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摘要】新形勢下,地方電視臺遭遇巨大挑戰。本文分析了新媒體的特點,提出利用互聯網平臺做好網絡融合,是成功化解困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地方電視臺互聯網+電商平臺網絡融合
近年來,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對傳統媒體的影響逐漸顯現。有調查顯示,2013年傳統媒體廣告增長為6.4%,低于同期GDP增長速度。而2014年廣告市場同比增長僅為1.6%,下半年更是呈直線下滑態勢,曾一度下滑到負10%。考慮到各種調查數據的參照標準有異,可能存在一定誤差。但是,傳統媒體廣告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對于地方電視臺而言,如何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迫在眉睫。
一、困境:地方電視臺生存狀況分析
一般來說,地方電視臺的收入構成無非是廣告、大型節目贊助以及少量的三產收入等。其中,廣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2014年中國廣告市場各行業廣告投放數據分析》顯示,當年各行業廣告花費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化妝品\個人衛生用品、飲料、藥品及健康產品、食品和商業\工業\農業產品。排在前幾位的廣告主有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百勝國際和可口可樂等。分析這些排名,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占絕大多數的電視廣告,分到地市級電視臺的份額微乎其微,它們首選的投放對象是衛視,其次是央視。
地方電視臺廣告主大多是地方企業,占大頭的一個是房地產市場,另一個是醫藥行業。然而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逐漸低迷,廣告投放量大幅銳減。因為樓盤出售困難,廣告費不能用現金支付,而以商品房沖抵,這樣的事情已不足為奇。一些醫藥廣告由于涉及虛假宣傳、夸大藥效等原因,也屢屢被主管部門叫停。再加上實體經濟下滑,導致各種零散廣告的投放也在不斷縮水,地市級電視臺的收入日益減少。
與此同時,還有費用支出的不斷增加。電視行業的運營成本原本就很大,加上這十年來,攝像技術不斷更新,信號采集從標清到高清,信號存儲從磁帶到光盤,再到硬盤。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有一大批設備被淘汰,這也就意味著一大筆支出的產生。硬件更新的同時,編輯軟件也得配套,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隨著新媒體的崛起,傳統媒體的優勢被弱化,為了增強報道效果,加大競爭優勢,不少地方電視臺還不惜血本購置了多訊道轉播車。一方面是收入的遞減,另一方面是支出的不斷增加,如此下去,地方電視臺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
與收入銳減相對應的是收視率的持續下滑。央視-索福瑞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15歲-34歲觀眾的人均收視分鐘數均在下降。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低頭族”“手機控”越來越多。這種形勢下,地方電視臺的收視率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在降低,以民生節目為例,這類地方電視臺的王牌節目,有的收視率曾一度能達到17個點,現在能保住一半點位已經很不容易了。收視率的降低讓地方電視臺的處境愈加艱難。
然而,盡管處境艱難,前景卻也并不讓人悲觀,只要把握住新媒體的特征,找到電視媒體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二、機遇:“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互聯網購物其實不是個新鮮事物,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了,但是在推特技術和無線網絡出現之前,一直難成氣候。而推特技術的發展,把手機這種隨身攜帶的通訊工具,變成了移動掌上電腦。無線網絡的全覆蓋,又為人們實現了隨時上網的可能。
隨著電商的崛起,網絡購物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從開始的小件商品,到建材、機械等大型物件,電商們已經成功將實體市場照單搬進了虛擬平臺。阿里巴巴、京東等飛躍式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消費的無限潛力。應該說,網絡購物是一次消費理念的變革。如今,很多大的變化依然在發酵、醞釀。國家提出“互聯網+”的理念,就是號召大家要充分認識,并利用好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俗話說,獨木難成森林。僅僅依靠電視媒體自身,想要在電商平臺上有所作為也著實不易。好在這么多年各種全國以及地方性網站的發展,為電視媒體提供了可資借鑒和合作的可能。比如,拉手網、團購網,地方性論壇、網站等等,它們經過多年的摸索和運營,已經與地方經濟實體結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集聚一批忠實用戶。
這些網站雖然在運營上已經有了很多經驗和基礎,但是依然面臨不少問題。像合法性問題、公信力問題、內部管理問題、行政資源問題,以及繼續做大的瓶頸等。例如,因為它們頗具影響力,不少社會和商業活動都會邀請網站工作人員參與采訪,但是嚴格來說,這些工作人員是不具備采訪資格的,他們在網上所發布的公開信息,也就存在爭議,公信力也不會很高。如果能與掌握大量資源,并且公信力較高的主流媒體合作,這些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那么,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地方電視臺的優勢,成功實現網絡融合呢?
三、解困:地方電視臺與網絡的融合發展
不管如何發展,作為地方電視臺,新聞立臺的理念不能動搖。
眾所周知,電視媒體的優勢是發布信息及時、快速,現場感強。推特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信息終端無限延展,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了信息發布者。這不可避免地消解了電視媒體的一些優勢,甚至把它的一些優勢變成了短板。
要彌補電視短板,同樣要利用推特技術。首先要完善電視媒體的網絡平臺,把各種節目資源整合在這個平臺上,打造新聞實時發布機制,利用文字、音頻和視頻等方式,及時播報新聞。比如今年8月份發生的天津爆炸事件,李克強總理在現場視察的時候,一家香港媒體的記者就使用了手機攝錄的方式進行報道。就技術而言,這種播報方式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采用這種播報方式,勢必需要大量人力。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是可以充分發揮通訊員的作用,對這些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同時保證后期編輯與他們可以順暢溝通。二是可以調動廣大新聞愛好者的積極主動性,遇到突發事件,第一時間聯系媒體,或者獨自完成拍攝。因為網絡平臺可以同時兼容文字、圖片和視音頻,在信息搜集方面受到的限制較小,重要的是網絡編輯要把好關,對新聞事實要嚴格審查、核實。
在廣告創收上,運用“互聯網+”的模式,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首先要與其它網站建立深度、密切的合作關系,而不僅僅是互相鏈接。例如,筆者的一個同事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廣告營銷方式,把酒店和零售商的廣告引入電視臺網站,作為回報,對方不是直接支付廣告費,而是給付一定數額的代金券,我們再通過拉手或者團購網把這些代金券變現。這樣的模式可以不斷向外拓展,既緩解了廣告客戶的經濟壓力,又實現了廣告創收。電商作為中間的過渡,也有利益分成。把雙方共贏,變成了三方共贏。這種模式是央視和衛視很難實現的,而地方電視臺很容易將其發展成自身的一大優勢。
如此一來,電視網絡平臺不再是傳統的廣告發布商,同時兼具了網絡營銷的角色。這樣的探索,遠遠沒有結束。隨著電商營業范圍的不斷拓展,能不能將更多的實體經濟,諸如機械制造等大型企業也納入電視網絡的營銷模式中?根據互聯網的特點,是不是可以把大型活動植入網絡平臺?在電視網絡營銷中,可否引入眾籌的概念?等等。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拓展電視收入渠道的過程。
結語
有人說,新媒體的急速膨脹會將傳統媒體取代。這種說法太過夸張、武斷。新媒體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但是它會將傳統媒體的各種功能整合在一起,爆發出難以估計的能量。研究并把握這種改變,適時調整媒體運營的方式和方法,必將立于不敗之地。如果把握住了現在,也就把握住了未來。
參考文獻
①《2014—2015中國廣告與宏觀媒體環境分析報告》,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
②《2015媒體環境的巨變及對營銷傳播的影響》,百度文庫
③《2014年中國廣告市場各行業廣告投放數據分析》,中商情報網