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時代》周刊 1月19日封面文章
巴黎,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后變革,可謂 “見多識廣”,但1月7日《查理周刊》遇襲事件還是讓巴黎人深為震動。其實,在慘案發生之前,巴黎就曾發生過動蕩:去年圣誕節前,兩輛汽車沖入人群,傷了許多民眾,另有人舉刀大喊“真主至上”……這些看似業余且孤軍奮戰的恐怖分子為“查理事件”做了預告。
法國的穆斯林人數有500萬,他們多從北非來。近年來,因為法國失業率創新高,穆斯林社區也受到重創。無法被認同的身份、生存的艱難,讓一些年輕的穆斯林在法國感到幻滅。2011年以來,有1200名法國人參加了“圣戰”,是西方國家里參戰人數最多的。法國政府非常擔心這些人帶著專業的軍事技術甚至武器回到法國,從而危害到整個社會。為此,法國總統已經把法國的安全威脅等級上升到最高級。可是,還是未能阻止慘案的發生。
美國《大西洋月刊》1月刊封面文章
在過去的13年里,戰爭決策的失誤、軍需供給的無節制以及政客和媒體對軍隊的無休止褒揚和推崇,令美軍陷入對外戰爭的泥潭。如何擺脫泥潭?美國須要做到以下幾點:一、任命一個冷靜客觀的委員會來評估并決定是否參與長期戰爭;二、使用武力的決策過程要透明化,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利益為宗旨;三、軍隊、防衛機構和他們所保護的國家越來越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重構軍民關系。
美國《國家地理》2月刊封面文章
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會給人的大腦帶來持續不斷的深層傷害。與普通外傷不同,這種傷害難以精確表達,甚至不可逆轉。如何治療遭受沖擊波創傷的病患,對科研人員而言是一道難題。他們采取了各種療法,其中頗具效果的是藝術療法——通過繪制面具,讓病患將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用畫筆和顏料宣泄于面具上,從而釋放自己。許多病患對這種療法抱有懷疑,但嘗試過后,漸漸打開心扉,也為研究提供了資料。
日本《AERA》1月19日封面文章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移居海外成為時髦。那么,哪個國家生活成本最低,最適宜移居?調查顯示,在歐亞澳15個最熱門的移民國家中,物價最高的是巴西,以麥當勞巨無霸的價格為例,巴西幾乎是日本的兩倍;亞洲物價最高的是新加坡,但其優良的教育資源無可比擬;畢業生薪金最高的是韓國,是日本的1.5倍;歐美等發達國家收入高但生活成本也高。對比下來,日本的物價水平還算低,對日本人而言,最聰明的做法應是海外掙錢回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