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是很好,可要是多而不精就很糟糕。世界一流品牌雀巢,就成了人們口中那個“多而不精”的家伙。
隨著品牌的快速傳播,雀巢還在不斷成長。如今,雀巢產品橫跨9個品類,使用雀巢品牌的食品、飲料和醫藥用品產品近萬種,雀巢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一條高大健壯的大腿已然立于世界各地。
作為一個有著140年歷史的企業,一個世界第一的食品品牌,雀巢強大的基因由來已久。1898年開始,雀巢先后在美國、英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地收購和兼并了一系列牛奶公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牛奶緊缺,憑借牛奶和巧克力產品起家的雀巢迅速壯大。
此后在長達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并購成為雀巢發展血液中的基因。
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開設了在中國的第一家銷售辦事處。1990年,雀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合資廠開始運營,中國人的咖啡之旅啟程了。而雀巢在中國的并購之旅依然在繼續。
據統計,自1997年收購冰激凌生產企業上海福樂食品開始,雀巢共計在中國市場拿下8家企業,最近的幾次是2011年銀鷺“嫁入”雀巢、2011年收購徐福記以及2012年與惠氏聯姻。并購已經成為雀巢在國內市場發展的重要手段。被稱為“并購狂人”的雀巢,想憑借它那高大健壯的大腿在中國市場屹立不倒,哪曾想,再粗壯的大腿也會疲憊。
根據雀巢發布2014年財報顯示,2014年,雀巢在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區實現銷售額183億瑞郎,有機增長2.6%,實際內部增長下降0.3%;實現營業利潤率18.7%,下滑20個基點。雖然整體財務數據向好,但是中國市場卻出現明顯的業務增長放緩,雀巢此前收購的銀鷺和徐福記兩大公司更是拖累了整體區域表現。
雀巢收購獲得的銀鷺公司在2014年經歷了“困難的一年”,而中國禮品市場的削弱影響到了徐福記的業績。雀巢也不得不承認,未來需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來應對中國消費者需求快速變化的挑戰。
近幾年,雀巢在全球的并購路徑上一直扮演著食品大鱷的角色,不斷在全球市場范圍內并購和剝離業務,而在中國,最為關注的當屬其在2011年大舉吞并的國內兩大食品企業銀鷺和徐福記。據雀巢方面介紹,在糕點糖果品類,雀巢2014年整個威化品類都在下降。同樣,雀巢進行了去庫存,并在去年底調整價格。而由于中國送禮的減少,影響到了徐福記的業績。
而曾經“味道好極了”的雀巢咖啡,又在2015年新春伊始的時候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咖啡運動,雀巢公司向媒體證實,東莞雀巢咖啡廠銷毀400噸咖啡,被銷毀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因市場退貨、接近保質期而采取此舉,旨在清理庫存。知情人士估算,銷毀的咖啡市場價或達數千萬元。
其實,以銷售額指標來計算,大中華區已經成為雀巢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可見大中華區的發展,對于雀巢來說至關重要。
雀巢集團首席執行官保羅·薄凱表示:“盡管要在短期內達成業績,但我們仍以長期業務為重點,加強今后增長的基礎。我們預計2015年的情況將與2014年類似,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約5%的有機增長,同時盈利空間、固定匯率下每股基本收益以及資本效率都得到改善。”
展望2015年,雀巢將繼續調整中國市場的產品結構,以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但這并非是一夜之間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