量進入前3名,就可以出書。
就這樣,擱下一年多的《饅頭日記》又被姐妹倆重拾起來。在時間安排上,姐妹倆做了很合理的“穿插”——白天只要不上課,就輪流去醫院照顧父親,晚上趕回家畫漫畫。有時候,為了追求一張漫畫的完美,姐妹倆一張底稿要反反復復修改十幾遍,忙到深夜一兩點是常事。
姐姐柳露霏說:“每次畫饅頭的時候都會想到自己,現實中的我們沒有他那樣的品格和毅力,會失落,會埋怨,會患得患失。也許就是因為軟弱,才希望通過饅頭的故事來激勵自己,激勵那些跟我們一樣迷茫的人。告訴自己:即使遇到再艱苦的人生、再艱難的挫折,一個人也可以堅強地活下去。”
這時,對姊妹倆來說,畫畫不再是一件被興趣左右的事,因為每天晚上12點需要準時更新作品,她們需要按時完成。同時,媽媽要上班,到醫院照顧爸爸的擔子也更多地壓在了她們肩上,姐妹倆常常只能是白天輪流到醫院照顧爸爸,晚上輪流回家畫畫,全新的《饅頭日記》很快在網上連載了。
這次創作是為爸爸賺取救命錢,姐妹倆不敢有一絲馬虎,在每個情節的安排和細節的表現上都力求完美。
一天,因為要畫饅頭沒錢吃飯后饑餓難忍的畫面,柳霜霏足足冥思苦想了一下午。可畫出來的4幅圖,姐姐柳露霏看后都認為沒有充分表現出饅頭悲涼的處境。柳霜霏很委屈:“為構思這組畫面,我差不多冥思苦想了幾個小時。”讓柳霜霏更為著急的是,爸爸的病情很嚴重,家里的積蓄眼看著將要告罄,她多想能盡快用漫畫掙來錢呀!姐姐卻說:“霜霏,要做,我們就要做得最好,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又有什么關系呢?正因為爸爸的病需要很多錢,我們畫這部作品才需要更用心,這樣才能獲得更多人的點擊呀!”
柳霜霏明白了,姐姐的嚴格要求是為了提高作品質量,不能因為時間緊,不能因為爸爸的病急需用錢,就不顧作品的質量。她釋然了,說:“姐,我去醫院看看爸爸,回來再畫。”
到了醫院,見爸爸躺在病床上滿臉笑容,柳霜霏很納悶:“爸,你今天感覺好了很多嗎?”爸爸說:“對呀,看爸爸今天的狀態多好……”可話沒說完,一陣劇烈的疼痛襲來,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柳霜霏明白了,爸爸的笑容是裝出來的。她握住爸爸的手,發現爸爸手上全是冷汗。柳霜霏很傷心——爸爸被病魔如此折磨,她卻沒辦法幫助爸爸減輕痛苦!“我一定要讓爸爸好起來。”柳霜霏暗下決心。在病房陪了一會兒,見爸爸想睡覺,柳霜霏對媽媽說:“我回家叫姐姐來替你。”然后飛快地跑出了醫院。
一路上,柳霜霏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把畫畫得更好,吸引更多人關注!”回到家,她立即投入到了創作中。很快,幾幅精美的漫畫躍然紙上——飯店里,年輕的媽媽正慈愛地給懷中的女兒喂飯;飯店外,大雪紛飛,路上有行人扔了一只易拉罐,饅頭飛奔過去撿起來,賣掉后又跑去給他的雪人爸爸和雪人媽媽各買了一個大饅頭,給自己只買了一個小饅頭……柳露霏看完這組畫,淚光閃閃地配上了這樣的文字:“冬天到了,果然冷了很多,但有雪人爸爸和雪人媽媽陪伴,饅頭一點也不冷。”
姐妹倆的努力沒有白費。一時間,她們上傳的漫畫被漫畫迷們爭搶著看,饅頭也漸漸被那些如饑似渴的讀者所喜歡。看著“捐款催更”的讀者一天天增多,姐妹倆興奮不已,仿佛看到了為爸爸治病的錢正雪花般飄來,她們更有信心,鉚足了勁要大干一場,為了趕進度甚至一再壓縮休息時間。
為了不讓父親知道她們熬夜的事,姐妹倆每次去看父親之前,都會洗個冷水臉提提神,實在困了就在醫院樓下的小花園里休息幾分鐘。在她們的漫畫中,主人公饅頭雖屢遭挫折,但從不氣餒,總會遇上關懷他的人。這也讓姐妹倆相信,她們也有最終戰勝困難的那一天。
兩個多月后,《饅頭日記》終于完成了最后一幅圖。饅頭的境遇牽動著讀者的心,此后的連載中,不少讀者坦言,看的時候“笑著笑著就哭了”。還有讀者看到饅頭受委屈,甚至遷怒于作者,埋怨作者是“后媽”。為此,要求Happy End(大團圓結局)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
姐妹倆不知道,看到女兒熬夜熬得眼睛紅腫,爸爸心里十分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叮囑妻子:“你不能整天在醫院照顧我,也應該回家看看女兒。”
一天晚上,媽媽悄悄回到家,看見兩個女兒正邊啃饅頭邊趴在桌子上畫畫。媽媽拿起女兒的畫看了看,眼神中明顯有一絲困惑,意思是說:爸爸生病住在醫院里,你們怎么會有心思在家畫畫呢?姐妹倆并沒有跟媽媽解釋,而是一致催促媽媽去醫院照顧爸爸。
就這樣,為了給爸爸掙治療費,柳露霏和柳霜霏幾乎夜以繼日地創作,她們畫的《饅頭日記》系列漫畫終于從成千上萬的原創漫畫故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有妖氣網人氣最高的作品之一。特別是畫到小黑狗為尋找饅頭而被汽車撞死的情節時,網友的點擊量頓時井噴,《饅頭日記》第一次闖入了網站排行榜前10名。
在故事末尾,姐妹倆終于讓饅頭找到了一直憧憬的溫暖的家。在后來的短短一個月內,漫畫點擊量突破1000萬次,并一直占據點擊排行榜榜首的位置,百度貼吧、百度論壇及各大漫畫網站迅速掀起一股“饅頭熱”。
2011年12月24日,《饅頭日記》繪本實體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直到今天這部作品仍然被很多讀者所喜歡。當時,妹妹倆拿到幾萬元版稅后,醫院成功對柳驥進行了第一次手術,切除了癌變部位。
走出困境,成功挽救父親生命
《饅頭日記》受到如此歡迎,是姐妹倆始料未及的,但出版繪本作品并不是她們的最終目標。在《饅頭日記》之后,她們更想創作屬于自己的漫畫作品,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先后發布了《記憶冰棒》《美麗心靈——好孩子之星》兩部作品,但都沒能超越《饅頭日記》的影響力。
2012年6月,柳露霏和柳霜霏改編創作的《昆侖雪》短篇漫畫,獲得了日本第六屆角川新人漫畫大賽“天聞角川特別賞”,這是繼第五屆角川漫畫新人大賽首度正式向全球華人作者開放征稿以來,華人漫畫家第二次獲得“天聞角川特別賞”。
2012年是姐妹倆的大學畢業季,忙于學業的同時她們還堅持《冥列748》《鏡·雙城》漫畫的連載,并通過參賽得到了來自動漫界大師們的認可。說到那段日子,她們承認確實很辛苦,但為了達到成為優秀漫畫家的目標,她們都覺得辛苦很值得。
在此期間,爸爸成功做了第二次手術。
經歷過《饅頭日記》的輝煌之后,姐妹倆的創作似乎進入了平穩期,新作看似都無法超越《饅頭日記》的影響力,但正是這段時間的積淀,讓她們迎來了第二部作品的出版。2013年3月,姐妹倆的《冥列748》漫畫第一卷結集刊印。這部靈異卻充滿正能量的作品,對兩姐妹來說是一次自我突破,也是她們的讀者早就翹首以盼的。正如當代著名奇幻文學作家滄月在評價這部作品時所說:“她們筆下展示的那個世界,充滿了至真至純、至善至美,以及瑰麗奇特的想象力,令人驚嘆不已。”
“你們這么堅強,我也不能給咱家丟臉。”經歷了兩次手術的爸爸,感念于兩個女兒的孝順與努力,更加堅定了戰勝癌魔的信心。然而,病魔并不肯輕易放過這個家庭。這年7月,柳驥到醫院復查,發現直腸上又長出了新的腫瘤。
媽媽哭了,柳露霏和柳霜霏卻堅定地說:“媽,爸爸一定能再次渡過這道難關。”姐妹倆又行動起來了,她們為自己制定了更加殘酷的作息時間,每天只休息3小時,其他時間全用在畫畫上,同時她們還在網上不停地攬活。在姐妹倆看來,她們多掙一分錢,爸爸的病就會多一分治愈的希望。
了解到柳露霏和柳霜霏拼命畫畫竟是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有妖氣網的工作人員被感動了,決定將《饅頭日記》改編成動畫片,讓饅頭同時也讓這對姐妹堅強面對人生的精神能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獲悉消息,柳露霏和柳霜霏都很高興。
2013年8月,柳露霏和柳霜霏用她們畫畫掙的錢,給爸爸做了第三次手術,幫助爸爸邁過了生命中的又一道坎兒。
2013年12月25日,《饅頭日記》動畫片第一集在百度視頻首播。精美的畫面,動人的故事,感動了億萬觀眾。很快,《饅頭日記》的相關產品如玩偶、貼畫等順利推出,很快就遭到“饅米”們瘋搶,短短幾天銷售額便突破百萬元。姐妹倆也因此獲得了30多萬元的動畫版稅,為父親的后期治療提供了有力保證。
2014年6月21日,動畫片《饅頭日記》最后一集開播。
2015年1月上旬,柳驥去醫院復查,結果表明,手術后他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轉,各項指標接近正常,只是腸內還有點充血,好好調養很快就能康復。得知這一消息,柳露霏和柳霜霏都覺得,這比她們在漫畫上獲得成功更有意義……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