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
日本房地產已逐漸在底部走穩。
由于日本本國人口構成、經濟周期等原因,日本不得不向境外投資者打開大門。
日本瑞穗信托銀行下屬的城市未來綜合研究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海外法人收購日本不動產的總金額達到9777億日元,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高值,比之前最高的2007年增加了約80%。訪日外國人約2萬億日元的消費成為國內消費的支撐之一。
2014年上半年,法國的保險公司安盛集團(AXA)收購東京大型綜合大廈(NakanoCentralPark)東樓,日本企業收購該大廈其他大樓,交易額合計達到1845億日元,成為日本當年資金規模最大的一起交易。2014年12月,中國投資公司復星集團以近700億日元收購了東京品川區“品川海邊森林”的3棟寫字樓。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去年10月以約1700億日元收購了東京火車站前的寫字樓“太平洋世紀廣場丸之內”的部分辦公室。
海外資金投資日本房地產,從東京向地方滲透,京都古宅也成為投資標的。在某個財經網站上,有大幅到日本投資房地產的廣告,日本房產網已經到處都是。
日本經濟與房地產仍然不振,吸引外部購買者為救急之舉。去年7月29日,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日本空置房達到820萬戶為歷史最高,空置房占全國住宅的13.5%,大約七分之一房屋空置。比2008年增加63萬戶,空置率上升0.4%,日本政府估計,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20%的居民區將成為鬼城。根據野村證券的估計,到2023年五分之一的房屋將會空置。
投資者之所以愿意購買房產,不是受政府忽悠,而有更實際的理由。
日本大都市圈房地產價格已經見底,沒有吸引力的地區房價下降,總體而言,房地產趨于平穩,底部已現。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去年9月發布的數據,一年中,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的土地價格平均上漲0.7%,三地房價自2008年上漲5.3%以來首次恢復上漲,總體而言,日本地價平均跌幅從上年的1.8%收窄至0.6%,非大城市地區的地價則連續22年走低,平均跌幅為1.7%。區域分化已經非常明顯,有數據顯示,自2014年2月開始,日本東京和大阪的房價上漲了約15%。
日本經濟更加集中于大都市圈,雖然整體房地產不振,無礙于大都市圈的復蘇。有研究機構表示,從宏觀角度來看,在近3年內,東京、大阪中心地帶房產價格預計將上漲30%。東京等城市依然在世界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城市土地學會在通過對22座亞洲城市的調查得出的2015年投資前景排名中,東京排名第一,大阪排名第三。
日元貶值推波助瀾。2013年、2014年兩年日元兌美元貶值20%左右,只要用當時3/4的錢就能購買到同樣類型的日本房地產。不僅如此,很多投資者著眼于2020年東京主辦奧運會,預期地價和寫字樓租價將上漲。
對于國人而言,在日本投資希望收獲的是永久產權、日元與日本資產未來上升的溢價,或者是度假樂趣。一句話,在本土投資房地產永遠收獲不到的部分,如永久產權等,才是國內投資者所在意的。目前日元正處于貶值期,耗到奧運會會不會有大幅升值呢?
日本房地產并不能算真正復蘇,但出現了底部企穩現象,區域分化十分嚴重,大城市核心區域房價上升,中小城市房價繼續下挫,甚至一些村莊因人口流失而滅絕。這樣的現象我們在國內也逐漸看到,人口遷徙到安全墊更厚的地方。
國人投資日本房產也好,投資美國房產也好,繳納稅收不算,還得有一筆不菲的管理費,未來的出租經營都要專人打理,麻煩不算少。
日本房地產底部趨穩,讓人領教了房地產的長周期,以及不斷下行的市場所產生的真實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