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平
“科技指標靠前,經濟指標就靠前;科技創新不僅事關當前,更事關長遠,行健才能致遠?!?/p>
2014年浙江縣市區領頭羊桂冠花落誰家?
羊年春節,杭州蕭山、濱江、余杭及寧波鄞州等官方與民間,正在密切關注全省地方“兩會”發布的2014年各縣市區經濟統計數據。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傳統產業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業的先發優勢正在喪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浙江部分經濟實力可與西部一些省份比肩的經濟強縣(市區)公布了怎樣的成績單,用以競爭全省縣域經濟老大地位。

傳統“帶頭大哥”面臨壓力
蕭山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區)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十強縣(市區)”。
自2月1日起,一篇名為《余杭、蕭山:杭州經濟的“皇冠”之爭》的文章在當地微信圈引起廣泛關注。以前蕭山在浙江省縣域經濟發展中一枝獨秀,近兩三年來,該區經濟增長乏力成為省會杭州的一大現象。
記者從余杭區人民政府方面了解到,2014年該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40.8億元,同比增長20.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48.8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收入兩項指標的增長幅度名列浙江省內前茅。
蕭山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蕭山區統計局官方網站則沒有發布2013年、2014年經濟發展統計數據,只是通過區內媒體發布消息說,2014年蕭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8.32億元,增長8.1%;地方財政收入133.85億元,增長5.8%,約占杭州市的1/5。
記者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余杭區地區生產總值934.41億元,財政收入200.1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6.10億元;同一年蕭山區的相關統計數據則分別是1663.53億元、229.01億元、126.52億元。
有細心的余杭市民向記者分析,蕭山媒體發布的那則消息在余杭區百姓看來,改為“余杭用杭州市1/8的GDP 創造了比蕭山更多的財政收入”更為符合實際。換言之,余杭用更少的成本創造了更高的效率。蕭山已被余杭趕超,淪落為杭州的“老二”。
再看長期與蕭山爭奪浙江縣市區老大地位的寧波市鄞州區。2012年,該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7.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6.2億元,總量居全省各縣市區首位;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8.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53.3億元,總量繼續位居全省第一。
日前,鄞州區政府官方網站發布統計數據稱,2014年全區財政總收入279.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6.2億元,總量繼續保持省、市第一,全國領先地位。
進入新世紀以來,曾長期穩坐浙江縣域經濟老大地位的蕭山經濟有沒有滑坡,有沒有系統性風險,是否平穩健康、穩中有進,目前無法輕易下結論,數據也只能反映其中的一部分情況。
但蕭山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幾年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確面臨較大壓力。
增長新引擎
在投資、出口等“兩駕馬車”強力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時期,浙江省內其他縣市區只能對蕭山區的發展速度與規模望塵莫及。
當地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蕭山機械、紡織、化工等傳統產業的先發優勢越來越少,而鄞州、濱江、余杭等區依托高教園區、科技創新基地大力筑巢引鳳,在信息技術、生命科學、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方面高歌猛進,大有趕超之勢。
縣市區域競爭力表面上角逐的是年度經濟統計數據的高低,實際上是教育科技創新人才與環境的整體競爭。據浙江省教育廳提供的資料顯示,濱江高教園區是浙江最早建成的省級高教園區,聚集浙江中醫藥大學等6所高校;寧波高教園區南區則設在鄞州區,匯聚了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等一批高校。
與此同時,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杭州未來科技城也設在了余杭區。
關于創新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的趨勢,浙江省科技廳以濱江、蕭山為例進行了專題調研。據介紹,濱江區1996年12月從原蕭山市劃出,由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組成,目前已經成為全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發展更猛更好。
為何濱江能以蕭山1/20的面積(分別為82平方公里和1420平方公里)、1/5的人口(分別為32萬人和151萬人),實現蕭山1/3的地區生產總值和3/5的財政總收入?近幾年,濱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且高于蕭山,區域經濟發展大有趕超曾經的“母體”之勢。
浙江省科技廳專題調研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濱江作為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多年來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投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發展是唯一的出路。”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在調查報告中說,科技指標靠前,經濟指標就靠前;科技創新不僅事關當前,更事關長遠,行健才能致遠。
縣域經濟百舸爭流
當前,浙江正在以創新驅動和環境倒逼“一正、一反”兩大力量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即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倒逼轉型升級,以信息經濟等新興戰略性產業引領轉型升級,科技和人才的主導力量越來越彰顯,創新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格局越來越清晰。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徐文光在全區財政收入完成情況通報會上說,2015年必須要有新作為、爭取新業績,全區各級干部肩上的擔子將更重。
在剛剛結束地方“兩會”上,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陳奕君則要求,全區上下以抓鐵有痕的實勁、踏石留印的狠勁,甩開膀子、真抓實干,合心合力再創一流業績。
在發展進入新常態,區域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為破解蕭山區發展面臨的難題,1月29日杭州市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蕭山工作。
杭州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求,蕭山要增強“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緊迫感,在行動上更加主動起來,在增加信心中保持定力,增添動力、積蓄潛力,力爭發展得更穩更快更好。
據知情者向記者透露,蕭山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抓產業轉型升級、抓高新技術園區創建工作,大力招引新興產業、培育高新企業、改造傳統產業,顯現出壯士斷腕、鳳凰涅槃之勢。
“經濟轉型升級一靠科技,二靠人才,向科技和人才要發展紅利?!闭憬】萍紡d的調研報告表示,對全省縣市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充滿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